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旅行
2016-09-10尤维衡
尤维衡
这年头,盛行“微”风,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阵阵微风撩人。同样,我们也在“微”风中开启了我们的微旅行。
我们,有时是一家三口,有时由亲朋好友或同行陌生人组成,有时也可以和一群小宠物搭档而成,总之,志同道合,随意组队。
微旅行,也许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日游”“自驾游”,游乡村或附近的一些城市,然后吃喝玩乐,但若是仅仅这样理解就太对不住“微旅行”这文艺的名字了。
我所理解的微旅行,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去一个不远不近的陌生地方,无限地丰富生活,将世界看多一点,看清一点,看远一点。也许这只会带来细小的幸福,但它更容易珍藏,更不易遗忘—— 至少,在年老时回忆过去,不会只有一片空白或一阵喧嚣。
最近一次的微旅行,我邂逅了一次久违的感动。我们这次来到的是株洲仙庾岭,仙庾岭不高,上有七级浮屠,浮屠香火很旺,虔诚的烟雾缭绕着“文昌塔”三字久久不散,塔的两旁种着油桐,油桐花白中带粉,嫩嫩的,清幽淡雅。也许刚下过一场雨,湿湿的泥土密密地铺着一层淡粉的花瓣,零星的几株小草从中冒出绿绿的小脑袋,惹人喜爱。
仙庾岭的一侧山脚坐落着一线农庄,但它不是一般的农家乐,除集休闲、饮食、住宿于一体外,还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仅从建筑上看,房屋多采用木质结构,装潢既有古韵又颇带西洋韵,最重要的是体现东方自然主义文化,如它的名字“耕食记”一样,处处展现着“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的农耕文明。从大门进入便可见对联“自耕心田,正食合道”,再往前走是二十四节令鼓,再往里是二十四节令台阶,“立春、雨水、惊蛰……”一阶一阶,拾级而上,仿佛踏过了一年光阴。
最特别的要数其中的“耕食书院”了,左岸竹林,右岸池塘,“耕食书院”便安放在其中,踏进书院,左面墙上贴着“朵朵的画”,五彩斑斓,充满童真,右边是一排一排的木质书架,书籍众多,既有泛黄的古书,也有现代畅销书。书架旁有非常精美的木质桌椅,可以随意坐上去读书、喝茶,抬头便可通过硕大的落地窗看到美丽的池塘。
最喜欢的是带有自然气息有复古典雅的文艺风,餐厅各个包间的名字都取得十分淡雅,如“月色厅”,轻盈朦胧,颇有韵味;花丛里的小木牌上以繁体写着从《金缕衣》中化用的“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之句,赏心悦目;“耕食书院”的卡座按“六艺”命名,有花道、武道、茶道、琴道等等,古典馨香流入我们这些所谓现代人的身体里,沁凉清爽。
为何感动?因为在这里我捡拾到了被人们渐渐遗忘的东西—— 耕食文化和宁静的心灵。
其实,每一次的微旅行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动,踏着坡子街的石板路,吃尽老长沙的美味;钻进南车湾,享受田野中的沙滩和城堡之旅;来到耀邦故居,感受伟人的魅力……这些小小的收获,又何尝不让人感动呢?
不长不短,不远不近,正好填补上心灵的空白,让自己充实而饱满,这便是我所爱的微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