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惊喜:收获惊喜
2016-09-10卢晓宁
一、故事导读
惊喜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在情感上属于较强烈的刺激,它的作用积极与持久。你想见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并带来了你喜欢的礼物;你想回家看望父母,恰好买到了最后一张动车票;你幼小的孩子在母亲节的那天,给你送了一朵玫瑰花,并祝你永远年轻漂亮……生活中的惊喜,总是令人那么甘之如饴,念念不忘。看来,惊喜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其实,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也需要这样的感觉。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上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过于“平静”,学校过于“规矩”。天天如此,于是孩子们就腻了,生厌了。
学习是学生生活重要部分,假若老师能为他们制造一些惊喜,又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二、故事现场
1.精彩回眸
20年后,学生与教师首次相聚,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向老师谈起了当年的一堂语文课,异口同声地背诵起那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堂语文课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值得师生反复咀嚼了20年?
2.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1995年时的一所农村职高。学校用的是普高语文教材,学生语文基础不好,学文言文热情不高。语文老师师范毕业刚三年,第一次当班主任,虽然教学与管理的经验不足,但期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当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良师诤友,对教学拥有满满的热情。
三、故事情节
那是临近1995年元旦的某一天,我和我的学生将步入文言文的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吗?我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翻阅着教学参考书,并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在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下教案,直到自我感觉可以在课堂上一试身手时,我才走上讲台……【老师反复研读教材,认真撰写教案,还请教了老教师,备课可谓精心。但似乎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上课会怎么样呢?】
正当我讲得兴奋时,竟然发现坐在教室后排的两个学生已悄无声息地歪着头,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梦乡”!火冒三丈的我,把他俩推醒,逮到教室外面就是一顿“扫射”,末了,还要他们做出今后上课不睡觉的口头保证。还算乖的,他们确实按我的要求承诺了。可头脑稍微“油滑”点的其中一位,心有不甘地小声嘀咕了一声:“唉!我们对文言文实在看不懂,没兴趣啊!”【老师的“扫射”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的嘀咕令老师哭笑不得,明显是口服心不服。这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老师研读课文时目的鲜明,即想让学生理解课文。但学生学习课文,以有趣或有用为目标,文言文离学生的语言环境较为久远,他们难以看懂,也不想看懂,于是难以有良好的智力投入。】
我听了,心生怒火,可转念一想,前些天自己的教学准备都费了不少时力,要他们这些文言文“学习困难户”迅速学会,确实有点勉为其难。这时头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激励比批评更有效”的念头,于是就对他俩说:“只要你们把这篇文章学好,我在元旦放假期间,就组织全班同学去附近的南山野炊一次!”
如一针兴奋剂,他俩异口同声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一定带动全班同学把这篇文章认真学好!”我立刻回应:“只要任务圆满完成,带你们参加野炊活动还不是小事一桩!”【野炊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这样的激励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因祸得福,其中惊喜之情,可以想象。】
于是,我马上把这场“交易”向全班同学宣布,一时间,整个班级掌声雷动。后面几天里,我没有过多地特别地教学投入,但同学们对王安石的生平已了如指掌,对课文已能熟读成诵,对文中相关字词句的用法含义等也基本掌握。当然,还处在“玩龄”阶段的他们,对于王安石在文中所倡导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等意蕴深刻的语句还是未能理解。【心情好了,再困难的事情解决起来也是事半功倍。果然,学生由被动转向了主动,学习课文的速度与效果都明显好转。】
怎么办?既然要在1995年元旦之际,带他们去南山野炊,何不把这次活动与进一步理解课文精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我又向他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新年贺卡,在卡片上摘抄课文“美句”,并写上新年贺语,以备活动之用。学生们认真地准备着,我也准备了几张贺卡,把《游褒禅山记》中那些充满哲理或励志的好句子,分别写到了那几张卡片上……【细心的老师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没有到位。但讲授式的文言文课堂,学生不喜欢。前车之鉴,老师铭记在心,于是他换成了有意义的任务,挑选“美句”。】
