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应对策略 实施高效复习
2016-09-10王俊
【摘要】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成绩与高考成绩直接挂钩。那么,如何在“小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最后的高考取得先机,值得大家研究。认真分析省物理学测试卷的命题特点,研究并总结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施高效复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物理;命题特点;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俊,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教师(江苏扬州,225001)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力求关注教材、关注《考试说明》、关注学生应知应会的核心知识点,与学生的高考成绩直接挂钩而受到学校、家长、教师以及的重视。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小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高考蓄力,值得大家研究。
一、分析命题特点,突破应试难点
“小高考”的目的是引领教师的教学方向,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试卷难度特点来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比例约为7:2:1。其中较难题是学生冲A的绊脚石。就物理学科而言,较难题一般以计算题形式出现,其特点是知识点的相互关联,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即要求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就近4年的试卷分析,计算题呈现出论述题的设置趋势,即通过计算分析或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因此笔者以为在进行二轮复习时,建议以专题形式展开,专题复习比一味让学生做综合模拟试卷的效果更好。专题的设置以B、C级考点为主线,训练的重点以突破C级难点为主要目标。专题训练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要注意知识点覆盖面及难度控制,不必深挖某一知识点的难度,应考虑多个知识点在一道题中的融合,注重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达到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的资料应要求学生保管好,经常回顾复习,常看错题,提高复习效率。
二、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它对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形式等做出了明确具体规定。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就必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因为命题者也在认真研读。不仅要研究考试内容范围、测试的层次要求,还要研究测试内容与要求的调整、典型例题的调整,这样复习起来才会有的放矢,有针对性,避免盲目复习走弯路。
从《考试说明》的更新对比来看,命题指导思想更加关注渗透物理学对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关注科技、社会发展等试题的分量。衍生出的就是在试卷中出现的信息题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从信息的来源看,信息题大概分为三类:一是体育娱乐活动;二是现代科技前沿;三是社会生活热点。作为教师,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并能够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而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进而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和计算。这类理论联系实际的考题既丰富了题目寓意,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思。
三、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
学业水平测试的特点是重基础、低难度、全覆盖。中等题和容易题占到九成,七成的基础题指向单一、不转弯子、不设陷阱,考查学生基本的物理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牢固把握住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毕竟复习课不同于习题课,更不可一味地做题。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检查遗漏、归纳方法和适应性训练的。因此,选择恰当的例题对于提升复习课的效能至关重要。高质量的例题应具备针对性、代表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可变性等特点。要重视课本上的习题,可将原题稍作变式后作为复习课的例题或作业,将其弄懂弄透,融会贯通。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教师应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注意构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地串联起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适量综合训练,提高应试素养
综合模拟训练具有适应性、诊断性的作用。模拟训练题应该以江苏各地模拟试卷和江苏历年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为主。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模拟训练,以暴露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师生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不仅如此,科学合理的综合训练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素养。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技巧和方法。问题是准确解题的关键,因此在解题时,要让学生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么,题目的条件是什么,要求与条件能否直接关联,关键词怎样解读,隐含哪些信息,题目描述了几个过程,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联系纽带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关键信息。其次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的能力。让学生尽量做到在30分钟内做完选择题,选做题和实验题的填空部分控制在5~8分钟,关键性的计算或论述题保持在37~40分钟内完成。然后,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比如:注意规范书写物理规律的表达式、注意文字表述的清晰和工整、注意运算过程中的单位等。最后,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需要及时调整思路方法,善于绕过“钉子题”,注意调整答题序,通常是“22道容易得分的选择题→填空题→第26题→第27、28题第一问→1道难度较大的选择题→第27、28题后两问”这样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难题的过程。要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对自己有个合理的定位,敢于取舍。
当然,做到以上这些还不够,毕竟物理是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的学科。因此在复习课的时候仍然需要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切忌不可用理论代替实验,要让学生不仅明白实验原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的技能和素养。
总之,从《考试说明》可看出,力学部分的重点地位依然突出,备考复习中必须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是对7个B和5个C级要求的内容。选修模块虽然都是A级要求,但也约占全卷的20%,不能忽视。通过分析近几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的命题特点,不难发现,高中物理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试卷中涉及到很多物理学对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内容,所以复习中不但要关注教材、重视实验、夯实基础,还要关注物理学在科技发展中的最新成就,强调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