课堂评价:从“追求情感”到“眷顾质感”
2016-09-10谢灵野
谢灵野
如今的课堂评价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更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每一位教师而言,如何组织高效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前行,是一个亟须探究的教学话题。然而,观察当前众多的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真实现状”与“本真价值”差距甚远,由此引起了笔者的诸多思考与粗浅尝试。
一、追求情感:课堂评价语言误区扫视
如今,课堂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激励性语言,但有的是滥用表扬,浮光掠影,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不管学生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价值,无原则的赞美和鼓励,使教学环节“偏离轨道”,有时甚至与教学价值“背道而驰”。这里选择几个典型案例予以阐述。
1.“虚情假意”的激励
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分三个层次,提问—叫答—理答。理答即为课堂评价与引导的环节,学生希望得到的不是简单的对错评价,而是对自己的回答作出具体分析,作出必要解释,提升发言品质,从而开阔视野。
在教学《乘法的认识》时,老师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动物园的一角”。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那两座房子是小鸡家的还是小兔家的?
……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虽然气氛空前热烈,教师的“小朋友的眼睛真亮”“你看得很仔细,还有吗”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不断地在寻找新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跟数学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2.“不切实际”的表扬
如今的公开课上,我们总能看到丰富的情境创设,热闹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对于这样的课堂,有的老师是这样形容的: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之后一动也没法动。在这样的课堂下,教师的评价语言往往都是“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矫情造作”的情感流露。
在《8、7、6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出示8+5):
师:你是怎样知道8+5=13的呢?
生: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的。
师:嗯,真不错。
生: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我先从8开始,9,10,11,…,这样一个一个数下去。
(学生听到这种方法时,便窃窃私语:“我们幼儿园就学过数数了。”)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还有吗?
这一句“还有吗”之后,再也没有回应了。
为什么之后学生都没有再发表观点呢,我想是这位老师夸张的表扬扼杀了学生发展中的思维。当一个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时,教师认为是一种“好方法”,那么既然有了人尽皆知的“好”方法,还需要再思考其他方法吗?其实教师要是换一个中性的评价:“嗯,看来‘数数’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吗?”这样既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能暗示还有更好的方法,从而来达到方法的优化。
3.“天马行空”的鼓励
有时,学生的理解明明是错误的,但为师者却偏要说“你的想法很独特”,有时学生的理解始终在正确结论的边沿上徘徊,达不到要害,但我们教师就是不敢稍加点拨。因为教师迷失在一个僵化的、毫无情感的“赏识”怪圈之中,从而滋长了一部分学生盲目骄傲自满的情绪。如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教学时,学生的回答稀奇古怪,似乎不在预设之内,当教师不知所措时,他如此评价:“我看到了未来的科学家,让老师和科学家握握手吧!”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是如此不满意,却用一句褒义且夸张的评价给予回应,给学生戴上了一顶不切实际的“高帽子”,而这顶帽子足以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这时的学生还会静下心来上课吗?说不定在思索着长大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
二、眷顾质感:课堂评价语言策略探究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处于艺术的巅峰,数学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只有简洁、严谨和真实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梳理自身课堂教学经历,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时不外乎以下四种形式。
1.在学生遭受挫折时耐心等待
数学学习中一个正确的结论,总是从不断反思与纠错中得来的,而且学习的过程难免会偏离“轨道”,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这时候,教师不妨把时间交给学生,耐心地等待,给学生一个“自圆其说”的机会。
案例:这是一个习题讲解过程
把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黏合成一个长方体(如下图),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1:(5+5)×5×4+5×5×2=250(平方厘米)。
生2:5×5×6×2-5×5×2=250(平方厘米)。
生3:(5+5)×5×2+5×5×2+(5+5)×5×2=250(平方厘米)。
生4:5×5×5×2=250(平方厘米)。
突然有个学生叫了起来:“不对,5×5×5求的是正方体的体积,再×2求的是体积之和了。”教室里沉静了一会儿后,学生都附和起来了。
生4可能想法不够成熟,涨红了脸,一下子觉得有些理亏。这时老师轻轻地对生4说:“别急,我有一种感觉,你的解法有你的道理,大胆地说说看,说错了也无妨。”说完老师取出了两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
生4将两个正方体拼在一起,数了数正方体的面,突然眼睛一亮,嘴角里露出了微笑,刚才的尴尬一扫而光,显得十分激动:“我不是求体积和,大家看,拼成长方体后,其中一个正方体剩下5个面,每一个正方体只剩下5×5×5的表面积了,两个就再×2。”
生4越说越理直气壮,生怕别人没听懂又将自己的思路完整地说了一遍。等生4说完后,学生恍然大悟,不禁一齐鼓起掌来。
师:受他的启发,大家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想法精妙绝伦起来。
生5:(5×5×5)×2=250(平方厘米)。
生6:5×5×(5×2)=250(平方厘米)。
生7:5×5×(6-1)×2=250(平方厘米)。
当学生出现与众不同的解法时,教师没有立即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将话题的解释权抛给学生,及时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自圆其说”。
2.在学生理解不透时适时引导
评价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低层次的机械重复上,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向较高水平的思维层次迈进,从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递进。尤其是当学生理解正确而不够透彻时,当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时,打动学生心灵的引领能加快学生前行的脚步,因为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引领,更是一种情感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
上述案例中:“受他的启发,大家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这样一来不但维护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建立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更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质的跨越。
《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板书例题“64-29”):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算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朋友胆子大一些,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1:我是先算64-20=44,再算44-9=35。所以64-29=35。
生2:我是先算64-30=34,再算34+1=35。所以64-29=35。
生3:我是先把64看成69,69-29=40,40-5=35。所以64-29=35。
生4:我是列竖式算的。
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64-9=55,再55-20=35。所以64-29=35。(生1小声嘀咕:“不是跟我一样吗!”)
