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2016-09-10赵冬昀
摘要:学习方式的本质是生存方式,在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中,居于不同时代的学习者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挖掘与探索在该空间内满足学习需求的知识架构。信息资源以数字存在的方式嵌入到网络时代中,本文阐述了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应持有的态度及学习方式变革。
关键词:网络时代;数字存在;信息;知识;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141-04
网络属于另一种公共资源,网络空间提供的信息资源需要被理性地使用及理智地判断。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是一种开放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散落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要获知它往往是通过信源的主动推送和浏览者间接瞥见,而知识的构建恰恰是在这种信息风暴中主动选择的结果。泰普斯科特在《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一书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简称N世代)的概念。这个世代是最先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成长,较之将网络作为运用工具的一代,他们更倾向于向网络索取诉求。他们的思维结构也由实际生活转为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又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与判断。
为了让教学能够起到解决信息社会和信息生态所带来的问题的作用,网络学习空间成为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另一种选择。懂得筛选信息、懂得适当吸取、懂得面对变化,将是居于网络空间的学习者应持有的学习态度,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在该空间中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被误读的“数字存在”
学习需要空间,更需要一种氛围。库伯把学习描述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网络学习空间仅仅是扩大了这一特性的“数字存在”。数字存在并不只是数字的集合,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结果,更是呈现方式的体现。信息通过网络以不同方式传递到各种介质中,满足人的感官需求和信息获取,为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感观与实践的体验。由于信息传递有同步与异步的差别,即同一时刻得到信息并传递信息,错时或等待信息交流双方达成信息沟通目的。如果有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同步交流方式将使交流双方迅速了解问题的关键,这种交流方式的产生取决于信源与信宿间的交流习惯;异步交流方式的产生使在交流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的双方借助网络可以达成信息沟通,区别仅仅在于时间长短和沟通深度。手机的合理使用将给这些交流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体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移动学习方式也应运而生。
根据空间特性与技术系统所带来的便利,网络学习空间为学习者初步形成从体验到经验、从经验到经历、从经历到阅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支持。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计算机仅仅是通过其便利性而形成的“工作装置”。换言之,我们“使用”的不是计算机,而是数字存在。在信息时代处于信息空间,人们如何从虚拟世界获取知识,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信息筛选与信息屏蔽呢?假设网络是一个四维空间,在这个由时间决定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有了自己存在的方式,也有了关于在此空间内学习的认知,这些认知是基于信息得到的,也是对自身不断了解中得到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习惯也逐渐养成。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方式在进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存。数字存在于数字载体中,而在固有思维中数字载体是实物,如今数字载体已经延伸到人,认为人才是让同类无法察觉却又能相互感知的数字载体。人必须有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其实效性表现为依托“数字存在”的群体对事件处理的不同。以“数字存在”为依托的男性在对话被阻隔时,会将情感寄托于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所带来的自由空间与成就感能给其无限的能力与权威感;以“数字存在”为依托的女性在对话被阻隔时,会主动寻找其他沟通方式与释放空间,以分享心得和分析问题为初始,不断积累沉淀,进而成熟地处理此类事件。
蜘蛛网般的搜索习惯
求知欲是人类对未知事物和已知现象的无限追求,人们对通过关键词搜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已司空见惯,能够基于问题找到相应答案是理想化的状态,而网络提供给人们的这种便利只是帮助了处于学习阶段的部分人群。
体验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在网络学习空间里,丰富的学习资源往往被无限的信息和冗长的批判所覆盖,人们若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尚未成熟的信息生态环境中很难真正学到什么或懂得什么。若希望将网络给予的信息转化成自己具备的能力,那还得在具体的问题中进行实践与反思。搜索引擎的出现为求知欲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基于不同的搜索平台满足了各种人的好奇心,“微阅读”由此应运而生。发散型思维能帮助人们扩展事件内涵,而借助网络学习空间,“顺藤摸瓜”式的学习方式再一次凸显。在学术范围内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检索系统挖掘到许多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是公开的和无墙的,同时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网络学习空间的开放体验不是无休止地在网上“闲逛”,而是基于身边的信息载体充分挖掘其应用价值为人所用。
杜威曾说,“社会知识是先前人类文化经验的客观积累,而个体知识是个人主观经验的积累,体验学习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之间的转换,并把学习定义为‘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体验与创造之间的联系普遍通过符号来连接,而符号又被赋予在具体的事物中,通过不同的空间进行传递与传承。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知识管理与体验分享的场所,在这些经历或经验不断通过人浓缩成符号片段时,体验者也将这些符号片段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并加以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重组思维模式与学习方式,建构起自己的学习体验并分享给其他人。这种无限增值型的学习就是网络学习空间带给人们的可持续学习经验。在“教育—空间—技术”框架中,笔者加入了“脑”(如图1),进一步说明了通过人脑的加工与分析,人们可以从该框架中逐步加强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意识,进而在自我意识中不断加深对符号所代表的内容与关键词的认知与认同。因此,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了主动学习,它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良性空间。学习者能在有效引导下不断增强自我认知与价值观的形成,正如舆情管理一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第一手”资讯的便捷与疑惑
