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层》中模糊概念的澄清和疑难问题的解决

2016-09-10徐珺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流层果皮大气层

徐珺

1平流层的起始高度为什么赤道和两极不同

关于平流层的高度,有的教师认为是8~55千米,有教師认为是12~55千米,还有的认为是17~55千米.图1是与教材完全类似的图片,从图1可以看出,平流层的高度是12~55千米.平流层的起始高度到底是多少?

对流层在两极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所以平流层的起始高度是有差异的.教材中的12千米取的是平流层起始高度的平均值.

平流层的起始高度为什么在赤道和两极不同呢?

原因有二:一是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较多,温度较高,水汽可上升到较高的高度,两极反之;二是赤道附近的物体(大气和水汽也一样)受到的重力较小,所以水汽能上升到的高度较高.具体解析:如图2所示,在惯性系中,(万有)引力=向心力(提供物体随着地球转动)+重力,即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地球上的物体(如图3中假设是m1)受到的引力大小如图3中公式所示,地球是赤道略扁的球体,所以物体在赤道时r最大,引力最小.向心力的大小为f=m1Rω2(R是物体m1距地轴的距离,ω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R最大,ω最大,m1是一个定值,所以f最大.根据三力的关系,能判断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最小的.当物体在两级时(地轴上相当于静止),向心力为0,引力=重力.此时重力最大,它的方向与引力相同,指向地心.

链接1重力的方向是否指向地心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严格的说是不正确的.

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向心力的方向“垂直指向地轴”.重力=万有引力-向心力(矢量减,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2所示).“平”的方向是指平静水

[JZ][CDH01147]

[FL(K2](4)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探究性实验9个:

(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以上20个学生实验是修订版课程标准首次以“学生必做实验”的要求列出,这说明这些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实验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实验器材不足,实验课时少,课时分散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做课外实验.

3.4指导学生课外小制作、小实验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如废牙刷、牙膏皮、一次性输液管、小药瓶、矿泉水瓶、塑料吸盘、易拉罐等,根据所学过的原理、方法,设计与制作同学们熟悉的有关物理仪器,完成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如用小药瓶、矿泉水瓶制作简易的浮沉子;用两个塑料吸盘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等.

总之,《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要积极投身于物理课程改革中,关注民族教育,关注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尽一份力.

面的方向,而竖直向下的方向就是和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不是和地球切面垂直向下的方向.所以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指向地心.

随着地球纬度的变化,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有一定的变化.

但因为向心力远小于万有引力(由公式可知),重力的大小变化不明显,方向的变化也不明显,一般近似地认为重力方向指向地心;近似地认为重力是万有引力.

链接2飞机的飞行高度

中型以上长航线(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的民航飞机都在海拔7000千米~12000千米的给定的高空飞行.飞机飞行共分为6个高度层,第1~6层依次是:7000千米、8000千米、9000千米、10000米、11000千米、12000千米.

飞行时,以正南正北方向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右(偏东)的飞机飞偶数高层,即8000千米、10000米、12000千米高度层;凡航向偏左(偏西)的飞机飞奇数高度层,即7000千米、9000千米、11000千米高度层. 如从北京飞往杭州,杭州位于北京南面偏东方向,飞机飞偶数高度层,回程则飞奇数高度层.这样,相向飞行的飞机不在同一高度,可以避免相撞.

2温度随高度变化图为何一反常态,教学怎样设计效果会更好

图4是与教材完全类似的图片,按常规的说法应该是“高度随温度的变化图”,因横坐标常为自变量,纵坐标常为因变量.但描述的却是“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图”,有的教师上课时,将图4翻转后变成图5,目的是“纠偏”,使之走上“常规”.教材中的画法却一反常态?这部分内容怎样设计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呢?

人们对大气层高度理解的习惯认知是上、下方位的,高度作为纵坐标非常自然和贴切,与生活习惯完全相符,如图4看起来也特别顺眼.尽管与常规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位置反了,但并不碍事.其实没有特别规定横坐标、纵坐标所对应的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只是习惯成自然而已.前述,教师将图进行翻转,“纠偏”走上“正规”,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使之与习惯对接.但整个教学需要十分重视暴露转换的思想和过程,使学生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有的教师使用了表1所示的高度和温度对应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在坐标上描点,明白图4是怎样描绘出来的,来呈现认知的过程.

