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
2016-09-10刘明德
刘明德
福建宁德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海防前线等原因,经济发展起步迟,曾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一度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被称为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断裂带”。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宁德市以“弱鸟先飞”的理念和“滴水穿石”的精神,精准扶贫,全市贫困人口从77.5万下降到14.5万,贫困面从30%下降到4.26%。从“输血”式物资帮扶,到“换血”式搬迁工程,再到“造血”式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30年来,宁德扶贫之路经历了艰辛的探索。
从“输血”到“造血”
宁德全市90%以上是山地,海拔过千米的山就有696座。山高路远、无地可用、抱海无为、有策难施。
1984年,亲眼目睹赤溪村村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福鼎县委报道组长王绍据,深为震撼,投书媒体呼吁关注。赤溪村贫困问题见报后,全国20多个省市纷纷伸出援手,寄来现金、衣物,送来粮、油、布匹以及苗木、种子、山羊等等,试图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然而,“输血”式扶贫收效甚微。几年过去,栽下的树苗没有一株成材;山上茅草太硬,山羊的嘴都啃烂了;种下的庄稼也常常被野猪拱掉。历经10年“输血”式扶贫,赤溪村民仍在贫困边缘徘徊。穷则思变。然而对于如何摆脱贫困,当时的宁德却有不同的思路。其中有一种是寄希望于国家能给宁德多批几个大项目,一下子就抱上个“金娃娃”。
面对从上到下的迫切期待,1988年7月,刚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用1个月的时间奔赴闽东9县调研,还顺带走访了相邻的浙南3县。边走边看边思考,闽东这只“弱鸟”究竟怎样才能先飞?
调研结果却是给大家上了重要的一课,“同贫困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从治山治水这个‘笨’工作上下功夫,是改变不了贫困落后面貌的。”同时,明确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先飞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对贫困地区来说都是崭新观念,都应成为“先飞”意识的组成部分。由此,一整套新的闽东脱贫思路逐渐清晰。
20年来,赤溪村350多户村民陆续搬迁至地势平坦的长安新街,拉近与外面世界的距离。与之同步,驻村工作队接力棒似地进驻赤溪村,和村民一道扶贫攻坚。福建省多年来持续实施这项制度,已派遣1.4万名干部到贫困村当“第一书记”。同时,在全国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外部环境改善了,村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纷纷忙活起来,有的从事竹艺、木艺加工,有的开小吃店、经营小百货,有的撑竹排做起旅游生意。“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共识。
产业扶贫“山海田经”
扶贫的关键在于找到特定的合适的发展领域。宁德是一个农、林、渔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的地区,曾有一段时间,很多人将“农”视作为一种落后的标志。然而,“农”也是一种地方特色,也可以是经济发展的优势。
闽东脱贫主抓什么?增收路径如何选择?对此,宁德市立足闽东资源实际,靠山还得吃山,靠海还得吃海。闽东海产丰富,大黄鱼、海带、紫菜等水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海产养殖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滚滚财源。
上世纪90年代末,霞浦县东山偏远自然村农户,陆续搬迁到海边,开始靠海为生。目前全村有85户经营2000多亩滩涂养殖,年产值一亿多元。
山上同样都是宝。在宁德,有几大特色农渔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首先是茶。全市茶园100多万亩,红、绿、白各种茶类兼有,茶园面积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涌现出“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等一批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其次是食用菌,以古田县为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去年鲜品达到50多万吨,产值达40多亿元。
2014年,宁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亿元,增幅位居福建省第一,茶叶、水产品、食用菌三大主导农业累计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1.3%。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近年农渔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对农民脱贫致富贡献很大。别人认为弱势的农业,却是闽东的一大优势。过去脱贫得益于抓好农业,今后实现全面小康仍离不开农业,尤其要发展现代农业。
2012年,宁德将小城镇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千亩设施农业、山地综合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五项工作整合起来,五位一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共有11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和234个现代山地农业开发示范点,专业合作社5000家,占福建省的1/5。
宁德市大念“山海田经”,加快千亩设施农业、山地农业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城镇、美丽乡村“五位一体”建设,茶叶、食用菌、水产、果蔬、林竹等特色现代农业成为农村群众就业增收的主渠道;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电机、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旅游扶贫创新之路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通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扶持发展旅游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宁德市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周边拥有众多高山峡谷、溪流瀑布、湖泊草甸、茶园竹林、地热温泉和传统村落等多样性旅游资源。旅游扶贫无疑是宁德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的赤溪村,立足于该村优等旅游资源,引进万博华、耕乐源2家旅游公司投资7800多万元建设旅游景区,开发生态(峡谷)运动乐园、七彩农场、野趣园等旅游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农旅、茶旅、文旅等新型旅游业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主动对接,通过种养殖、成立合作社等吃上“旅游饭”。截至目前,全村已有生态有机茶园、名优果蔬采摘、珍稀苗木花卉等7类农业示范基地,3家养殖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茶叶加工厂。
通过旅游扶贫,赤溪村的贫困状况彻底改善,村财从负债10多万元到收入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6元增加到11674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旅游富村”的旅游扶贫致富小康路。
宁德市以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等资源为依托,把乡村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一批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观光型产品、以农事体验为主的乡村体验型产品、以体验度假为主的休闲型产品、以民俗活动为主的乡村风情型产品。
九都镇溪边村,长期以来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而得不到发展。2013年来随着旅游公路的建设开通,该村迎来了发展契机。溪边村通过打造“山野镜湖·板桥人家”农家休闲旅游项目,衔接日益兴盛的闽东苏区红色旅游及支提山佛教朝圣旅游,迅速改变贫困山区落后的面貌。
潭头镇棠溪村在村两委的号召下,全民参与、人人参股,第一期有60多户村民出资398万元,第二期已认资500万元,组建棠溪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形成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是红利人的氛围,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目前,宁德市拥有国家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2个,星级乡村旅游点16家;水乡渔村21家,森林人家18家,特色村21个。仅2015年上半年,宁德市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9.85亿元;全市乡村旅游就业人数1.56万人,拉动间接就业人数15.08万人,带动农民增收3.52亿元。
(作者单位:福建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