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城市病”,解决老百姓看得见的“痛”
2016-09-10张玉荣
张玉荣
“城市病”需要根治,不管是从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城市的角度真正解决用户痛点,还是从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低碳城市人人参与的角度,让老百姓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所在。
“北京雾霾严重,航班无法降落纷纷返航备降”,有关北京雾霾的新闻,就像遮天蔽日的雾霾一般,多日来持续不散。或抱怨或调侃,北京雾霾已成为大家心里看得见的“痛”。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根治像雾霾这样的各类“城市病”,创建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非常迫切的愿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从理论到实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国非常重要的一大课题。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为根治“城市病”开良方,其中涉及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过高、水源短缺、管理粗放、应急滞后等各方面。近日,2015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佛山召开,论坛邀请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城市市长、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全球知名企业的代表等参加,组织了多个平行对话,共论城市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
“真正解决用户痛点”
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着智慧城市的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说,智慧城市的概念从2009年提出到现在6年间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技术环境、政策、实践等方面有着巨大变化,也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几大趋势。对此,张新红建议:“首先我们需要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世界,过去习惯用的工业化的思维已经不适合;第二因势而为,不要与大趋势为敌;第三是希望能真正坚持住城市发展的根本,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美的集团智慧家居研究院院长李强表示,美的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家居系统的研发和创新,推出M-smart智慧家居战略,构建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此外,他提到产品的开发销售到上市都需要做研究调研,让市民做体验。“儿童空调,我们就是跟用户一起来开发的。针对小孩子容易踢被子的特点,智能空调能够有效进行温度调节,真正解决用户痛点。”
在德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办事处中国首席代表任克思看来,标准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因素。“实现标准化以后,就意味着一个创新的起点,它能够提升大家的创新能力。制定标准还能实现产学研之间更快地结合,让新技术更好地投入应用之中。”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广海,他通过介绍打车软件对城市交通影响为例,说明了传统政策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他说:“这样的东西按道理是不错,但有的城市是禁止的,因为这些城市实行的大概是20年前制定的政策。这么好一个软件与政府资源各方面都有利。政策适当地容忍新经济的发展,我觉得是城市领导要特别考虑的。”
绿色发展与低碳城市
“公众有知情权、话语权”
城市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环境友好与否的直观呈现。公众是城市的居住者,也需要作为重要的知情者、实施者纳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来。
“中国现在的城镇化率在50%左右,未来还有20%左右的增长空间。”国家发改委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部副主任柴其敏表示,城镇将来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增长源。对此他表示,“不仅仅只是在我们现在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布局多的城市做低碳的事情,要考虑的不只是同步小康的问题,也是同步低碳的问题。”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铎对此提出数据性的佐证,“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由此而产生的生活垃圾每年将增加620万吨,产生的城市污泥会达到500多万吨。” 她还分享了一个企业案例实践: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
投资超23亿元的南海固废处理产业园,包括了全区十个垃圾压缩转运站、两个共计日处理30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个日处理450吨污泥处理项目、一个日处理300吨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及包括每日600吨渗滤液和每日200吨灰渣处理等末端处理系统,从源头到终端全面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而对于新能源的开发,青海省格尔木市市长吴天晓谈到,格尔木市正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建立新的能源结构。“按目前情况来说,新能源中的电力占70%以上,除了我们自身的消费以外,通过电力通道向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输送电力。未来格尔木市将发展千瓦级新能源根据地,进一步改变新能源结构,进一步改善环境,造福于民。”
荷兰城市规划专家哈利·邓·哈托格介绍说,在荷兰鹿特丹,当地政府会不定期邀请居民、设计师、建筑师等出席公益讲座,探讨低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当地的政府、规划商必须要向公众告知,因为公众有知情权、话语权。“规划是怎样的,是否环保,对周围的城市造成什么影响,周边的居民会发表反馈意见,不同意的话就会要求调整规划。在这个压力下我们也会对此作出调整。”
现今,我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4年的55%。与此同时,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类“城市病”,给人们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根治“城市病”,构建现代化城市,回归到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这一根本,刻不容缓。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