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现代文教学探究
2016-09-10徐洁
徐洁
语文最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促进德性养成。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发展思维,培育人格,涵养精神。在现代文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深入分析学情,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要站在学生立场审视自己的教学,分析、关注学生需要。必须深入研读文本,探寻要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重要而学生自学又比较困难的。这样做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文本的内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与落差。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帮助他们尽可能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阅读就是读者、文本与作者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就是能够读出文本味道,读出深度、广度,这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质量。例如,陈从周先生的文章《说“屏”》,不少教师的讲课思路是让学生找一找作者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体味作者对“屏”的感情。这是一种肤浅的设计,学生只需偱章摘句从文章中找些相应的话就可以了。文本内容不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即关于屏的知识并不是教学重点,文本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才应该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梳理能力,可以把问题设计成“屏之为屏的根本特点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与“介绍屏的哪些知识”的答案相似,却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另外,有学者认为,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是有缺陷的,是违背说明文的准确性的。是的,作者说“屏有室内外之别”,设置于院子或天井中的“屏”,其实叫照壁,或者叫影壁,设置于寝室之内的“屏”,才叫“屏风”。因此,本文的题目应是《说“屏风”》才确切。如果不给学生指出这个问题,那么关于“介绍屏的哪些知识”的答案就可能是错误的[1]。当然,这个内容教与不教还要视学生的理解水平而定。
二、把握文体特征,凸显学科特色
教师既不能把文体看得僵化,也不能没有文体意识。即便是相同文体,每篇文章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必须涵泳体察,于细微处见功夫。同样是散文,教学设计也会有许多不同。如,《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它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表达作者主观情感、自我个性鲜明、两重叙述视角、追求自我同一性。[2]作品中有两个“我”出现,一个是当时的“我”,一个是写文章时的“我”。既然散文抒发的是作者的情感,那么,文中的两个“我”对父亲的感情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不同情感。当时的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写文章时,“我”认为“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俨然对父亲的爱有所领悟,对自己的“自作聪明”充满悔恨。忽视这种体式的特点,就容易把这篇散文和其他类型的散文混淆。
还有一类文章,文体特征较复杂,需要我们格外留心。有的教师把《说“屏”》上成典型的说明文,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等方向去品读文章。其实,这篇文章与普通的说明文是有区别的。文中有往事的穿插、诗文的化用,使用了纳凉、销魂、点缀等大量雅词,有浓郁的抒情笔调,是充满了主体情感的散文式小品文。文章的情感色彩与浓郁的文化味儿是执教者不得不考虑的元素。《说“屏”》的写作意图并不是单纯为了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而是想通过对“屏”的审美价值描述,引起建筑师、家具师们的关注。因此,不能忽视作者情感因素在文中的渗透,以及作者为了揭示屏的审美价值而营造出的优雅、充满文化内涵的氛围。
三、根据学生需要,设计有效教学活动
济南博文中学教师李松龄在执教《端午的鸭蛋》一课时,巧妙地把课文讲解、分析与朗读结合起来,在朗读中使学生感悟,以讲解深化朗读,以朗读促进理解。如,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分析“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李松龄把这句话改为:“筷子头一下去,油就冒出来了。”让学生对照原文感悟。如下是教学实录。
生1:这句话有一个拟声词“吱”,有一个动词“扎”,还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红”。
师:找得很准。课文中的话比老师出示的句子多了三个字和一个标点符号,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生2:动词“扎”可以表现筷子扎鸭蛋很快的速度。“吱”是拟声词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红油冒出来的样子。“红”是表示颜色的词,让人更有食欲。
师:分析得好不好?(众生:好!)让她给大家模仿一下“扎”这个动作怎么样?
生2模仿,众生会心笑。
师:(边模仿“扎”的动作边说)拿着小小的鸭蛋,用筷子一下就扎进去了,这个很快速的动作说明高邮人经常吃鸭蛋,很熟练,而且扎得稳、准、狠,能看出高邮人个个都是“咸蛋超人”(众生笑)。如果没有这个“吱”会怎样?
生3:没有这个“吱”会很平淡,有了这个“吱”,就生动形象了,变得很有趣。
师:有了“吱”,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红油冒出的形象。“‘吱’后面有一个破折号,应该怎样读?”
