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廉政建设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和发展
2016-09-10张妍张思维
张妍 张思维
廉政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常抓不懈的态度加强廉政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进行,取得显著成效。以史为鉴,以古警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廉政建设中始终贯彻的原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他强调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并在廉政建设的实践中切实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廉政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从仁爱民众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晚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政治家,廉洁从政的官吏就将清正廉洁与勤政爱民相连,并将其作为为官的根本和核心。为官者只有保持清正廉洁,才能爱国勤政,利国利民,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兴盛。廉则为民拥护,反之,则会民怨载道、国家动荡不安。因此,仁爱民众、勤政爱民是廉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提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强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古之廉洁从政者无不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明代海瑞一生清廉,为民办事,深受民众爱戴;朱元璋在自然灾害时期,与民同甘共苦,缩衣减食;宋代政治家真德秀,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为民减税,开仓救济,实施惠政。历史轨迹证明:统治者和为官者一定要顺从民意,观察民情、体恤民苦,做到宽以养民,藏富于民,最终达到得民心。只有这样,为官者才能真正做到廉洁从政,国家才能政治清明。
正是基于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上廉政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新高度,汲传统文化之精华,将“以民为本”作为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开启廉政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以强调人民在群众国家兴亡和治国理政中的关键作用,而在新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继承历史传统,继续发挥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因此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话中强调“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要求在廉政建设中,无论是反腐败工作的推进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将群众纳入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主动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将群众的利益作为评判标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指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求党和领导干部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所痛恨的腐败问题,切实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体会民心所向。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习近平廉政建设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根基,实践使其廉政思想上升到新高度: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必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和发展,真正做到廉洁从政,最终实现对传统廉政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二、从戒奢从简到四风建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俭则成,奢则败,历史教训引人深思。历史上,商纣王由象牙筷而导致的王朝衰败,《阿房宫赋》折射出的秦二世灭亡,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令人嗟叹。这些无不凸显出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的奢靡之风对国家衰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和政治家将戒奢从简、为政清廉作为治国之道之首要。孔子强调“政在节财”“节用而爱人”,要求官员节约财政和花销,爱惜民力,反对奢侈浪费;墨子指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老子提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以说明富贵奢侈生活必将埋下祸根;陆游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也强调节俭的重要性。纵观历代统治者及政治家的经验教训,便可得知反对奢靡、倡导节俭是国家兴盛存亡的关键因素。而现如今,我们党领导干部中间生活奢华、铺张浪费和骄奢淫逸等不良之风泛滥,任由其发展必将使与其同声相应的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而历史的重演使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在讲话中多次以历史的教训警示教育党的领导干部。他曾先后指出“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禁微则易,救末者难”。首先,突出强调俭和奢的作用,要求领导干部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其次,根据新时期的复杂情况提出危及党的生死存亡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时指出:“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强调“四风”问题的泛滥将使党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因此“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是极其必要的。“四风”问题的提出足以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领会和腐败问题产生影响因素的准确判断及把握。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借经典“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求领导干部在作风问题上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要“以戒为固,以怠为败”,注意“四风”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懈怠。最终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从传统廉政法律制度到以法治腐,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廉政法规制度政策是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廉政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如:西周时期《周礼》记载中提出的六廉制度,汉代所实行的察举孝廉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之后的科举制,都将“廉”作为官吏选拔的必要条件。二是官吏管理制度。我国历史上所用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官员的考核、评价、奖惩、职务的升降、官员回避等方面,这些制度不仅使“廉”成为考核官员品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官员廉洁奉公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三是法律法规,法律是推动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自秦以来的历代统治者都制定了治理贪腐的法律条例,如唐朝时期颁布的《唐律疏议》提出惩防结合的廉政条例,明朝时期颁布《大明律》《大诰》等法规以惩治贪污腐败。四是廉政政策,历史上的廉政政策主要包括“节用”政策、“救济”政策,强调为官者一定要节约财政而用于民,对百姓实施救济。秦汉时期,统治者“明申旧令,禁奢侈”,即对生活奢侈浪费、超过一定限度的官吏要严惩。“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即统治者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当下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的同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强调以史为鉴,汲取传统廉政制度之精华,完善反腐败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法治反腐机制,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真正做到“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提高反腐工作的制度化水平,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