活动当天,天公不作美,当同学们辛辛苦苦从市场上置办好物品到学校集中时,天却暗了下来。同学们的脸也随之暗了下来……我手一挥,大声说:“走!”同学们脸上生动的表情包令人至今难忘。但那时,我的内心是虚的,老天很有可能在半路给我们浇一盆“冷水”啊!然而,同学们的热情不能随便去浇灭,还有课文的教学难点要在活动中突破,有充分的理由带着这帮“小的们”展开这次“冒险行动”。【要下雨了,学生内心“去不成了”的担忧与失落油然而生,但老师坚定的一个“走”字,令学生们再次“惊喜”。“老师真好”的潜台词已然在学生心中节节生长。】
最终证明,老天还是挺眷顾我们的。在返程途中,才淅淅沥沥下起小雨。雨打在脸上,虽然有冰冷的感觉,但师生一行仍一路欢歌。
回到学校,我向他们宣布,活动还有续集,即“摸奖”活动。摸新年贺卡,摸中语文老师亲笔题写的贺卡作为“特等奖”。同学们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特等奖”贺卡在同学间传递着。望着他们那兴奋的表情,我陶醉不已。接着,我趁热打铁地对这次活动做了小结,把这一天一波三折的活动过程与《游褒禅山记》联系在了一起:“今天能‘得极夫游之乐’,体现了我们师生齐心,‘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且得老天‘相之’,比王安石‘不得极夫游之乐’是要幸运多了。然而今后人生风雨,实难预料,但只要牢记先哲的至理名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那么又何必畏惧人生中的一些挫败呢?因此人生路上,更需要的是这种直面向前,风雨兼程的勇气……”【摸奖、赠语、小结的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也突破了理解课文的难点。野炊活动种种波折,与文中所说的情理是那样的相似。来源于生活的哲理,在这一刻回归到了真真切切的现实。无需反复的记诵,经典语句已烙印于学生心中。】
20年后的今天,迎来了微信时代,尘封状态的记忆,被微信唤醒。远嫁日本的赵××,在迪拜开拓的王××,在深圳发展的薛××,在金华奋斗的杨××……竟然都在微信群里,相继向我提到了《游褒禅山记》及里面的名句,深切表达了他们对那次“活动课”的追忆之情!(教学故事撰写者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石成伟老师)
四、故事反刍: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竟然蕴含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不得不叹服它所具备的“老树发新枝”的无限魅力。学生能从千古美文中读出人生的况味,激起他们扬蹄飞奔的自信心,这固然与他们后来各自的人生奋斗历程有关,但谁又能否认职校那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给了他们拼搏进取的动力呢……一篇文章的最大价值,莫过于积极的影响读者的一生;一堂的最大价值,莫过于积极的影响着学生长久的生活。20年后,学生还清晰地记得这篇文章,这次活动课,看来,文章与课的最大价值都实现了。这是经典文章的力量,活动的力量,也是惊喜的力量。
惊喜的力量把常规中不可能的变成可能,把没想到的变成现实。故事中的惊喜是如何产生的呢?可以归为三个没想到:一是学生没想到老师会带他们去野炊;二是没想到下雨了老师还会带他们出发;三是没想到《游褒禅山记》居然写出了他们这次活动中一波三折的经历。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志”“力”“物”对事对人的重要作用。
分析文中的惊喜带来的良好效果,原因有二:
1.活动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大。游褒禅山与南山野炊事件相仿。同类事件有助于学生与文章的主题产生共鸣。活动最后,学生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含义。
2.教师与学生的同理心强。教师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担心什么。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设计并实施学生喜欢的校外活动,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会亲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困境因此迎刃而解。
制造惊喜,是教育教学的提味剂,它能增加教与学的味道,能改善师与生的关系。这是许多优秀教师常用的教育教学策略。如《55条班规》的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美国唯一一个受到前总统克林顿三次接见的教师,他很会给学生制造惊喜。他与学生达成协议,若全班同学连续60天都能按时上交作业,那么他就会给学生一个礼物,当学生如约完成时,他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个大大披萨。他在课堂上搞怪,站在学生的课桌上给学生上课,学习某影星的声音朗读课文。他把数学定理改编为流行歌曲,在那个月的每节数学课上都进行演唱。他请知名的音乐家来课堂唱歌,请著名的律师来讲著名的案例,请州长来为学生颁奖等等。
是啊,沉闷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不了什么东西的,只有我们经常把快乐的种子撒给给学生时,学生才会收获到学校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也只有在快乐中的学习才是可持续的学习。
卢晓宁,教师,现居浙江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