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对比阅读

2016-09-10李相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说明性抒情散文百草园

李相江

[摘 要]

从三个角度阐释语文教学中的对比阅读:同篇课题,不同段落,对比景物描写;同一人物,不同课题,对比鲜明性格;同一内容,不同体裁,对比表达方式。

[关键词]

语文教学;对比;阅读

中国有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云:“只有比较才有鉴别。”事实如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凭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变教法,努力实现高效课堂。在语文教学阅读中,采用对比阅读方法,甚为有效。

一、同篇课题,不同段落,对比景物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文章第二自然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色味要比桑葚好得很。”如第七自然段:“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但所得的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教学本文时,笔者先采用割块的形式以点带面突出讲百草园四季的景色特征。首先,要求熟读文本捕捉信息,找出关键词句,接着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并分析顺序和修辞。后来交流探究,此时教师有意识地点拨“冬天的百草园为何重写捕鸟呢?”通过质疑和探究使学生胸中有丘壑,教师顺势引导:描写景物的特点,应从多角度,有条理地描写。百草园的景物众多,如何将这丰富多彩的景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呢?首先要写身边熟悉的景物,要有细致的观察,然后抓住景物的特征具体描绘;其次,要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景物描写错落有致。作者采用不同的感知来写园中的静物和动物。善于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从色、形、声、味等不同方面描写景物。整体写景时先写静物再写动物,局部描绘时先写动物再写静物,这样才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另外修辞手法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表现出昆鸟的鸣声悦耳,极富语言表现力。写冬天百草园,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避免面面俱到重复累赘。因此详写捕鸟,为突出捕鸟的趣味,选用“扫开”“露出”“支起”“撒”“系”“耷”“看”“走”“拉”“罩”等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这一细节新奇兴奋,具体而又实在,令读者身临其境。整个百草园景物描写做到人景合一,情景交融,令人觉得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儿童乐园。通过百草园春夏秋与冬的对比教学,学生受益匪浅,拓展练习中我布置两个片段写作:《家乡的荷塘》《冬天的山野》,个人的习作皆值得一读,至少打破了天马行空或照本宣科的格局。

二、同一人物,不同课题,对比鲜明性格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出师表》)

笔者先教《隆中对》一文时,学生理解总是肤浅,回答问题枯燥干瘪。后来在教学《出师表》一文中改用文段对比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要求学生疏通文意的同时并设置疑问:1.甲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讲,所展望的共同目标是什么?(最好用原文作答)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什么?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是什么?3.古隆中在今湖北襄樊市内,那里有诸葛祠堂,其中正门外挂着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你知道“两表”“三顾”“一对”各指什么?通过执教者发问点拨,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氛围与以前截然不同,所以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滔滔不绝。揭示人物的品格特征已经水到渠成,课堂教学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同一内容,不同体裁,对比表达方式

甲:《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原文略)

乙:地下森林,又称大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这里是一座死大山,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查得知,这些大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

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火山熔洞,熔洞内气温反常,酷夏有薄冰,严冬有清泉。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地下森林中有许多动物,鸟、蛇、兔、鼠等小动物穿行于树林草丛中,马鹿、野猪、黑熊等大动物也时隐时现,连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也经常出没期间。(课后研讨练习三中的短文)

笔者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并着重强调将课文同研讨与练习三题的短文比较,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由此可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描写和说明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共同探究相互合作及老师机智灵活引导下认识到:课文充分运用想像,描写了几万年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多是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显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而练习中的短文则是平实地写来,不带感情色彩,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与此同时学生就会如释重负迎刃而解得出两种文体所体现的思维、语言及表现手法不同的结论:第一,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笔调写成的;说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的。第二,抒情散文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无须执着于描写生动的形象。第三,抒情散文可采用突出重点不及其余;说明性文章要全面介绍。第四,抒情散文的语言是富有文采的,句式富于变化;说明性文章要求平实、准确。第五,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允许添枝加叶;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说明,常使用确切数据。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只有教者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革故鼎新,方能如愿以偿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涸”,教育本身是一个知识储备、推陈出新的过程,愿与教育界同仁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教法,认真领会大纲精神,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而发挥自己的余热。

(责任编辑:刘北芦)

猜你喜欢

说明性抒情散文百草园
游百草园
多重关联落实说明性文章教学
说明性讲述在大班建构游戏分享环节的运用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以“三个维度”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价值
寻找百草园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读出抒情散文的“抒情味”
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
中外抒情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