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安徽中考数学卷选择题“9+1”现象中的“1”

2016-09-10刘引乔倩倩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选择题中考

刘引 乔倩倩

[摘 要] 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选择题,更是形成了独特的“9+1”现象,其主要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数学思想丰富,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选拔性和区分度明显.

[关键词] 中考;数学卷;第10题;选择题

安徽省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卷,卷面成熟、风格稳健、题量稳定、难易适中,注重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语言来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其题型、题量已自成风格,尤其是选择题,更是形成了独特的“9+1”现象. 现列举安徽省近五年的中考数学卷第10题加以品味,在对比中一窥“9+1”现象中的“1”,以期能举一反三.

试题回放

1. 以动点为背景,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例1 (2011年)如图1,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个动点,过点P垂直于AC的直线交菱形ABCD的边于M,N两点. 设AC=2,BD=1,AP=x,△AMN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

解析 本题中P为动点,P的位置不同,则MN的位置也跟着发生变化,所以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当0

当1

结合函数关系式,可知选项C的图像大致符合.

赏析 本题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是安徽省中考数学卷的一道特色题,综合考查了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和二次函数的图像等知识. 根据动点P的不同位置,带动线段MN位置的变化,进而对其进行分类讨论,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几个小问题来逐一解决. 学生只有正确领会了题目意思,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并能和几何知识相联系,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此题需要学生的深入探究和准确分类,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

2. 以图形的剪拼为背景,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例2 (2012年)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上各取一点,分别沿斜边中点与这两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如图3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三边长分别为2,4,3,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

A. 10 B. 4

C. 10或4 D. 10或2

解析 由于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均可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故本题有两种可能,需分类讨论.

如图4,由勾股定理得CD==2,因点D是斜边AB的中点,所以AB=2CD=4.

如图5,同理可得CE==5,所以AB=2CE=10.

综上可知,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10或4,故选C.

赏析 此题展现了一个操作性数学活动,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定理,进而通过“剪、拼”的操作活动画出相应的直角三角形. 又因为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这两个直角都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故需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进行解答,避免出现漏解.

3. 以圆为背景,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例3 (2013年)如图6,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外接圆⊙O上的点,在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弦PB最长时,△APC是等腰三角形

B. 当△APC是等腰三角形时,PO⊥AC

C. 当PO⊥AC时,∠ACP=30°

D. 当∠ACP=30°时,△BPC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本题需要综合运用圆的相关知识逐项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当弦PB最长时,PB为⊙O的直径,则∠BAP=90°,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P=CP,则△APC是等腰三角形,选项A正确.

当△APC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当PA=PC时,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PO⊥AC;当AP=AC或CP=CA时,点P与点B重合,所以PO⊥AC,选项B正确.

当PO⊥AC时,由垂径定理得PO是AC的垂直平分线,当点P在B点的位置时,∠ACP=60°,选项C错误.

当∠ACP=30°时,∠BCP=90°或∠CBP=90°,△BPC是直角三角形,选项D正确. 故选C.

赏析 本题难度较大,是近年来安徽省中考数学选择题压轴题中,唯一与圆有关的开放性问题,不仅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核心知识,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及在开放的条件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如何利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另外,从四个选项的呈现形式来看,也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命题专家可谓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4. 以正方形为背景,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例4 (2014年)如图7,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为2,若直线l满足:①点D到直线l的距离为,②A,C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则符合题意的直线l的条数为( )

A. 1 B. 2 C. 3D. 4

解析 连接AC与BD交于点O,因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为2,所以OD=. 由条件知直线l∥AC且点D到直线l的距离为,图8为其一种情况. 同理,在点D的另一侧还有一条直线满足条件,故共有两条直线满足条件,选B.

赏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相关知识,本题难在分析过程中既要涉及逻辑推理,也需要一些合情猜想,点D到直线AC的距离小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作为选择题的压轴题,本题在效度上有点遗憾,很多学生只通过思考直线l与直线AC平行,且在点D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便确定了本题的正确答案. 试题在命制过程中,线段的长短也需精雕细琢,才可能实现试题预想的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

5. 以函数为背景,考查数形结合思想

例5 (2015年)如图9,一次函数y=x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交于P,Q两点,则函数y=ax2+(b-1)x+c的图像可能是( )

解析 由一次函数y=x与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相交于P,Q两点,可得出函数y=ax2+(b-1)x+c可以看作是由y-y得到的函数,故y与y,y的关系密切.

观察图像可知,y与y交于P,Q两点,且它们的横坐标为正数,说明当y=y时,得出的x值有两个,且均为正数,等价于y=y-y=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数解,即方程ax2+(b-1)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函数y=ax2+(b-1)x+c的对称轴x=->0,即可排除B,C,D.

此题综合考查了方程的解,以及图像与x轴交点横坐标的对应关系.

赏析 本题考查函数图像知识,一改往年分析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判断函数图像的考法(分析实际问题或几何图形判断函数图像,根据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判断结论正误),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直线和抛物线的交点,交点坐标和方程的关系,以及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等,综合性强. 体现了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 预计2017年会考查几何图形中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判断.

对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的启发

近几年安徽中考数学的第10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应用都有很高的要求.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数学思想丰富,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选拔性和区分度明显. 可以预见,2017年的中考数学第10题,仍然以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为主,在今后的中考数学复习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近年来,安徽省中考数学第10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分类讨论思想是主旋律. 这些试题虽然“高于教材”,但所用基础知识原型都来源于课本,它们或是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或是几个知识点的融合等,这些题的出现也警示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基础教学,要适时地以课本为源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牢牢地把握住数学基本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2. 狠抓重点,关注热点

纵观近几年安徽中考第10题会发现,规律探究、动手操作、开放探索等题型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这些题型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所以,我们务必要在此类题型上多下功夫,建立数学模型,为解答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以几何图形中的动点为背景的函数图像判断.

安徽中考数学第10题的命制,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是一种趋势,在2017年考试中,数形结合思想仍会是考查的重点. 结合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特征,笔者现提供两题以餐读者,希望能对2017年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题1 如图10,在菱形ABCD中,∠BAD ∶ ∠ADC=1 ∶ 2,对角线AC=20 cm,点O沿A点以1 cm/s的速度运动到C点(不与点C重合),以点O为圆心的圆始终保持与菱形的两边相切,设⊙O的面积为S,则S与点O运动的时间t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

题2 如图11,△ABC内接于⊙O,P是圆周上的一个动点,已知AC=BC,∠BAC=3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当∠PAC=90° 时,四边形PACB的面积最大

B. 当四边形PACB的面积最大时,∠PAC=90°

C. 当∠PAC=60°时,四边形PACB是等腰梯形

D. 当四边形PACB为等腰梯形时,∠PAC=60°

猜你喜欢

选择题中考
中考新题型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巧思妙解选择题
中考“三数”大扫描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