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引领教育优质发展
2016-09-10
给郊区学生更多红利
名额分配
——郊区娃也可以圆梦名校
门头沟区2013年中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录取率约为30%,2014年和2015年均超过了40%;通州区2013年这一录取率不足30%,2014年则超过了40%,2015年又超过了50%。2011年,延庆一中名额分配比例仅为5.45%,而2015年这一比例增加到了37.9%;延庆区几乎每一所农村中学都至少有一名学生升入市区名校。密云区2015年有66名学生通过全市统筹进入“牛校”就读,而2014年这个数字仅为9个。
2015年,北京市中招录取在政策调整上更加向远郊区和薄弱校倾斜。市级统筹指标直接分配到所有初中校,跨区招生计划重点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远郊区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这就意味着在远郊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本市学生同样有机会通过中考升入市区部分优质示范高中校,家长让孩子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愿望同样可以实现。
此外,10所指定高中招生向薄弱地区倾斜,特色高中实验班的招生也是普惠式的,按区分配计划招生名额,将不低于50%的招生比例向远郊区倾斜。城六区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招生名额的15%也分配给远郊区。
“双培”“外培”
——人少也有大便宜
“双培”“外培”计划指标是分配到区的,因此在提档录取的时候,考生根据本区名额排队录取而不是全市排队,而且投给各区的名额基本相当,确保所有的初中校都有机会获得指标,考生人数少的郊区自然就更有优势。
2015年,门头沟区有50名考生通过“双培”和“外培”计划进入理想高校就读。这50名考生中,有36人录取成绩低于院校普通批次最低录取分数。而在延庆,2015年有80名考生通过“双培”“外培”计划被录取,密云则有144人被录取,这274名学生因“双培”“外培”获益。
催生一批“加工能力”强的学校
2015年中高考涌现出一批教育“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如人大附中翠微学校、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等。这些学校“教得宽”“学得宽”,毕业生不仅在成绩和排名上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在综合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上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加工能力”强的学校“低进高出”的办学能力突出,他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首都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高度一致。
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与本部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社团活动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大舞台,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点。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加工能力”对学校和教师的学生观提出了新的考量,要真正以“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尊重和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要让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天赋秉性、不同潜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他们个性化、自主成长的权利和尊严。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加工能力”,市教委加强对学校的诊断,确保改革精准发力:推广 总结“成长校”经验,引导更多的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加工能力”;诊断分析“徘徊校”办学情况,助力其发展进步;改进“下行校”薄弱项,提升其发展的信心。
构建高中教育新常态
推动高中从分层优质向分类优质转变
2015年中招改革让更多普通初中考生拥有了就读优质高中校的机会,高中生源多元化敦促学校向分类教学、分类培养发展,提高“加工能力”。因此,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个性爱好的诊断与发现,学校治理结构要从单一课程体系、分层加工模式向多元课程体系、分类加工转变,如实施“走班制”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名额分配录取线差距拉大、生源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恰恰体现改革的初衷。这种变化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
催生教学新生态
中高考试题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力促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
学校更加注重各个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改变传统的课程资源观,穿越校际边界,充分盘活和利用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必须擅长拓展学习资源,建立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打破教材、教室的壁垒,把知识和能力与生活结合、与实际结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今后,不会单纯以学生出口的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教育质量,而是要对比学生入口和出口的成绩,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加工力和附加值。学校不再把教育内容窄化到考试内容,也不再把教育的对象窄化为“好学生”,而是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学生个体上,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