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升级
2016-09-10顾建梅
顾建梅
一双高跟鞋引发的血案
1944年俄勒冈波特兰,五岁男孩杰瑞·布鲁多斯经过垃圾场,他看到一双闪亮的黑色高跟鞋,莫名地,他被深深地吸引,于是,布鲁多斯把鞋子带回家偷偷试穿。他母亲发现后命令他把鞋子丢掉,但后来居然又被她再次看到,她处罚了儿子,并直接把鞋子烧掉。因为母亲的处罚,反而使得这个物品对布鲁多斯显得更加禁忌且诱惑。恰恰应验了行为主义的理念:禁止等于负强化。
高跟鞋从此成为布鲁多斯埋在心里不可名状的秘密爱恋。某天,母亲的朋友在他家和衣小睡,高跟鞋自毛毯下露出的景象使他兴奋不已,及至友人醒来,他吓跑了。
往后,布鲁多斯的幻想愈加强烈,他的行径也更加大胆。青少年时他开始闯入民宅偷取邻家女子的鞋和内衣。盗窃是布鲁多斯的转折点,他对鞋子的迷恋使他犯下第一桩罪行。禁忌与惩罚使得性成为布鲁多斯羞耻的谜和迷。布鲁多斯第一次梦遗时,他母亲强迫他用手洁净床单,并直接睡在床垫上,这次羞辱后他的幻想转为阴暗,他的念头从物品转移至物主。
布鲁多斯挖了一条秘密隧道,他梦想着绑架一名女孩,将她关在里面,他的幻想越过界线,开始实施加害于他人的行为。1956年,17岁的布鲁多斯诱骗一名少女上车,将她载至荒废的农舍殴打,一对路过的夫妇目击此事后报警,布鲁多斯遭到逮捕,他被迫接受辅导。处罚并不能阻止布鲁多斯,他继续犯案。他开始跟踪妇女回家,等他确信四下无人就把她们掐昏,然后偷走她们的衣物,并抱着她们的鞋子睡觉。
布鲁多斯在22岁时结婚,他羞涩的妻子答应他的要求,裸身在家中行走,穿着高跟鞋做家事,他则在一旁拍照。这些照片是他的秘密收藏。时光流逝,他顺从的妻子和收藏的照片已无法满足他。布鲁多斯又开始跟踪另一名女子,并强暴了她。被害人向警方报案,但布鲁多斯从未受到怀疑。布鲁多斯开始幻想更大的犯罪,若他能躲避强暴罪责,杀人后是否也能顺利脱身?
布鲁多斯的罪行一路加重,从盗窃、跟踪到攻击和强暴,现在他已准备杀人。布鲁多斯将屋后的工作室打造成恐怖之室,他在天花板钉上钩子和滑轮组,好将被害人吊在空中,他已蓄势待发。
机会终于来了。一名19岁的女孩来到布鲁多斯门前销售百科全书,他说服她进入屋内,然后将她击昏,勒毙后脱得精光,他切下她的左脚,将断足放在冰箱穿上他偷来的女鞋用来展示自己的收藏。在布鲁多斯心里,被害人的躯体只是物品,是要收集的禁忌战利品,就像他第一双高跟鞋。布鲁多斯此后又强暴、谋杀并肢解了另外三名女子,收集尸体部位作为纪念品,其余则弃于河中。他曾两次将女性的胸部切下做成镇纸,他拍下尸体的照片以及自己穿着她们衣物的照片,用以自我欣赏及重温。警方最后循着线索查出布鲁多斯,正是他收集的纪念品使得罪证确凿。
犯罪升级
正如谚语所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连环杀手也不是一天就登顶的。每一个连环杀手都有他逐级攀升的发展轨迹,只是体现在不同的侧面。
罪行的升级
杰瑞·布鲁多斯杀害并肢解四名女子,他的罪行显示稳定的演进:偷窃——强暴——谋杀——分尸。
从1944年到1969年,25年时间,一个五岁男孩原本无害的怪癖终于演变成残暴极行。
同样由偷窃到谋杀,韩国头号变态杀人狂魔柳永哲的罪行则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羡慕——嫉妒——恨”。
1971年,柳永哲出生于汉城一个贫困之家,他从小就强烈渴望过上挥金如土的富裕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柳永哲从上高中时就开始偷窃并屡次入狱,循环往复的牢狱生活不仅使他成为“滚刀肉”,更使他离正常人群及生活越来越远,性格也愈加孤僻、冷漠。2002年,在柳永哲第11次入狱后,柳永哲当按摩女的妻子终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柳永哲却认为妻子是嫌弃他一无所有才将他抛弃,由此,他内心对富裕阶层的羡慕、嫉妒开始转换成为恨。
2003年9月11日,柳永哲恢复了自由身,只是这次没有妻儿的迎接,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凄凉。9月24日,即柳永哲出狱后的第13天,他闯入该地区一栋两层结构的单独住宅,用钝器将淑明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李某(73岁)及其夫人李某(68岁)活活打死。他并没有拿走什么值钱东西,因为他的动机不再是追逐财富而是杀富泄愤。当然,杀人的快感并不能持续很久,柳永哲需要再次地行动。
在一年内柳永哲接连猎杀了至少19人,创下了韩国犯罪分子一人杀害人命的“最高纪录”,成为韩国史上头号连环杀手。
犯罪手法的升级
位于纽约州的洛契斯特,1988年3月15日,27岁的性工作者桃乐西从街红灯区消失,一周后尸体在荒僻的溪中被人发现。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六名女性陈尸于珍尼西河畔,死因皆为手臂勒毙,无性侵痕迹。然而,1989年11月发现的尸体却被切割,用刀从头部切开直到肚脐。