1981年的动画片《咕咚来了》呈现了水的涟漪效应,而涟漪效应既说明了声的传播,也说明了信息传递的过程。从传播学上看,“咕咚”一声表明从一个知识源到一个信息点,再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量在无限扩展的同时,距离信息实质的核心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变化。多个“咕咚”导致的波叠加与漩涡效应,会让我们对信息越来越迷惑,好像什么都是信息,却忽视了信息的内容和价值。人们一直将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混为一谈,其实信息有别于知识,信息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知识,而知识是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和归纳,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才能赋予它实际意义和使之具有某种因果的联系。因此有人提出,知识只存在于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对信息的集合中,使用者对信息的集合及其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则认为是使用者的思想观念使信息成为人的信息,要使信息具有属人的性质,转化为知识,其关键在于人,在于人所具有的相应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想观念。
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脚手架”概念为处于网络学习空间内的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范围和知识局限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也促进了学习者能够在自己的知识框架与他人的协作共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同时,开放化的学习空间与复杂化的辨析方式是信息时代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信息时代有利于人的是信息,但烦扰人的也是信息。也许你正在关注或了解某一种普遍事物的内在含义,而在了解的同时知识块被分散成具有搜索条件的知识点。这种被称为“关键词”的信息锚被深深地抛入信息海洋中,居于网络空间中的人如何掌握信息核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判断的能力,获取正面信息,剔除负面信息的素养,也是思辨精神的所在。
我们应该主宰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控制。如果说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那么思辨精神就是通往信息内核的渠道。思辨精神是出于信任基础上的再思考,不是怀疑,是反思,它能让多个不同的观点汇聚在一起产生如拼图般的化学效果。学习也是人们寻找完整个体的过程。在固定空间内,学习者知识的构建常通过指导者教授课程性的内容来达到,而在网络学习空间内,知识的累积往往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与长期的沉淀构建而来。信息生态与社会生态一样,同样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良构问题与无限空间内的非良构问题。若良构问题是有序且有待解决,非良构问题是无序和混乱叠加的话,那么从非良构问题到良构问题的认知也是学习者处于信息生态乃至社会生态中需要具备的能力。人生是否有重启键,世界是否能够每天被重新创造是居于网络空间中人们所诉求的,也是许多沉迷于其中的人乐此不疲的诱因。他们在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数字存在中不断找到平衡点,也不断受到冲击。
“第二人生”的虚拟与现实
信息化学习的本质是信息化生存,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本质就是信息化生存方式。我们可以把网络想象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存在繁殖机器。利用网络中的数字存在,我们能够建立一种新型的交互关系,而不必受到事物存在的时空约束。从实体技术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作为人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网络空间提供了信息资源获取的渠道,也延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被动的接收式沟通方式与主动的推送式沟通方式在虚拟与现实间不断融合,社交空间不再局限于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社交行为也得到一定的支持。地球的板块是有所划分的,而网络的板块是无限联合的,若将网络比喻成虚拟空间的话,这个空间也正像开辟外太空生存环境一样被逐渐赋予一定的使用价值。“数字存在”是以知识为纽带、以情感为基础的沟通方式,它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形成了彼此间从兴趣到成长经历、从被阻隔的沟通条件到无限沟通的理性思考。
诸多巧合与同类事件总是存在着规律。我们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寻到许多通过网络传播并具有独特传播效果的个案,形式类似于微课与视频直播,特点是关注青少年成长与社会需求,着重于利用网络空间构建学习效应与传播效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终端控制大脑,而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社会群体、年龄阶段、身份地位、职业属性等在信息传递与信息接收方面存在根本的认知偏差。“补脑”与“科普”成为网络学习空间内增加认知与积累经验的新名词。空间与环境、虚拟与现实造成了人类社会在不断冲击与不断融合中找到平衡点,而符号学、心理学、传媒学也将为此空间带来的问题与惊喜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图2)。
在开放的次元中,虚拟和现实以递归的方式存在,似乎网络像一个巨大的许愿树,许多无限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故事不断在该空间内重演,尤其是在ACG范围内。网络世代追求开放学习与多维空间,多专业融合、协同合作、理性思维、感性累积让他们自愿参与了网络中数字存在的建设和发展。随着社交空间,如天涯、淘宝、豆瓣、微博等的兴起,随着凡客体、卖萌体、甄嬛体等网络词汇的流行,网民已成为社会公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这部分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获取与学习到的表述方式又被再次扩散到实际生活中。
一个人的空间是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其对社会的认知与信任。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与解析,人际交流的词汇在不断被更新与重组,而网络与人际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我们更需要去了解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另一个群体,如我们最熟悉的宅文化:次元、宅男、宅女、宅舞、宅急送等。这些技术宅与科技控本着随意性与娱乐性的方式,以科技带动生活,以生活拓展科技外延,以放养和圈养的方式散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受到环境的影响,居于实际生活却找不到群居的对象促成了网络空间内聚集的智慧群与共享团。同时,所谓私密在网上是不存在的,想要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结构导致文化结构,文化结构往往受到人的品味与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社会中会得到不同的评判,而这个人的行为也只是他/她个人的价值走向,与整个社会并没有因果联系。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交网络的特点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存在于虚拟世界就可以避免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遭遇与困难。毕竟,这是人的社会,在不同价值观走向的牵引下,不同的人的行为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社会与人、空间与时间、隐私与公共,其实都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阅历与经验、智慧与思维、表达与沟通、家庭与爱才是存在于这个空间与那个空间的共存因素。
参考文献:
[1]许亚锋,张际平.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16.
[2]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3]D.A.库伯,王灿明.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33.
[4]Radcliffe.D.A.pedagogy-space-technology(PST)framework for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learning places [A].Proceed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Space 2008 Colloquium [C].Brisbane:University of Queensland,2009:11-16.
[5]洪延姬.网络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29.
作者简介:赵冬昀(198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体育学院信息技术中心助理工程师,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