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基础性教育:儿童成长讲“五养”
2016-09-10李明新
李明新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基础教育的核心價值追求应该回归它的基础性,说回归,是意味当下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实践迷失。“基础教育”四个字本来说得很清楚,就是给每个学生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为整个民族的素质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来说,不是传统意义的“双基”概念,而是指人一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幸福工作与生活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全面的、和谐的、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那么,如何进行基础教育实践才能尊重它的基础性呢?我想就要目中有人,心中有具体的儿童。搞基础教育,把“儿童”两个字扔在一边是极不负责任的。我把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理解、感悟概括为五个“养”字,即儿童的成长要慢养、顺养、牧养、素养、调养。
儿童成长要“慢养”
“慢养”不是故意“慢”,而是说在育人上我们要有耐心,不盲从、不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应该让生命按着自身的规律一点儿一点儿地成长。
和“慢养”相对的,自然就是“快养”。现在“快养”的现象非常令人担忧。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学生学习奥数化,人生成长分数化。过度“施肥”就使得学生“营养失衡”。“营养失衡”是指学生的成长被异化,无限度地灌输知识,却限制儿童的实践参与,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上,如果我们不能够静下心来,不能够耐心地去育人,那么学生就会在这种“快养”的教育当中失去真正的自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误导了广大家长,让家长把关注点放到了“系统学科知识的抢跑”上,不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与接受能力,不顾儿童的成长规律,过早地强迫学习、灌输系统的学科知识,导致儿童厌学。明明人生是长跑,我们却让儿童以百米冲刺的方式起跑,使更多的儿童倒在人生的半途:身心受损,兴趣磨灭,失却创造,精神缺氧。
因此,儿童的成长必须回到“慢养”。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谁掌握的知识多、快、难,而是谁成长的全面、健康、快乐。校长、老师,特别是家长们,在儿童成长上一定要淡定,静等花开。
儿童成长要“顺养”
“顺养”不能够理解成溺爱,也不能够理解成放任自流,那样就失去了教育存在的价值。“顺养”是指要“顺木之天性”,因材施教。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健康甚至高雅的兴趣和爱好,促其有个性地成长,鼓励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目前许多家长不顾儿童的特点,不顾儿童的个性,使得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人为的障碍。没有兴趣的必须去学,有兴趣的又不能去学。比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的科学素养被整个社会,特别是我们的家长所忽视。在儿童成长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家长让孩子去弹钢琴,去学奥数,去学英语,却很少有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教给孩子科学的方法。因此,这样的教育就不能使那些有科学方面潜能的孩子得到很好地发展。更有一些孩子喜欢异想天开,但是我们的许多教育者更喜欢孩子循规蹈矩,因此使得孩子们逐渐泯灭了好奇的天性,失去了创造的追求。
因此,“顺养”应该在教育上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重视儿童的个性化成长。北京小学近年来每年都举办“年度荣誉奖”的评选活动。这个活动本身是在引导我们的学生个性化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认识到,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必须考100分才是最好的自己。
“顺木之天性”是指发展个性,开发潜能。顺人性,让儿童享受童年;顺个性,让儿童个性发展,这是“顺养”的内涵。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们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尊重了儿童的人性吗?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吗?千万不要在繁忙的工作与浮躁的追逐中失却了这些本应该牢记的问题。
儿童成长要“牧养”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牧养”有“放养”的意思,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比喻我们培养儿童,要像草原的牧人放牧一样,把牛羊带到肥美的草地,让牛羊尽情地享用——我们要把儿童引到更广阔的、富有意义的知识空间,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
从这个角度上讲,激发儿童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牧养”的关键要义。比如让儿童热爱阅读,让儿童有目的地去实践,去接触大自然,去参观各种博物馆,去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等。这种“牧养”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他们会非常快乐、非常主动、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
北京小学的四季课程建设、小创客空间的建立、摇篮书屋的开放、社会实践的增加,都是“牧养”的充分体现。我认为,学校不应该让儿童总坐在教室中,应该允许他们在校园、在操场自由地游戏;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健身活动,带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教育者要挖掘社会中、自然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成长的丰富养料,供儿童自主选择,让儿童主动汲取。
儿童成长要“素养”
所谓“素养”就是强调日常的修养,“素养”不能“速成”,“素质”也不能“速冻”。“素养”养什么?要养美好心灵,养正确品德,养良好习惯,养健康心态。让我们的孩子善良、仁爱、宽厚、诚实、坚强、开朗,这些都是孩子将来一生所能用上的,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这些素质才是通过我们的基础教育要落在学生身上的。
没有“素养”就难有“素质”。我认为绝大多数素质都是后天培养的,日常点点滴滴的培养就是进步的阶梯。中小学教育在“素养”上必须坚持养成教育的思想。不管概念怎么变换,基础教育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青山”就是“养成”这两个字。这种“养”要时时养、事事养、处处养、天天养,每一个教育活动、每一节教学课堂、每一次体育锻炼,都要增强育人的意识,注重教育的细节,使“素”字落实。
基础教育的“素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常言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所以,幼儿园、中小学必须很好地研究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应该抓住什么来培养?应该怎样来培养?这样,才能鲜明学生培养的阶段性特点与方法论特征。我认为,讲“素养”就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既言行示范,润物无声,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既全面发展,又育德为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教师、家长身体力行,言行表率。为什么北京小学近几年一直强调要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为什么强调我们的家长言行要示范给孩子?为什么要成立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因为我们的学生每天生活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许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是从日常的点点滴滴的行为当中渗透出来的。我们的老师、家长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待人接物,学生都看在眼里。“素养”,就必须在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上做文章,就必须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上下功夫。
儿童成长要“调养”
“调养”也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它借鉴了中医的生命观、整体观、平衡观理论,我认为教育儿童就如同调养身体一样,要关注儿童和谐的身心发展:当我们发现儿童发展中的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儿童进步,要满腔热情对待儿童,而不应该冷落儿童,更不应对发现的问题置之不理。
当家长和老师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就要进行深入地分析,积极地找到对策。有一些家长只愿意听表扬的话,不愿意听老师和他人指出孩子的不足,这样就是在回避孩子成长中的缺点。有些缺点存在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或人格,再改,再“调养”,就很难了。更有一些教师迎合家长的虚荣心理,再加上复杂的社会世俗文化的冲击,使得教师不能够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因而导致学生身上的“病”长期存在,慢慢严重。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调养学生,就要因材施教,因症施药。教师要专心研究每一个学生,家长也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找准病因,药到病除。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