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与人格培养

2016-09-10何君虹

中国教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格价值观课文

何君虹

人格语文,是以健全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的语文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的人格教育活动。从学科自身特点来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的任务,既包括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社会、自然等客观世界。语文教学具有人格教育的使命,在人格塑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优势。正如李镇西所说:“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一、重视价值观引领

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在价值多元化和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1.重视教师的人格作用和价值引领

教师的为人处事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自身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及传递知识的能力,也要具备价值判断能力。例如,《为了他的尊严》(北师大版第十册)一课讲述了一位老妇人让独臂乞丐搬砖获取所得,帮助乞丐重拾尊严、树立自信,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严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定要做有尊严的人。在课堂上,教师问:“同学们,你们都是有尊严的人吗?”孩子们齐声回答:“是。”有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我觉得我们没有尊严。”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学生继续说:“父母给我们钱用,我们没有劳动。”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父母供我们吃穿,我们没有劳动。”“父母让我们住大房子,我们也没通过劳动来回报。”……学生们纷纷开始自我检讨,似乎都成了没尊严的人。这并不是教材编排的本意,是学生对尊严的理解出现了偏颇。这时,教师正确的价值引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教师只有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世界观、人生观等内化于自身的人格结构中,才能善为导师、

妙为化诲。

2.把握语文课程本身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精神价值,语文教材讲究文质兼美,其人文内容相当丰富。这些课文都是很好的媒介,要紧紧抓住体现课文的价值取向的“语文点”引导自主感悟,进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如以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的课文:《桂林山水》《草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等;以歌颂革命英雄为主题的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的战友邱少云》《小英雄雨来》等,教学时,教师就要抓住主线思想进行教学。含有内隐价值目标的内容,如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掩耳盗铃》《惊弓之鸟》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体验、感悟等,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熏陶审美情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语言实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和由此拓展的语言材料转化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对象和活动主体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无我之境”,变文本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1.通过轻声读感悟语言情境

轻声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助于阅读者借助想象唤醒积累,加深对课文的感知。因此,在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启发其凭借课文内容,通过想象描画心理图像,使文中的景活现、事活化、人活脱,让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变成画面语言,再通过理解把画面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心理转换的过程中加强语言情境的感受,为语言理解奠定基础。例如,在教授《春天的手》(北师大版第二册)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轻读课文,读出“小鸟欢叫、小河唱歌、小朋友活蹦乱跳”的欢快语气,借助课文插图,想象“春天来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学习表达,“春天的手是春风,是春雨,是春天的阳光”等,让学生对大自然美好的一切产生无限憧憬。

2.通过默读感悟语言内涵

默读是人们从语言材料中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默读,既可以降低学生相互之间的干扰,又可以免去语言符号向语言声音转换的环节。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北师大版第七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默读思考:从“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体会钓到鱼的欣喜;从“我急切地问、大声地争辩、乞求的目光”等动作和神态,体会放鱼时的沮丧;从“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感悟道德抉择时的艰难。这样的默读思考,可以促使学生深刻感悟语言的内涵,既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又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技巧

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是阅读教学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前者在于感悟语言内容,后者在于领悟语言技巧。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主要内容、情感主线细细品读,在品读中感悟语言的技巧与魅力。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北师大版六册)一课时,抓住句子的品读,让学生品味词语,锤炼语言。“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通过领悟文字表达丰富情感,熏陶自己的情趣,陶冶自己的品格。

三、塑造良好的品格

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是培育小学生健全人格的丰富养料。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德修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品格……这些文化精髓,足以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开拓心胸志趣,塑造健康

人格。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底蕴最丰富的学科之一,就是通过“语文”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人格语文理念下培养出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禀赋、兴趣、气质、情感、技能等方面具备与众不同的特性,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独具魅力的精神空间,今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能成为高贵而自由的精神主体。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人格价值观课文
以鸟喻人
我的价值观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