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格:人类灵魂奥秘的探索者和解码者

2016-09-10俞国良罗晓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荣格

俞国良 罗晓路

〔关键词〕荣格;分析心理学;贡献与争议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创立者。1875年7月26日出生在瑞士莱茵河旁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个情绪无常、变幻莫测的牧师,母亲也有情绪障碍,行为诡谲多变,父母亲之间的关系经常很紧张。

荣格从小就从理性意识世界转向了梦、想象和幻想的世界,并贯穿了整个成年生活。他11岁时离家前往巴塞尔高级中学就读,随后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于1900年获得了医学学位。在大学快要结束的时候,荣格为准备最后的考试而阅读了由克拉夫特·埃宾(Krafft Ebing)的精神病学教科书,24岁的他立刻意识到,这正是他命中注定要从事的专业。1900年底,荣格接受了苏黎世布尔霍尔兹利精神病医院助理医生的任职。1902年,他到巴黎跟精神病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学习了几个月。1905年,荣格成为了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讲师并提升为医院的高级医生。但真正给荣格思想以巨大影响的,却不能不首推弗洛伊德。

1906年3月,荣格给弗洛伊德写了第一封信。1907年,弗洛伊德邀请荣格到维也纳做客,两人一见如故。此后,他们保持了6年的私人关系和事业上的友谊。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一再坚持下,荣格成为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第一任主席。不久,他同弗洛伊德的关系开始显现紧张的迹象。1912年他们中断了个人联系,1914年荣格辞职,退出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1934年,荣格创建国际心理治疗医学学会并任主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荣格继续著书与工作,不过,他的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于1944年住院治疗。为了彻底恢复健康,荣格在战后正式退休。1961年6月6日,86岁的荣格在家中逝世。

荣格一生写作和出版了六十多部书籍、文章与讲演,经过整理出版的《荣格文集》(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长达19卷,这些著述基本上确立和阐明了他的主要观点。荣格生前接受了许多嘉奖与荣誉学位,并在全世界受到推崇。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100位心理学家,他排名第23位,并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及其深处奥秘的探索者。

一、荣格思想与理论产生形成的背景

荣格的思想博大精深又晦涩难懂。他对人格、人性和人类灵魂的认识,不仅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而且很多直接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特别是他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启发了很多后来者,成为日后新思潮、新流派的理论先导。这是由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决定的。

首先,荣格受到叔本华、尼采等人生命哲学的巨大影响。荣格所处的时代,是尼采、叔本华时代的继续,他们用同一视角观察世界,意识到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人本质中很重要的一面正在被忽视。宗教的衰败,象征文化的丧失,人类心灵中的非理性成分在理性的禁锢下挣脱出来,正在寻求某种形式的宣泄。叔本华和尼采都强调要为生命和本能争取权利,荣格在他们那里找到了与自己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具有的一致性。

其次,进化论、生物科学的发展,为荣格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生物科学的飞跃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自身的思考方法。进化论使与人相关的研究领域能够从生物科学中汲取营养。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从科学观、方法论一直到具体维度和概念的运用,许多范畴都是直接从进化论思想中吸收来的。例如,原型概念就是综合了当时获得性法则和基因变异两种进化观点发展而成的。此外,神经科学、心理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也为分析心理学提供了发展和完善的基础。

再次,精神病学的巨大发展,为荣格提出自己的分析心理学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一,催眠术的出现,使精神病学家找到了探索人类深层心理现象的方法。其二,梦游症、癔病等一些关键性精神疾病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其三,多重人格逐渐被世人认识并得到接受。这些发生在精神病学理念、技术和方法上的深刻变革,大大开阔了荣格的研究视野,尤其是后来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更是直接促成了他提出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最后,正像许多其他伟大的思想家一样,荣格的思想与理论也受到了他个人经历的影响。荣格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因此,他从小就接触与宗教有关的各种现象和仪式。加之他本人内倾和反省的性格,从小就陷入到了充满宗教、梦、幻觉和神秘体验的主观世界之中,他晚年所出的自传也名为《回忆·梦·反思》。而且,荣格曾到亚洲、非洲等很多地方游历,考察和分析了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地区的宗教、神话、炼金术和其他文化现象。这些都为他提出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思想提供了直观的体会、素材和思想来源。

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在荣格庞杂的心理健康思想中,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是他的核心概念,贯穿于其关于心理治疗的思想与方法、人格理论以及对宗教、幻觉与神话等各种问题与现象的论述之中。