表1

高度/km

0

5

9

12

20

30

50

60

70

86

97

106

温度/℃

19

9

37

65

57

48

13

25

49

81

63

75

教学效果更好的是有的教师先出示一张照片(图6),提出思考和讨论:

(1)富士山的山顶冰天雪地,山脚却郁郁葱葱,这说明了什么?——高度越高,温度越低.

(2)如果山的高度能达到10千米、100千米,温度变化情况还是这样吗?

其实温度的变化并非如此简单.若有一支温度计,它能测出极大范围内的温度.当将它的位置在大气层中逐渐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液面位置将会呈现十分复杂的变化,如图7所示.请学生说说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如果建立一个坐标系,请用一条图线来表示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然后教师直接将温度计内的液面连接起来,动态地描绘出温度变化的光滑曲线,如图8所示.在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图像中,自变量是高度,因变量是温度.我们通常习惯于将自变量设为横坐标,将因变量设为纵坐标.按照习惯的做法,请将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图像进行转化,如图8所示.

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感受到了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很是生动.所以帮助学生建构图形、概念等的形成过程,动态、生动的感知过程的发展变化,非常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3为什么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现出4种不同的变化曲线

(1) 对流层(0~12 km):地面低层大气主要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离地面越远,地面辐射越少,温度会越低.

(2)平流层(12~55 km):在平流层的大气中有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紫外线就是平流层的主要热源.所以这一层大气的温度会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中间层(55~85 km):中间层的热源源于平流层,因此离平流层越远的部位温度越低,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暖层和外层(85 km以上): 地面辐射几乎为零,臭氧几乎没有,大气受太阳辐射和宇宙物质等影响,逐渐升温.

这部分内容是教材中基本没有的,在教学中教师是否需要涉及,一看教师对课程和教材的理解;二看所在学校的学生程度如何;三看教学时间是否足够.但作为教师必须对此有所了解,包括看任何一册教材产生的所有疑惑,需要逐个加以解决.

4大气层的厚度与地球的比例用苹果皮与苹果类比是否恰当

有的教师对大气层的厚度作了一个类比:地球像一个苹果(或橘子),大气层就是苹果皮(或橘子皮),如图9所示(很漂亮、很精致).这样的类比恰当吗?

地球的直径为12756千米.大气层的厚度一般取1000千米.它们之间相差约13倍.我们用刀一层一层地削苹果,一般大小的苹果可以削30来层,由此看来这个比例不是太恰当.

再者,苹果的果实由子房和花托等发育而成.削掉的最外一层皮是花萼外层形成的,果肉是由花萼内层、花冠、雄蕊基部和子房壁外中部形成的.子房壁内层形成木质化不可食用的內果皮.再往内就是胚珠形成的种子如图10所示.

像苹果果实由子房及其它的部分参与发育而成,属于假果.真果的果实仅由子房发育而成,如图11所示.真果和假果的可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中的部分,如桃子,可食用的部分主要是果皮中的“中果皮”,外果皮就是削掉的最外一层皮,内果皮(核)是不能吃的.生活中果皮的概念与科学中的果皮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故从科学角度分析,用苹果皮和苹果的比例类比大气层和地球是不恰当、不科学的.这里的科学概念和生活形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子房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胚珠珠被发育成种皮

卵细胞(1个)+精子(1个)融合受精卵发育成胚

极核(2个)+精子(1个)融合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种子果实

在教学设计或教学时,教师需要对自己所下的结论等事先作一个十分细致的学习、咨询、查询和分析等,让我们的教学即生动活泼又科学严谨.

苹果、梨、草莓、无花果、桑葚、菠萝(凤梨)

像桃子是真果,真果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明显地分为外、中、内三层:外果皮由一层表皮和数层厚角细胞形成,表皮外面有很多柔毛;中果皮由大型的薄壁细胞和维管束形成,是食用的主要部分;内果皮坚硬,由许多木质化的石细胞形成,成为坚硬的核,里面含有种子.真果中除了种子以外,其它部分都是果皮.所以像桃子这样的真果,可食用的部分主要是果皮中的“中果皮”.

像苹果是假果,假果的结构比较复杂,详见上文.所以像苹果这样的假果,可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外果皮、中果皮等”.

综上所述,水果可食用的部分不能说是果皮,应该是果皮中的部分.

猜你喜欢

平流层果皮大气层
西南地区一次对流复合体调控下的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特征及机制
西北地区旱涝年环流的对比分析
俄公布战机平流层“空战”视频
《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课程建设思路与规划
削皮器也扭曲
假如没有大气层
大气层为什么不逃走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气层
大气层里面有什么
白木香果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