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一朵红色“星云团”
2016-09-10二月河
二月河
“星云团”——用这么一个雄浑辽阔的意念,来形容“新乡先进群体”,新鲜,贴切,也很震撼,这样的视角前所未见,这样的思维焕然一新。
“新乡先进群体”,的确是中原大地爆出的一朵红色“星云团”。一个600万人口的新乡市,涌现出了这么多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重大先进典型,云集了这么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史来贺、吴金印、郑永和、刘志华、张荣锁、耿瑞先、裴春亮、史世领、范海涛、许福卿、梁修昌……这个堪称奇迹的“新乡先进群体现象”,引起了全国理论专家、党建专家、社会学家的惊喜探究,也引起了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新闻等领域的密切关注。
当代中原英模人物长廊中,这一组伟岸的群像已经屹立起来了。
当今时代的人文书架上,一本切中肯綮的纪实作品也该应运而生了。
今天,女作家王钢自觉担当起了这项工程。这本刚刚问世的纪实作品《“星云团”之光——走进新乡先进群体》,之所以难能可贵,不仅在于题材的分量,更在于观念的创新。它运用了一个宏观思维的“广角镜头”,不仅摄取了一颗颗星辰的光辉,更揭示了整个“星云团”的宏大景观和深层奥秘;它运用了一种笼盖四野的理性架构,不仅呈现了一颗颗星辰的形态特点,更探析了整个“星云团”蔚为奇观的成因、机理、规律。
“新乡先进群体”的时代价值,无疑具有两重效应:
一是在全国的层面上。“新乡先进群体”是一个融汇了政治、经济、社会、党建、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的集群式、综合性的新生事物。它从中原大地释放出的精神的效应和希望的力量,为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和丰富的启示。
二是在河南省的层面上。河南这一片丰沃的人文土壤,孕育了当代层出不穷的先进模范典型;在更高层面上,则拥有得天独厚的两大精神财富——“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如今,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的血脉传承而来的“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作为一笔崭新的精神财富,有望成为继“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之后的又一硕果,彪炳于新时代。
“新乡先进群体”的萌生时间,从其灵魂人物史来贺担任新乡县刘庄村支书的1952年算起,至今已60多年;形成阵容的时间,从改革开放以来吴金印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相继加入之时算起,至今也有二三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亲切接见来自新乡的先进典型代表;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亲临视察赞许新乡的先进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09年4月视察新乡县刘庄,2013年8月又做出重要批示。数十年来,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莅临视察,世界170多个国家的政要和专家接踵访问,全国各地的自发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
所以,魅力超强的“新乡先进群体”,已不是简单用一句“中国缩影”“河南缩影”便可概括的,也不是仿制一条流水线便可批量生产的。人们常会发出追问:
这个先进群体为什么出现于河南新乡,而不是别的地方?
“新乡先进群体现象”的特殊成因是什么?
“新乡先进群体”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催生“新乡先进群体”的有效机制是什么?
红旗为什么几十年不倒?
“新乡先进群体”如何避免容易导致先进典型陨落的覆辙?
“新乡先进群体”是否可以复制?……而王钢的这本纪实作品,正是力图穿透时代烟云,展现这一朵红色“星云团”的独特性、必然性、启示性,以一个准确、全面、透彻的答案,回应人们的探询,回应世界的叩问。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王钢作为河南日报记者,30多年间她发表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重大先进典型报道,其中就包括对“新乡先进群体”一些成员的报道。然而,她这次撰写《“星云团”之光——走进新乡先进群体》,却撇开轻车熟路,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个体的、散在的典型报道,而是高蹈独步,牢牢把握“新乡先进群体”这个精神血肉的共同体,将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贯彻始终,书写了超越于个体之上的群体的生命,书写了超越于个体之上的群体的精神。这就是此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作者以一种深远的历史观,笔触伸向历史地理人文传统的源头,追溯了“新乡先进群体”形成的渊源。这个群体归根结底,是源于一方渊源深厚的古老地域,源于一片奇崛峥嵘的独特原野,源于一块农耕文明的丰厚土壤,源于一个八面来风的敏感地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寓言之乡赋予了他们一种基因,这片皇天后土赋予了他们一种血统,这个道德之乡赋予了他们一种伦理,这片红色土地赋予了他们一种使命。
作者以一种执着的主体观,笔触伸向沸腾活跃的“星云团”的内部,挖掘了“新乡先进群体”成长的主导内核和原生动力。这个群体共同树立了一种一心一意跟党走、践行宗旨不动摇的信仰,坚持了一条认准集体致富路、济贫扶弱肩道义的道路,秉承了一种坚守乡村不挪窝、踏石留痕敢担当的作风,锤炼了一种风浪自有主心骨、实事求是不折腾的意志,施展了一套创新思维办实业、与时俱进大跨越的谋略,养成了一种廉洁克己守清正、引领乡村新风尚的品格,所以形成了今日格局。
作者以一种自觉的人民观,笔触伸向丰饶炽热的中原大地的深处,探寻了“新乡先进群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这个群体与当地人民群众之间,是鱼与水的关系,是禾苗与土壤的关系,是树木与原野的关系,是辩证依存、互动升华的关系,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他们敬畏人民,人民拥戴他们;他们信赖人民,人民追随他们;他们钟情于人民,人民爱护他们;他们奉献于人民,人民回报他们。
同时,作者还从党建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角度,系统总结了催生“新乡先进群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现行机制,包括导向机制、培育机制、舆论机制、竞争机制、关爱机制、监督机制,等等。一个先进典型的出现,机制也许并不是万能的;而一个先进群体的出现,没有机制是万万不能的。正是社会上下尊重先进、维护先进、关爱先进的良好氛围,保证了群体长势优良茁壮的“大田丰收”。
由此,书中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新老接力、共生共荣的“新乡先进群体”,无愧于时代赋予他们的这个光荣称号。他们在数十年的风浪考验中,凝聚了一种爱党、亲民、担当、进取、干净、奉献的“新乡先进群体精神”,铸就了一种扎根乡土、造福百姓、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新乡先进群体传统”,体现了一种具有愚公基因、太行风骨、黄河胸襟、中原气度、时代精神的“新乡先进群体特质”。而且,“独行快,众行远”,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势众力量大,进取心更强,成功率更高,辐射面更广,正能量更大,飞得更高,飞得更快,飞得更远,这是“新乡先进群体”的集群优势之所在,这是红色“星云团”的磅礴力量之所在。
值得欣喜的是,在这一类容易流于艰深、枯燥的题材作品中,王钢超拔出来,丰沛的感性,鲜活的素材,使文学的血肉附丽于理性的构架。来自“新乡先进群体”的大量生动精彩的细节,宛如闪闪星辉装点着壮丽的“星云团”,令人目不暇接,心潮激荡。
总之,《“星云团”之光——走进新乡先进群体》高屋建瓴,情理兼备,是一部时代呼唤的优秀纪实作品。尤其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是一本极具现实意义的生动教材。它使我们明白,“新乡先进群体”这样的奇迹,并非社会人文生态中的海市蜃楼,它在真实的土地上是可以生根、开花、结果的。滔滔黄河与巍巍太行之间,这个恢弘瑰丽的红色“星云团”,正在飞腾升华光耀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