集体无意识。荣格描绘了两种水平的无意识心灵。在人们的意识觉察之下是个人无意识。它包含着在个人生活中被压抑或遗忘的记忆、冲动、欲望、模糊的知觉和其他一些经验。个人无意识隐藏得并不深,来自于个人无意识的事件可以很容易地返回到意识觉察水平。个人无意识中的经验群集成情结(complex)。情结是一些有着共同主题的情绪和记忆模式。通过专注于某些观念(如权力或自卑),一个人表现出某种情结,因而影响着行为表现。因此,情结在本质上是整个人格中较小的人格。

在个人无意识下面是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它是个体不了解的。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以往各个世代累积的经验,包括人们的动物祖先遗留下来的那些经验。这些普遍性的、进化性质的经验形成了人格的基础。但是,集体无意识中的经验是无意识的,人们并不能觉察它们,也不能回忆起或者具有它们的表象。

原型。在集体无意识中,那些遗传倾向称之为原型(archetypes)。原型是心理生活的先天决定因素,它使得个体在面临类似的情境时与祖先产生同样的行为方式。在诸如出生、青春期、婚姻和死亡或者极端危险情境等一些重要生活事件相联系的情绪形式中,人们会典型地体验到原型的存在。

当荣格研究古代文明中的神话和艺术创造物时,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的原型象征的存在。这种原型象征的共同性甚至存在于在时间和距离上相距得如此遥远,以至于相互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直接影响的文化之间。他在病人报告的梦中也发现了这些象征的遗迹。所有这些材料都支持了他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型是人格面具(persona,人们与其他人交往时掩盖人们真实目的的假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anima and animus,每一个人都展示出异性的某些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指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征)、阴影(shadow,人格中的动物性部分。从低等生命形式遗传而来,包含不道德、激情的、不可接受的欲望和活动)和自性(self,自性综合和平衡无意识的所有方面,给人格提供整体性和稳定性,是朝向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在荣格看来,现代人虽然在科技发展和改造外部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却远离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这造成了意识与无意识的失衡,产生了普遍的精神问题。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象征,即能够充分地在意识中实现其原型的象征。现代象征大部分由各种机械、武器、技术、跨国公司和政治体制所构成,实际上是阴影原型和人格面具的表现,它忽略了人类精神的其他方面。荣格迫切希望人类能够及时创造出更好的、统一的象征,从而避免在战争中自我毁灭。

三、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治疗思想与方法

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发展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在荣格看来,神经症症状是人们的精神尝试自我调整的一种企图,是病人在无意识深处想获得更完整人格的一种外部表现。神经症症状又往往表现为情结,要使人格得到发展,就必须把这些情结与人格整合起来。最初,荣格在使用词语联想测验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刺激词与病人心目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联系时,回答的反应时间就会延长。这时若将病人延续做出反应的几个词选出来分析,就会发现其潜藏在表面下的深层含义,即无意识的情结。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使患者无意识深处的情结内容得到充分表露,成为意识到的东西。在自觉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与无意识达到完满的和谐状态,这也是发展人格的过程。

荣格也使用释梦的技术来分析病症,不过他比以往任何一个释梦专家都走得更加深远。他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象征是受压抑的欲望的伪装表现这一基本观点。在荣格看来,梦的象征,以及其他任何象征,是阿尼玛、人格面具、阴影和其他原型希望个性化,希望把它们统一为一个和谐平衡的整体的尝试。梦和象征不仅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具有预期导向,是实现人格发展这一最终目标的蓝图。如果变换一种角度来考察,那么梦也可以是一种补偿;它试图补偿精神中所有那些遭到忽视,因而也就未得到分化发展的方面,企图以此造成某种平衡。因此,荣格不赞成鼓励病人进行自由联想,而是强调抓住梦的主题让病人进行积极想象。而治疗师则需要通过综合文学、艺术、历史、神话、宗教,以及病人的知识背景和最近经历等多种渠道的信息,对病人所做的梦的系列进行放大,以挖掘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无意识和原型。这种放大的方法需要分析者本人具有相当渊博的学识。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荣格总结出分析心理学的四种治疗方法或说四个阶段。(1)宣泄法。病人可以通过精神宣泄重新发现那些被压抑或遗忘的东西,宣泄的目的就是达到彻底的倾诉,使病人不仅从理智上承认这些事实,而且自愿用心灵来巩固这些事实,从而真正释放出被压抑的情感。宣泄法对单纯幼稚的人效果很好,但不适于意识程度很高的人。(2)解释法。许多病人在接受宣泄治疗之后,神经症症状消失,但却陷入到与医生的依恋关系之中,发生移情。此时,医生应尽力借助对梦和幻想的分析,来向病人解释他投射到医生身上的东西,并指出这种投射的不合理,使病人回到现实社会中来。(3)教育法。很多时候,病人完全理解自己的病因,却像个孩子一样无能为力。医生要对病人反复开导,不断进行强化和练习,使他们的一些习惯成为适应社会道德要求,符合社会标准的新习惯,进而使他们成为得到社会认可的健康人。(4)转变法。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治疗要在医生积极的引导下,通过医生和病人的相互影响与沟通,使双方共同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医生也要不断地洞察自己的内在人格,与病人一起发生转变。

