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浅探
2016-09-10高家余
高家余
高中教师,过去一直是人们羡慕的职业。然而,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我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压力逐步集中到高中阶段,高中学校的办学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跟不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导致高中教师工作重、压力大、待遇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当教师,教师招聘越来越困难,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教师队伍的充实和稳定出现了危机,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令人堪忧。为此,本人对导致问题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粗浅的探究。
一、当前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困惑
1.高中教师的经济待遇偏低
近年来,国家实行对农村教师给予交通补助、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等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的收入逐步增加,但是却出现了“高中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最重,待遇反而越来越低”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高中学校经费保障少。国家对义务教育生人均经费、公用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财政对普通高中的投入较少。高中阶段成了财政投入的盲区,公用经费远远低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2006年以来,国家逐步取消了高中学校的各类政策性收费项目,但没有针对高中教育出台明确的生均公用经费财拨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没有政策标准。
目前,学校维持基本运转主要靠收取学费和零星的地方财政拨款。经济条件稍好一点、领导重视一点的地区,拨得多一点;条件差一些、领导重视不足的地区就非常少。地方财政拨款无异于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基本运转的需要。有的市、县不仅不拨付公用经费,甚至还按比例提取学校的学费作为地方财政统筹经费。学校没有经费,自然无法提高教师的待遇。
二是高中学费标准偏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高中,一般是省二级高完中,学费收取标准仅为每生每年800元,即便是州市级学校,大都是一级三等或一级二等,学费在1000-1200元。由于边疆地区有很多贫困生交不起学费,致使学校收入微薄,许多学校都面临因学费标准过低而入不敷出的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除了财拨工资,没有其他任何补助费用。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学压力、管理难度大大超过中心城市的教师,但待遇却相差甚远。
三是高中学校负债重。据2014年行业统计,全国公办普通高中建设负债高达1600亿。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所高中学校建设负债上千万不足为奇。学校每年还贷付息压力很大,并且随着国家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和高考制度的改革,需要增加大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但国家各类政策和建设项目比较注重向县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倾斜,很多优惠政策和建设项目也与高中学校无缘。
这就导致高中学校不得不把本该用于教育教学正常支出的经费投入到基建上。有的学校甚至用教师工资做抵押,贷款举债建设。学校经常连水电费支付都困难,更谈不上改善教师的待遇了,大大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目前,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2.高中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升学率仍然决定着教师的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关系着他们的饭碗。作为高考竞争的前沿阵地,高中学校处于风口浪尖,生存压力、质量压力和繁杂的管理工作,让学校和教师负担空前沉重。
一是高中教师课时重、工作量大。高中教师编制不足、队伍老龄化、学科结构不配套等问题严重,教育资源有限,造成了“大班额”教学的现象突出,广大教师不得不长期超负荷工作。一项针对高中的调查显示,教师每天平均在校的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人均日劳动时间量比其他职业超出1.67小时,睡眠时间平均少1小时。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教师工作负担更重。教师每天早上7点开始带学生上早自习,下午5点半正课结束,晚上还要上至少两三个小时的晚自习。不带自习时,备课、改作业、查宿舍、管学生也要到深夜。教师在上好高中课程的同时,还要加班加点为学生补习初中的基础课。高中教师晚自习长,周课时多,费用补助却不如初中和小学教师。
二是高中教师工作难度大、管理任务重。首先是社会对教师的问责力度较大。政府有关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都针对学生安全问题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和责任要求。对于安全问题,往往是政府与主管部门签订责任状,主管部门与学校签订责任状,学校和教师签订责任状,层层加码,学生的安全责任大部分转移给了教师。社会过分放大了教育的行业责任,对行业的苛责越来越多,理解和包容越来越少。
其次是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繁杂的管理责任。高中大都是全寄宿制学校,教师需要全天候管理,经常处于忙碌且焦虑的状态。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离异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学生个性强、心理问题多,谈恋爱、喝酒、上网、打架等现象突出。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就是学生的“代理父母”,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角色和过重的任务。
最后是教师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课题,要提交许多书面材料,比如备课录、听课笔记、各类计划、班级工作记录、质量分析、成长记录等,许多都是走形式,让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三是高中教师考试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一方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低,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但政府、社会对学校的升学要求高,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期望值高。各级各部门每年下达硬性的招生计划、考试升学指标、责任目标、专项检查考核等指标,用来考评学校、考核教师,片面的评价标准让学校如履薄冰。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高中学校承载了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而这些压力都转嫁到了教师的身上。
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处于“功利性尊重”状态,要求教师为人师表、道德完美,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应有的需要。发生在个别学校、个别教师身上的师德问题,被故意放大、大肆炒作。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将教师管理上的小问题故意放大、升级,导致教师不敢大胆管理学生。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评价,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四是教师在职学习多、职称晋升难。一方面,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制定了学历提升、职称晋级、继续教育等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中,这些政策却被异化为教师的“负担”。不同层级的教育科研、改革创新等活动,从国家到省级,从市级到县级,从学校到学科组直至年级,重复交叉、变本加厉,严重挤压了教师正常的备课、教学时间。教师要应付没完没了的达标、检查、评比、验收,各种在职学习纷繁复杂,流于形式,特别是目前很流行的挂网培训,严重占用了教师的时间,收效甚微,饱受诟病。
另一方面,职称不仅是个人资历和价值的体现,还决定了教师的工资水平,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近年来,职称晋升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逐步倾斜,放宽了条件,但对高中教师仍然很苛刻,职称晋升名额受限,僧多粥少,要求繁杂。除了教学成绩外,还增加了许多考量条件,如普通话、计算机、培训学分、教研课题、论文发表数量、下乡支教经历等。长期在一线“挑大梁”、教学任务较重的教师,很难完成这些硬性指标。鼓励教师下乡支教,在中心城市很有必要,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县城高中教师编制严重不足,无法派出教师到农村支教,更是舍不得下派骨干教师,很多教师就因缺少农村任教经历而无法晋级。
