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2016-09-10包思慧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学段价值信息

包思慧

● 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

1.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不足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来源于课程学习的体验。首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程度与其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程度成正比,即越喜欢认识程度越高,反之越低。其次,学生性别与所处的学段影响着其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程度。笔者通过实际教学与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加喜欢信息技术课程;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程度呈现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的特点,小学生是最喜欢信息技术课程的群体。随着学段的增高,课程设置随之变化,功课压力逐渐加大。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主观能动性有所提高,因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2.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不足

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有着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他们能够从自身的教学经验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一般有两种取向:一是功利化的认识取向。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生获得应有的学分,教师和学生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的,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二是技能化的认识取向。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置的局限性等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将技术操作作为教学的第一法则,过于强调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表现

1.信息技术课程对个体的价值

信息技术课程对个体的价值是将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等作为客体,满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的需要,其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及信息处理等能力,也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核心。随着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不断变化,对个体内在的价值也随着变化,

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对个体的价值还体现在改善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及信息道德方面。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并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高的信息素养。

2.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

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起,该课程就承担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责任,有其必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文化的普及体现了二者间的互动和平衡关系。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对信息文化的融合和加工选择,促进信息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也进一步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重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重在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合格人才。

● 结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既强调学习与教授的主体即学生与教师的能动性,又体现在个体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等多个层面,其价值对构建信息文化和信息社会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学段价值信息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订阅信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展会信息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