四、荣格及其思想的贡献和争议

作为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家,荣格的思想和观点已远远超出心理学的领域,对20世纪的宗教、哲学、艺术、历史和文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正在逐步加深对荣格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荣格的首要贡献是作为心理分析家,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和分析心理治疗的思想和方法,纠正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过分强调性及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指出了人的心灵指向未来的积极方面,并自始至终将健康的人格发展作为重要的主题。从而,荣格跟阿德勒一起,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创者启发了后来的人本主义乃至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例如:自我实现概念引起了马斯洛和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工作;中年危机的概念被许多人认为是人格发展中的一个必要阶段,而且得到了许多后续研究的支持。就心理治疗而言,荣格强调医生与患者的平等友善关系,对以后的心理治疗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同时,就集体无意识理论本身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一方面扩展了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理论,另一方面将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个体与群体、历史与现代,在个体心理分析层面联系起来,使人类对自己本性的认识更加全面。

其次,荣格的很多理论观点在科学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等待着进一步检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荣格的八个心理类型开创了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并激起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其中,迈尔斯和布里格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人格类型量表(MBTI),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员工选拔和咨询。荣格关于内倾和外倾的理论还激励了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后者编制了莫兹利人格量表,这是用于测量两种态度的测验。如果说存在“实验室里的心理学”和“医疗实践中的心理学”两种心理学,那么,近年这两种心理学已经开始互相结合,有望形成统一的心理学。例如,当代人格与发展心理学家丹·迈克亚当斯(Dan P. McAdams)最近提出人格的“新大五”整合性理论,其中就包含了对荣格思想吸收的影子。

再次,荣格思想中的人文精神也许是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越来越多赞赏的最重要和持久的原因。这一方面体现在他的理论内涵中强调人性积极的、创造的一面,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对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注和分析中。例如,他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论述,指出原始的人性本身的东西虽然具有黑暗性,但本身是人的健康和平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因素,其中蕴藏着创造力,是生命的源头活水。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荣格认为现代人的意识过于发达,使无意识受到过分压抑,将导致人的异化,被压抑的能量很可能会以阴影等负面原型的形式进行补偿,从而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荣格特别强调具有超越性的“宗教情感”对人的健康的价值,而现代人缺少的正是这种东西。正是由于这些理论观点同时包含着合理性和人文精神,使荣格的思想超出心理治疗和科学心理学范围,广泛地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发展,成为许多新思潮和新流派的先导。

然而,尽管存在着这些贡献,荣格的理论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在主流心理学中流行。他的观念后来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注意,也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神秘内容。人们对荣格的批判也主要来自他思想中的主观性、神秘主义与东方色彩。诚如前述,一方面,荣格的思想具有自传的性质,很多内容来自他对自己的梦、幻觉和神秘体验的分析;另一方面,荣格的思想与对宗教、神话、炼金术的考察和分析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来自东方的思想和文化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使是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相比,荣格的思想也更加主观和具有内生性。因此,科学心理学批判荣格的理论,认为它太过主观和随意,无法进行验证,毫不可信。而西方文化的认同和坚守者们则批判荣格说他的理论陷入东方神秘主义,而他自己对东方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实质是一派胡言。还有那些具有政治意识的社会思想家,认为荣格的思想过分强调了非理性的因素,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荣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和内倾的人,他思想的独立性和整合性,对人类灵魂孜孜不倦进行探求的努力,使他区别于很多心理学家。人们在评价荣格及其思想时,要有一种科学客观的态度,对其思想的合理方面要进行借鉴吸收,而对那些晦涩难懂的部分,则要保持一种谨慎开放的态度,既不能受神秘色彩的吸引而盲目相信,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可以等待着其经受进一步的检验和考证。历史终将给这位人类灵魂的探索者以公正的评价。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编辑/张 帆 王 桢 终校/王抒文

猜你喜欢

荣格
“神秘选手”实现项目突破
恰好夏风微甜
荣格:神话与集体潜意识
介绍荣格的比较文化研究以及对此可能的研究方向
荣格铸就了一部“神秘天书”
荣格启航
大鹏展翅 腾飞直销九万里
从“爱”到“可持续爱”
理性的回归
荣格:品质见证实力 稳健缔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