3.高中教师职业倦怠日益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下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市、县一级都很难招聘到免费师范生,每年新招聘的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新增教师中,大多数是从农村贫困地区出来的毕业生,因成长环境和见识等原因,他们与城区学生的沟通交流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作上成熟较慢。
近年来充实的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生越来越不愿当教师,新招聘人员绝大多数是女教师,学校很难安排班主任工作、夜间值班、安全督查等较重的任务。同时,高中学生的管理难度大,女教师过多,学校管理力度得不到强化,对学生人格培养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学生成长。
教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滑坡现象突出,很多年轻教师工作浮躁,不服从管理,吃不了苦,缺乏奉献精神,极力寻找机会改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高中教师“充电”机会少,工作的激情减弱。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但很多国培、省培项目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中教师享有的培训项目少,有价值的培训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更少。加上学校编制紧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越是骨干教师,学校越是舍不得派出学习。另外,学校没有培训经费,更不敢派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长期学习。很多教师常年在学校埋头苦干,却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导致思维僵化、激情枯竭、职业倦怠严重。
二、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要逐步解决高中办学难、教师队伍建设陷入窘境的问题,政府以及各层面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工作。
1.保障经费、改善条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普通高中教育引领着区域的文化教育水平,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扶持高中办学。政府应统筹协调,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负担,使学校轻装上阵,切实为学校提供发展动力。
一是加大高中教育经费扶持力度。应重新核算高中学校办学成本,尽快建立普通高中办学的财政保障体系,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各级财政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取消招收择校生而导致减少的经费投入,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予以补足,以维持经费投入水平,改善办学条件,确保高中学校的正常运转。
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普及高中教育,逐步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学费由财政给予补贴,并且提高额度标准。如果条件不成熟,可先提高学费标准,确保办学运转。
二是完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应结合工作量,适当提高高中教师的工资标准,提高课时补助、奖励性绩效津贴、班主任津贴的标准,及时兑现教师超时工作的加班补贴,使教师超额工作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同时,政府可划出一定的保障性住房指标给学校,解决教师无住房、学校无办公用房等困难,切实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只有增加教育投入,高中学校举债办学、入不敷出、教师待遇没有保障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高中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2.合理划分责任风险、减轻负担,让教师安心教学
在其他国家,学生的安全主要由政府来承担责任,家长也很理性,一些问题或由自己承担,或由保险公司买单。在我国,教师和学校的社会责任被过度放大,分散了教育行业教书育人的精力。因此,合理划分责任风险,让教师回归主业、安心教学是当务之急。
一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和规范。学生安全、校园安全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责任,不能仅靠行业自我约束,要对政府、各级各部门的权责进行科学界定,划清校内外、休息与工作时间的安全责任范围,让全社会共同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安全承担责任。
对于学生在校发生的意外事故,应依据法律公正、明晰地划分责任。对教师暂时代行监护等扩展性社会责任中的责、权、利,应科学进行规范,不能超范围地给学校和教师强加连带责任。教育行业内部应在此框架下,对现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进行具体完善,提高制度的合理性。
二是积极提倡家庭教育,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应该构建“大教育”格局,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当起对下一代的教育责任。同时,应该增加学校管理编制,配置经过专业训练、责任心强的后勤管理人员、安保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充实学校管理队伍,增加管理力量,以减轻教师过重的管理负担,把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3.完善机制、强化服务,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一是重新核定教师的工作量。将教师参加进修、继续教育、实验工作、教育科研等都纳入到教师工作量核算中,把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在服务、关爱和信任教师的基础上。
二是做到科学定编。应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的变化,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生数和班额情况,及时补充教师编制。按一定比例对学校的编制适当放宽,以备教师请产假、外出培训时能有人顶替。
三是改革教师职称评审晋升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核定教师职务岗位,给高中学校增加高级职称比例。同时,要增强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效性,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减少一些意义不大的条件要求,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顺利晋职。
四是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的角色和地位,建立对学校、教师的表彰奖励常态化机制,适当提高教师在各级各类表彰中的比例,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4.强化管理、自强自立,切实提高师德修养
打铁还需本身硬。要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教师的疾苦,教育行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教师必须自强自立。
一要改进教师招聘政策,提高入口质量。应改变有关部门对教师招聘统得过死、干涉过多、程序过繁的现状。应对免费师范生、优秀大学毕业生从教提供各种优惠和便利,加大学校的招聘自主权、主动权,拓宽招聘渠道,广纳英才。可以适当提高教师的教龄工资、薪级工资标准,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吸引优秀人才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并对教师改行、辞职等进行政策规范和限制,防止人才流失。
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问题。要健全管理制度,严明行业纪律,规范行业作风,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同时,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打造优良业绩。
三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强自立,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持续的自觉行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扎实工作,以优良的师德和优秀的业绩赢得社会的尊重。
总之,只有想方设法解决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受尊重的问题,教师才会有职业成就感、幸福感,才能安身乐教,“教师”才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只有切实改善高中教师的待遇,减轻他们过重的负担,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教育的活力才能得到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