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牧区小学的德育工作

2016-09-10王国君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德育工作素质教育

王国君

德育往小了说,它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他们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往大里说,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系到我们将来将国家交到什么人手里的问题,万万不可小视。教育方针中明文规定: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提出了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广大的农牧区基层的教师该如何做好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呢?

一、加强自身修养、言传身教

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加强教师几个方面德育业务素质培训学习,掌握和遵循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规律、原则、方法和少年儿童年龄、心理的新特点,科学的,自觉的,创造性的因材施教。教师要在校里校外表里如一,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学生的知心好友,为学生排忧解难,进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言传身教,不仅要言传,更重在“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与无形中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就是学生成长中的路标和航灯,在潜移默化中打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为良好道德和品行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德是航船的指南针,而教师就是航船中的舵手,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构建良好的校园德育教育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课改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做到育人先育德,积极开展校园内德育教育活动。

1.利用晨读让学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接受国学的洗礼,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知礼仪,明廉耻,懂规矩。使学生深层理解为什么“八荣八耻”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行为准责。

2.利用课、队活动,开展勤俭节约、遵守秩序、法律宣传活动,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珍惜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结合本地区的辉煌成果,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个全覆盖”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4.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的影视节目: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节目,让学生懂得如何识别善、恶、美、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5.通过宣传栏、手抄报、校园小广播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加强“三结”合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德育“三结合”问题,针对学校教育的“短期性”弱点,应通过三结合加以强化和巩固。学校每学期最少要组织一次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听取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做到校园有人教,校外有人管。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常常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巩固成果

因地制宜的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的惠民成果,通过参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目标。从小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责任编辑:宁沈生)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德育工作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