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2016-09-10孙宗田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利润产量成本

摘要:本量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产销量、价格、成本、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把本量利分析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能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提供相应信息,能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持续的增长。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 成本 产量 利润 利润最大化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1]。企业只有盈利才能生存,那么怎么做才能盈利呢?我们把本量利分析应用到企业中,可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提供相应信息,针对自身环境变化准确及时的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这种分析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不仅能利用现有资源盈利更多,而且要使企业的这种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2]。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概念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销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又称盈亏平衡分析。它是以成本形态分析为基础,根据产销量、价格、成本、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计算销售量保本点和利润额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在持续运营活动中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同的产销量安排或生产方法下利润的对比分析,为实现企业目标利润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实现利润的最优规划等,正确地运用本量利分析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式中:P——利润;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x——销售量 。

二、单一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

(一)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概念

所谓盈亏平衡分析,也叫保本分析,就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相等、不盈不亏、收支利润为零的术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处于这一特殊情况时的状态,成为保本状态。盈亏平衡分析就是研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本量利的基本内容,也是确定企业运营安全程度和进行保本分析的基础。盈亏平衡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盈亏临界点。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绝不能只停留在保本状态,必须不断扩大规模范围,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既定的目标利润的实现。

(二)盈亏临界点及其确定

1、盈亏临界点

又称保本点、收支平衡点,是指企业恰好达到保本状态的产销量或销售收入总额,即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所得的边际贡献,恰好抵偿固定成本,使企业处于不盈不亏时的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当产销量超过保本点时,企业就能盈利,低于这一点时,企业就会亏损。

2、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方法

盈亏临界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数量表示的产销量,另一种是以货币金额表示的销售收入量。

在单一产品项目条件下,根据本量利关系的基本等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在保本状态时,利润为零,得到保本点的计算公式为:保本量=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单价×保本量

三、多个项目条件下的盈亏平衡分析

多个项目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就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项目所进行的成本、产销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分析。企业的产品非常多,即使是一个车间也不止一个产品,往往多个产品相互联系、同时发生。因此,对多个项目条件下的本量利关系进行分析更具现实意义。在多个项目同时发生的条件下,由于各项目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不同,不能将各项目的产量简单相加,只宜用货币金额形式来反映保本点。多项目条件下保本点的计算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和顺序法。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不仅能够预先估计项目对市场变化情况的适应能力,有助于了解项目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还可以确定项目的合理经济规模及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

四、影响利润的各因素变动分析

企业在成本、产量、利润分析中,主要涉及四个变数,即单价、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产量。前面所述本量利分析时,是假设诸因素不变为条件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因素总是不断变化的,并由此引起盈亏数量的升降。

(一)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的影响

1、价格变动的影响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单价上升时,相应的保本点和保利点就会降低,使企业的运营状况向安全方向发展;单价下降会使利润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利润将变为零,这时的单价是企业能够忍受的单价最小值。

由于市场上产品生产厂家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透明度较高,售价提高难度较大。可从差异化经营的角度考虑自主创新,关键是要抓住科技创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真正生产出有一定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将产品做深做强,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提价空间,增加利润额。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上升时,相应的保本点和保利点就会上升,使企业的运营状况向不安全方向发展,会使利润下降,并趋于零,此时的单位变动成本是企业能忍受的最大值;反之则相反。

在制造成本和费用中,由于制造企业变动成本主要由原材料费和燃动力费构成,原材料费的降低应从采购单价和原材料单耗两方面着手。原料采购应货比三家,大宗原料采购应通过招投标方式,完善与采购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期降低原料采购单价;同时,建立健全原料单耗考核制度,将原料单耗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燃动力费用的降低可通过合理安排生产,严格控制水电气的单耗,建立完善单耗考核制度等措施达成。

3、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增大时会使利润下降,并趋于零,此时的固定成本是企业能够忍受的最大值;反之,则相反。

4、产量变动的影响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变化对保本点和保利点没有影响,但通过边际贡献额引起利润同方向变动。即当产量增加时,利润增加;产量减少时,利润减少。

5、采取综合措施实现目标利润

以上提供了单项措施实现目标利润的方法,但在实际经营中,影响利润的各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要增加销量,可能需要降低售价或增加优惠等。因此,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这就需要综合测算。

(二)多种产品项目条件下项目结构变化对盈亏的影响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在多种产品项目条件下,各种产品项目的边际贡献率不可能完全相同。当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项目的销售收入额所占的收入比重上升时,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率就会下降,这样以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的保本点就会升高,同样的利润就会减少。相反,当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项目销售收入额所占的收入比重上升时,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率就会提高,保本点就会下降,同样的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就增加。

五、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一)在开办和设立企业中的运用

设立企业是经营扩张的一种手段,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企业规模效益。在进行设立决策时,应首先作本量利预测分析。由于设立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要用概率来预测量本利分析中的有关因素。

(二)运用于企业的撤并决策

由于设立决策失误、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企业经营业务会逐步萎缩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决策层就要将其撤并。撤并的重要评判标准是看被撤并企业能否达到保本点水平。企业保本点是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根据企业的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就能计算其保本点业务量,当前业务量低于保本点以及预期可预见的将来仍达不到保本点时,决策层就应将其撤并。另一方面,如果把拟撤并企业合并到其他企业,决策层则还需要运用量本利分析法评估被合并企业对合并机构的利润、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筹因素的影响。

(三)制定利润目标,落实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汇总资料,运用本量利分析查问题,挖潜力,结合其他信息,制定总体利润目标和行动方针,然后再分解执行。

六、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能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提供相应信息,以便于准确及时的调整经营策略;能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陆正飞.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孙宗田,1974年生,山东费县人,岜山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

猜你喜欢

利润产量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1—4月实现利润列前五位省份增长情况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哲理漫画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