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
2016-09-10李海宁
李海宁
小孩子哪一个不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他们都是带着阅读的本性来到这个世界的。可是,观察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学生并不真正喜爱阅读课,经典篇章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为什么呢?本文旨在揭示学生不喜欢上阅读课的原因,并从语言文字的形象出发,重新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过于聚焦知识点
阳春三月,微风徐徐,真舒服。风一吹,花儿就开了,世界真美啊!此时你想到了朱自清形容春风的句子:“吹面不寒杨柳风”!可同样是风,刮在隆冬腊月,你就想裹紧衣服,加快脚步,快点回家,因为真冷呀!这时你绝对不会想到用“吹面不寒”来形容当下的感受,你会说“扫”“拍打”“刀割一般”。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风呢?因为那确实是你真实的感受。
“吹面不寒”写出了作者迎接春风时内心的温暖安适,“刀割一般”呈现出作者内心的凄冷抱怨。都是写风,作者的心境却不同。我们的教学往往关注文字表面写了什么,却忽视了文字背后作者的内心世界。以《春》的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分析一下阅读教学中的通病。
我们学习《春》时,总是会先介绍作者,然后阅读文章。理解文意时,总是先把文章分解出盼春、赏春、赞春的逻辑关系,再重点赏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这几幅图景。我们会问学生:为什么春草图中的“钻”字用得特别好,还会让学生体会春花图中的联想、想象;也会重点阅读分析文章最后三个比喻、排比句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课大体就是这样上的,现在拿出来做反例,静下心来反观这样的阅读课,我们就会发现如下问题
首先,我们自己阅读《春》时,并不会先划分逻辑关系,再逐字逐句赏析,我们阅读时获得的是一个整体感受。其次,把散文课上成了知识课。我们往往在作者、结构、生字、难句上大做文章,把知识点反复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意。
同是一篇《春》,带给教师的阅读感受是美好,是力量;带给学生的是枯燥,是无趣。教师与学生的阅读感受截然相反,透过文字,学生并不能看到朱自清所感受到的那种春色,也感受不到朱自清赏春时的心情。这是因为我们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的形象,没有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意,逆着语言文字的形象安排阅读活动,让学生不喜欢上阅读课了。
二、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意
语言文字是有形象的,这要怎么理解呢?我们阅读《三国演义》时,能感受到诸葛亮和关云长都拥有才华,都是忠义的化身。我们虽然没有真的见过这两个人物,但在我们的头脑中,绝对不会把这两个人物混淆。一提到诸葛亮,大家脑海中呈现的一定是头戴纶巾、慢摇羽扇的形象,与这个形象一同出现的是运筹帷幄的智者;一提到关云长,一定是枣脸长髯、手握大刀的形象,与之相应的是忠义勇猛的感受。这说明,仅仅认识文字并不意味着阅读正在发生。真正的阅读是读了文字,在脑海中拥有了形象感,并随之产生心理上的感受。这个读文获得感受的过程,就是呈现语言文字形象的过程。形象化以后的文字,生动、丰富。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的形象,形成心理体验。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亲近作者,亲近文本,明白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义,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三、关注语言文字的形象—以《春》为例
1.理解作者、亲近文本
我们带领学生阅读《春》,需要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经历、思想,帮助学生走向文本、走进文本、亲近文本、跳出文本。
“我是要找一条自己好走的路,只想找着‘自己’好走的路罢了。但哪里走呢?或者,哪里走呢!我所彷徨的便是这个。”这是朱自清1928年在《哪里走》中发出的自问。追求进步的思想与接二连三的时代噩耗相矛盾,使得朱自清在这一时期一直处于“颇不宁静”的困惑与挣扎中。“1932年8月,朱自清旅欧归来,心境得以改变,度过了那段精神危机时期,视野又开阔起来,与陈竹隐女士结为伉俪,同年9月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这些使朱自清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前景”[1]。此时恰逢《初中国文读本》约稿,于是,朱自清先生就特意创作了《春》给学生做范本,《春》里充满了欢乐的情绪和生命的力量。
为什么《春》里面尽扫《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哀伤情绪呢?一方面是因为那个阴寒湿冷的隆冬季节真的过去了,一方面是因为一系列好事、喜事终于降临了,在这个冬去春来的大好时光里,作者真想大干一场,猛干一场。理解了作者之后,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春》绝不仅仅只是通过描写告诉我们春天的草花风雨都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要借助对春的歌颂,表达自己内心充满欢愉,积攒的力量已经蓬勃而出的情绪。
2.反复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意
《春》开篇第一句就充满了语言的形象质感,抒发了强烈的欢愉之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一直期盼着那个阴湿寒冷、草木凋零、一片死寂的严冬早点过去。现在好了,东风来了,东风一吹,紧跟着,春天就来到了。此时作者的内心是何等欢愉、何等急切呀,所以自然而然的,他会表达: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自然的春天真的来了,作者内心的春天也终于来了。
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刚刚度过的那个隆冬的感受,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获得语言的形象—让学生回忆这个冬天最冷的那一天:那天,天黑得特别早,还没有放学,外面已经是一片漆黑了。大家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既希望早点放学,赶快回家,又害怕走在回家的那段凄冷的路上。外面正在刮着风,呼呼狂吼,两个同学并排走着,甲说了一句什么话,话还没有传到乙的耳边,就被风吹散了,只看到他一张一合的嘴。太冷了,冷到绝望了,这个时候要是有个热水袋抱在手里多好啊,哪怕就是那么一点点的温暖也好啊。我们每个人在冬天最冷的时候,都会特别盼望春天早点到来,大家对春的期盼之情是一样的。朱自清先生看到了春的曙光了,春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终于走来了,此时作者的内心是多么欢愉,多么热切。学生再现了冬的苦寒,阅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时,不只读到冬去春来这样一个自然景象,还感受到作者急切的盼春之情。
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唤醒学生对语言形象的感知,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理感受。文章开头就连用了两个“盼望着”,我们在朗读时,第二个盼望着会读得更快,更强烈,因为那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作者已经看到春天的影子了,此时他真想赶紧跑过去,扑到春的怀里,与它亲昵。这种情感随着春的临近,逐渐加强,直到升级成为“盼望着,盼望着”的急切呼唤。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不需拘泥于以上两种,只要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就能读出作者真正需要抒发的情意。
3.将阅读方法传递给学生
语文教师在阅读经典时,是能够呈现语言的形象,读出文字背后作者表达的情意的,但我们不敢把这样阅读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主要是怕说得太多,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们宁可花费心思研究考试中怎么赏析“钻”的妙处,也不愿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的形象,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学生阅读《春》,透过欣欣向荣的春光,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春天也真的到来了。此时此刻,作者正充满热情、充满力量、充满希望。带着这样的阅读体验,再来赏析“钻”的力量,学生就会发现,只有“钻”字才能充分表现出小草潜滋暗长、破土萌发的精神实质,也能感受到作者看到萌发之草时,情感上与勃勃生机的小草的共鸣。
强调教学时努力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的形象,并不意味着抛弃知识。知识与情意不是课堂上的二选一,知识与情意是互生互长的。呈现形象、获得情意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也获得了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永娇.深情抒唱与希望满怀—对朱自清《春》的浅读[J].语文学刊,2011(1).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