生6:我把64看成70,把29看成30,70-30=40,40-6=34,34+1=35。所以64-29=35。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交流的方法看似多样,但认真分析归类的话,无非是三四种方法的重组,而且所有方法的理论基础只有一个:拆数。教师似乎忘了自己不但要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呈现各自不同的个性,同时还要引领学生对同伴的方法进行分析。当有学生小声嘀咕时,教师可以直接引导:“跟你的一样,都是怎样的?”或许,这样的点拨能达到学生思维的相互沟通,从而引出其算理:拆数。在众多方法呈现之后,教师来个画龙点睛的小结会使学生的收益更大。
3.在学生有待提高时分层追问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情感体验不同,我们的评价语言自然也不能千篇一律,否则不能使学生感悟知识、体验成功,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数学广角》:
用1、2、3三个数字,你能排出几个两位数。
(学生纷纷举手)
师:今天听得很认真,老师请你回答。
生:12、31、13。
师:很好,有3个了,还有吗?
生:(断断续续)13、21、12、31、23、32。
师:你一下子组了6个,看来考虑问题很周到。能不能想个办法一下子把这些数报出来?
生:(快速地报)12,13;21,23;31,32。
师:哟,你说得这么流畅,肯定有什么好方法吧?
生:我是先把十位的数放好,再来看个位,十位放好了,个位就还有两种填法。
师:看来你的排列很有规律,你会有顺序地解决问题,了不起!
生:老师,还有,12、21、13、31、23、32我这样个位十位换一下,也不会漏掉的。
这里教师三次及时追问,尊重了学生,更使每一次发言的学生有了新的思考。
面对不主动、不积极的学生时,教师激励学生的热情,因为这类学生缺少自信,他们最需要老师的鼓励。我们在评价时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及时肯定。
面对能轻而易举地回答,但方法还能优化的学生时,教师的评价语要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很有上进心,但是学习的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肯定上,而要即时引导学生,帮助分析问题,使其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取长补短,自我反思,完善对知识的理解。
面对学生经过反思后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时,我们要真诚地欣赏学生的见解,因为这类学生往往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而且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因此,选择独特的视角,运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的层次。
4.在学生思维闪光时真诚地喝彩
面对学生的想法,我们不仅要认真等待、耐心倾听、有效引导,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主动、冲击式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10以内减法》时,我创设问题情境:“一天,猫妈妈做了10条鱼作为晚餐,小猫可高兴了,他独自坐在餐桌前直流口水,可这时猫妈妈和猫爸爸还在忙碌不能开饭,小猫左思右想,就……小朋友们猜,小猫会怎么做呢?”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学生都如老师的预设,都说小猫偷吃了鱼,都用算式表示了“还剩几条鱼”,有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认为小猫是个好孩子,不会偷吃,还是10条。”对于这一出乎意料的回答,教师不是责备,不是等待,而是喝彩:“真棒,你才是一个好孩子。”并顺势问:“那怎样列式呢?”“10-0=10。”
在这样一种心理氛围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并将“0作为减数”这一知识点也落实了。
一堂没有教师耐心倾听和适时点拨的课一定缺少深度,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领会不深和理解出错的地方,要订正甚至做必要的引领,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因此在评价时,只要教师懂得“耐心等待”“适时引导”“分层追问”“真诚喝彩”,定能从“追求情感”的尴尬误区,进入“眷顾质感”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