根据尸体与以往不同的状况,联邦调查局来此协助破案的犯罪侧写师麦卡瑞由此给出完整的罪犯侧写内容,其中特别提及凶手会重返现场肢解尸体,他建议警方加强对珍纳西河一带的空中监视,特别盯紧凶手的一贯的弃尸地点。1990年1月3日,执行空中监视的警官果然在珍尼西河畔发现一具弃尸及附近正欲驰离的一辆汽车,警用直升机一边尾随一边通知地面州警阻拦这辆可疑轿车。
事后,车主被带回警局接受调查,他就是亚瑟·萧克斯。最终,经其本人指认,至其抓捕归案,不到两年间他共杀害11名女性。
亚瑟·萧克斯谋杀手法的升级体现在以下几点:
谋杀工具的升级 从只用手臂勒毙受害者到进一步使用刀具肢解尸体。
谋杀对象的升级 调查中警察才发现之前萧克斯就已犯下两桩谋杀案:1972年杀害一名10岁男孩,同年,四个月后,强暴并杀害一名八岁女童。被害者由幼童升级为年轻女性。
谋杀程序的升级 从勒毙受害者到勒毙后隔几天重返现场,再次肢解尸体。
在其他的一些凶行中,连环杀手犯案手法的升级还体现在:
谋杀频率的升级 2000年9月起至2003年8月,杨新海三年内横跨皖豫鲁冀四省,疯狂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强奸23人,于2004年2月14日上午被执行死刑。检视其罪行,其每年作案次数越来越多,每年所杀人数也越来越多。
由偶尔作案到经常作案再到频繁作案,除了“冷却期”,绝大多数连环杀手的犯案周期都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
谋杀地及抛尸地的升级 从未被抓捕归案的“十二宫杀手”,确认为他所犯的谋杀案有四件:赫曼湖路谋杀案、蓝岩泉谋杀案、贝利桑湖谋杀案及彻立大街谋杀案,犯案地由偏僻之处转为街区。“绿河杀手”里奇韦前五个被害人都被弃尸在水中或水边,但在1982年9月,他改变了抛尸地,开始将尸体弃置在郊外的垃圾场。
犯罪升级意味着……
1.对连环杀手而言,手上的血案越多,杀人的技能也越来越精进,再犯案时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于是,越来越自信且越来越大胆。
2.当杀人越来越容易时,连环杀手感受快感的阈值也越来越高,于是,他需要更残忍的手段、更多的受害者、更激进的谋杀过程及更富挑战的犯罪现场和谋杀对象才能获得满足。
3.随着杀人经验的积累,连环杀手的反侦查能力亦不断提高,促使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谋杀方案。
4.连环谋杀是种无药可医的疾病,无论是监狱、药物还是时间,都无法消解连环杀手对谋杀的渴望——只有杀人才可以缓解。
卫斯里·达德设计酷刑架用来慢慢虐杀幼童,他于1989年在华盛顿温哥华港杀害三名孩童。记者问被捕后的他:“若你被迫待在监狱你会怎么做?”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尽一切可能逃脱,必要时杀掉挡路的狱警,一出去我就会做跟以前一样的事。”
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17岁的彼得·伍德科克在1956年9月至1957年1月之间杀害了两名男孩和一名女孩。由于有精神病,他被判无罪,只需进入精神疗养院治疗。经过35年的治疗,医院认为他的病情已经缓和,便准备开始逐步让他重返社会。
1991年7月13日,已经54岁的伍德科克获得了第一张通行卡,可以离开精神疗养院三个小时,在小城中漫步一会儿,还准许他买张披萨带回医院吃。还没有走出疗养院的范围,伍德科克就连砸带砍地杀死了一人,并将其拖到一处隐蔽的灌木丛里对尸体进行了猥亵。然后,他用通行证出了疗养院,走到两英里外的警察局自首去了。
根据对美国1880~1995年间326个男性连环杀手的研究,87%的凶手至少杀害过一名陌生人,70%的凶手只杀陌生人。在这些案子中,凶手和受害者并不相识,或者只是偶遇的陌生人。大部分受害者并不是因为抢劫的原因被杀,也不是因为和凶手发生了争执或争吵,通常都是被挑选的。
凶手从杀戮中感受到的诡异快感是受害者被杀的主要原因。而每一个连环杀手都细心地隐藏自己,并保持自己正常的身份:农场主、医生、商人、流浪汉、教师、法学院学生、治安官、业务经理。每次杀人之后,连环杀手都会休息几天、几周或数月,然后寻找新的受害者,开始新一轮杀戮。
所以,对于连环杀手,请记住马克·吐温的话:“所有的生物都会杀戮,几乎毫无例外,但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为了快感而杀戮……”
同时,你也需要知道:虽然连环杀手总是在我们的电视频道和畅销书中“闪亮”登场,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他们的比例低于被雷击中……
鉴于这一说法,我已自觉禁用“哇!被雷到了”这样的表达方式,也顺带戒了“天雷滚滚”“里焦外嫩”这类言辞,并且,这个漫长的雨季出门看到人们撑着雨伞时,我一概欣慰地把伞尖视为避雷针。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