生:拉长读。
师:拉长读让人更加浮想联翩。如果我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描述读这句话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
生:垂涎三尺、垂涎欲滴。
对话教学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语言鉴赏活动表现出语文课涵泳体察的特点,会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品味语言有多种方法,如,朗读、抓关键词、分析标点符号与“陌生化”语言现象等,还有一种方法叫“换调增删”。如,《端午的鸭蛋》的作者用平淡有味的语言,表达了浓浓的乡情,体现出美学价值。文本中的“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删改后变为:“端午早晨,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挑,蛋是可以挑选的。”这里的“一早”是生活中的场景,“挑一个”写出了小孩子对鸭蛋的渴望,也写出了小孩子挑鸭蛋时可爱、稚气的神态。还有一个写作视角的问题。“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是从成人的视角写的,后面则是从孩子的视角写的。作者写着写着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这种“视角矛盾”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白板,而是有一个预成图示,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学生的阅读期待是需要教师去唤醒与激发的。教师要想方设法或用鼓励的言语,或创设特定的情境,或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3]。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读书的渴望与热情,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真切的品味乐趣。不过,若问题繁杂则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要设计一个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主问题。艺术地设计主问题的前提是认真阅读教材,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或切
入点。
如,淄博市淄博区第三中学教师张素丽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巧妙设计让学生聚焦最能体现父爱的“爸爸打英子”这个场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对“我”严中有爱这一特点,并以此为发散点,在全文梳理父亲的话语和影响我成长的相关事件,引导学生体验父亲对“我”全方位的爱。这堂课教师就是抓住了“英子是如何长大”这样一个主问题选点突破,引领学生整体阅读、多角度解读父爱的伟大,使学生在探究中充满兴趣。
余映潮老师在《孔乙己》阅读教学中设计的主问题如下:(1)试从“手”的描写入手,欣赏对孔乙己命运和性格的描写;(2)试从“对比”的角度体味课文的表现手法;(3)试以“实写与虚写”为话题分析《孔乙己》的表达艺术;(4)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体味作者的
情感。[4]
这样的主问题设计,其实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设计,也是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对话活动设计。主问题是立意高远而又切实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对于课堂教学中成串的连问、简单易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主问题设计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形成,既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五、听说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内容。如,青岛平度实验中学教师赵倩倩在执教《猫》一课时,采取学生默读体会、小组讨论、展示回答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处描写猫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提示:可以从修辞、用词、感情等方向来赏析)。”教师如此设计,使学生踊跃举手发言,纷纷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语句,并进行体味分析。更进一步,教师提问:参考作者描写猫的句子,他采用的哪些方法我们在写作时可以运用?师生共同总结出:融入感情、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用词准确、抓住特征等。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了口头写作练习: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第三只猫说什么?假如你是文中的第三只猫,你想对“我”说什么?这使学生的“说”有了基础与保障,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与人文素养,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做到言意兼得。由于现在的教材多以单元组合,基本上是清一色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教师很容易把学生直接引入人文主题与人文精神,使阅读教学直奔主题,却忽视了学生的言语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关注当前一个倾向性问题: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滔滔不绝地讲解表达方法,或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几条写作方法等,教师的一味灌输使学生缺少真情实感。另一个倾向性问题则是“得言而忘意”,轻言重意与轻意重言都是片面的。
“得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的魅力,体味语言的精妙,积累言语素材,学会语言表达,这是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也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这里所说的意,主要是指文本语言—文本中的字、词、句、段中所表现出来的内涵、思想、情感等。得意就是引导学生批文入情,体验悟道,使学生经过阅读汲取文字的力量,受到人文内涵影响。这强调了母语教育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与意蕴,关乎语文课堂的文化境界,这是语文教学中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也是各门课的共性任务。
以《背影》为例,作品中作者对父亲爱的拒绝是公开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间这种错位,在今天依然存在,它超越了历史,表现了人类社会中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所以,这篇文章所写的父爱绝不是一种深情对视,而是只能看到父亲的背影。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儿子不可能与父亲对视,即使感动得落泪,也只能偷偷抹去。从文章的叙事视角可以看出,父亲的每一个行为里面都折射着儿子的眼光。儿子的目光是专注的,然而这个专注,儿子是不想让父亲看到的。这种父子之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却细致入微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教师在执教《背影》时,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爱”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从《背影》中学习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之爱,或许是一声轻轻的嘱托,或许是一杯浓浓的牛奶,或许是下雨天悄悄递上的一把雨伞……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值得肯定的,这也使语文教学不仅有智育,更有德育。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那些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们会学习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认识到那其实都是应该备加珍视的爱。语文教学中言、意是相融共生的胶着关系,缺一
不可。
(本论文根据讲座视频整理,视频曾入选山东省远程研修初中语文课程资源)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