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仁”育人 用“爱”培养

2016-09-10张立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仁爱家教价值观

张立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作为培育人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传播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有共通之处。因此,我们将“仁爱”作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仁”育人,用“爱”培养。

1. 抓好干部培训,建设“仁爱”的管理文化

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干部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干部能够用“仁爱”之心对待教师,让教师深切体会到被尊重、被包容、被鼓励、被关爱、被信任,教师会把这种“仁爱”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当这种传递覆盖到学校每一个成员的时候,学校就是和谐的、幸福的。

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学校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让每一位成员都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和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在制度建设中要秉承“仁爱”思想,让人们感受到刚性制度中的人文气息。

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用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来引领教师发展。如果管理者具有仁爱的管理理念、丰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能力,在面对教师或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时,就能够做出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给予教师和学生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 抓好教师培训,建设“仁爱”的教师文化

从“知”入手,帮助老师了解“仁爱”思想的内涵,努力做“仁慈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只有教师有了“仁爱”的思想,才能在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中体现出“仁爱”的行为。学校引领教师与经典同行,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与学生一起背诵、践行《弟子规》《论语》,用经典丰富教师的思想,规范教师的言行。

从“情意”深入,帮助教师理解“仁爱”思想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鼓励教师思考,体会对他人“仁爱”的重要意义,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生活中能够秉承“忠和恕”的仁爱思想,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从“行动”做起,帮助教师实践“仁爱”思想。引导教师归纳、总结好的教育行为,在工作生活中,选择符合“仁爱”思想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征集感人的教育故事,鼓励教师发现、整理、总结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人案例,挖掘点滴智慧,为学校“仁爱”文化的建设积聚精神的力量。

3.抓好学生教育,建设“仁爱”的学生文化

首先,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从背诵《弟子规》入手,让学生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次,制定贴近学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行为规范。比如低年级制作图文并茂的行为规范手册,努力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仁爱”思想。

学校努力营造尊重、宽松、信任、包容的教育氛围,允许学生犯错、改正。在一次次纠错的过程中,让学生成长起来,体验到自我挑战成功后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4.抓好家长培训,建设“仁爱”的家庭教育文化

学校的随迁子女占90%以上,很多随迁子女的家庭不够稳定,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尤为关键。

学校通过举办家教讲座、印制家教专刊、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给家长传递正确的家教理论和家教方法。带领家长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家教方式,营造平和的家庭气氛。让家长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孩子面前展示出善良、自律的良好品质,成为孩子成长的领航者。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用“仁爱”的方式教育他们,用“仁爱”的思想培育他们,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仁爱家教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智勇仁爱无所私的梁将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