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

2016-09-10舒东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鲁滨逊男孩子价值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努力”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却不成正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可称得上“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曲解文本。研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理解就没有内化,用泛泛的结论来代替具体的分析不可能接触到文章的内含。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文本解读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就通过对《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文本解读来开始我们的话题。

一、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杨红樱用故事形式写成的名著推介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但对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也让人眼花缭乱。笔者搜集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案例,对案例中文本的解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情况。

1.文本解读比较肤浅

笔者发现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是围绕了解鲁滨逊的经历,分析鲁滨逊的形象,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讨论“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这几个目标去教学的。例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解读这篇课文的:

文章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逊漂流记》。它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理解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应是教学重点。

教师的眼光只停留在“男孩子必读”上,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这几个字展开,从始至终只字未提如何推荐一本书。概括、提炼一本书中的关键信息;学会用最少的文字呈现最多的内容;写出真实体会等推荐一本书的写作技巧没有一点体现。这种肤浅的解读只能把学生困在“男孩子必读”这个小圈子里。

2.曲解文本的教学价值

文本的阅读价值有很多种,但是作为教材使用的文本,教学价值是有取向的。因此,教师不能超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经验任意拔高、扩充,更不能对文本的教学价值随意曲解。

例如这种解读: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奋斗与生存”主题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奋斗与生存”这个主题,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逊漂流记》,书中的主人公是鲁宾逊,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作家笛福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也告诉人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顽强地生存,上帝也许会抛弃你,但自己永远不要抛弃自己!

这位教师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内容分析得非常透彻,课文内容又完全符合“奋斗与生存”这个主题,所以教学的重点就完全放在了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和对《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的挖掘上。而本文实则是一篇推介性的文章,作者通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文章向读者展示了读后感、推介文的方法。教学的重点自然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写读后感、推介文上来。如果教学完全按照既定程式(教师预设的环节程序)展开,全不顾课标及教学建议中的目标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将被揉碎,教材的知识体系、智能体系也会被打乱。

二、文本解读的策略

对于入选教材之后的文本,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和发掘它的教学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既不能像文学专业方向的研究者那样去发掘文本的所有价值,也不能像一般的读者那样去消遣它,而应发掘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能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价值。

1.文本教学价值的解读策略

入选教材的课文是由彼此相对独立的文本组成的。文章在没有被选入教材之前,是作为社会读物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我们把课文这种作为社会读物而存在的价值称为“原生价值”。有研究者把文本的这种“原生价值”归结为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和娱乐消闲价值。其实我们还可以概括出文本更多的价值,可以说创作目的不同,那么文本的价值就不同。对教师而言,研读教材文本的重点还应放在文本的教学价值上面。

(1)研读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

教材的编撰者在选编文本时早已确立了教材的教学价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单元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窥见一斑。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语文基本素养的教师是能够敏锐地发现并捕捉这一信息的。当然语文的教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作出恰当的取舍。如果文本研读仅仅是处理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那么,这样的文本教学价值显得也太单薄了一些,教师完全可以再开掘出另外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

(2)了解作者本人及创作背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完全可以从文本本身和自己的知识、阅历、思想情感等方面来解读文本。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而美国的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他的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多元有界”的观点,既特别肯定了个体体验的差异性、文本阐释的多元性,又着重强调了要防止“蔓延的相对主义”和“感情用事的唯我论”。也就是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能任意的拔高和曲解。

我国的文学理论也一直主张“知人论世”,即阅读文本之前,加入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背景介绍,主要包括:“作者的生平、写作缘起、时代背景、社会影响等”。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种传统的理论主张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

(3)查找原文,丰富教材的教学价值

选入苏教版教材的课文大都是经过改编的小短文,教材的编撰者往往根据教材的教学价值对原文进行了改编或取舍,纳入教材的只是原文的一部分,改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了阅读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语言风格的简洁明了,文章结构的完整,逻辑条理清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去挖掘原文中丰富的内涵,充实文本的教学价值。

2.文本的文体结构技法解读具体策略

所谓文本的文体结构技法解读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对教材的研读,大致包括:明确文本的类型、内容、特色;明确阅读的疑难点;明确课文最基本的教学价值等。文本、作者、读者是阅读活动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解读文本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预设阅读教学内容的前提。就文学作品而言,教师要从文本的内容到思想,从语言到结构再到写作技巧做一番细致的研究。

(1)分析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组织、结构最能反映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对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段落层次结构、段落之间的照应和段落的详略掌握文章的结构方式,并通过结构方式把握文本的内容。

(2)内容要素分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写景的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哪些特点,作者观察的角度顺序等;写事的记叙文的顺序;写人的记叙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说理的文章中的事理,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等。

(3)写作技巧的分析。目的是让学生关注文本表达形式,了解和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写人、记事、写景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论证的方法;直接抒情的方法等。

(4)语言分析。主要是分析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即修辞语言风格的分析等。特别要注意那些对表现思想内容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表现力强、准确鲜明而又蕴藉很深的。如文中的警句要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讲解、吟诵、品味,不但要“说文解字”而且要“咬文嚼字”有些文章只要掌握了重点词语,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就找到了推动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文本解读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文本解读是做好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同时也是阅读教学设计中知识呈现方式的基础,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直接决定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对文本解读的研究还需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舒东娜,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猜你喜欢

鲁滨逊男孩子价值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你好,男孩子
鲁滨逊漂流记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