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低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2016-09-10宋慧洋朱秋健李国星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镜组隔天低度

宋慧洋,李 斌,朱秋健,李国星

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低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宋慧洋,李 斌,朱秋健,李国星

目的 观察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及全天配戴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8~14岁的低度近视患者78例(78眼),其中35例选择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43例选择配戴框架眼镜,观察配戴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曲率,比较1年后等效屈光度及眼轴的变化。结果两组近视患者1年后,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组等效球镜度增加量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角膜塑形镜组眼轴增加量明显小于框架眼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低度近视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裸眼视力,减少戴镜的依赖性。

近视;角膜塑形术;屈光;眼轴长度

角膜塑形镜是按照近视患者的角膜前表面参数和屈光度数设计,采用高透氧性材料加工制作的一种特殊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形态来降低角膜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可以精确制造出各种复杂曲面的光学镜片,而且配戴角膜塑形镜在降低屈光度的速度、疗效、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1]。近几年来,陆续有关于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干预和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报道,认为是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最有希望的技术[2],受到国内外行业界的关注。本研究前瞻性观察8~14岁的低度近视患者78例,其中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35例,框架眼镜患者43例,观察两者配戴者戴镜1年来眼球相关参数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8~14岁的低度近视患者78例,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在1.0以上,无全身性疾病,无斜视、弱视,无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为避免同一病例的双眼眼轴生长具有相关性,均选取右眼作为实验眼[3]。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等效球镜度为(-1.97±0.65)D;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等效球镜度为(-1.85±0.52)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采用以下主要设备: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89,缪天荣设计,1990年颁布实施);综合验光仪(CV-3000Refractor;日本Topcon公司);TM-4角膜地形图仪(日本Tomey公司);SP-3000角膜测厚仪(日本Tomey公司);CineScan眼科A/B超(法国QuantelMedical公司)。

1.2.2 角膜塑形镜验配方法 角膜塑形镜验配前,常规进行眼前后节检查及泪膜检查,排除干眼症、泪囊炎等眼部急慢性炎症和其他接触镜配戴禁忌证,排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进行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厚度等检查。根据患者的角膜曲率等参数,选择适当的镜片试戴,试戴30min后荧光素染色,裂隙灯下观察适配状态,最终选定订片偏参数。患者均采用夜戴方式,夜间配戴8~10h,连续戴镜后1周选择隔天配戴方式。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l年随访裸眼视力(视力检查选择在配戴后的第 3天上午)、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戴镜满1年后停戴1个月,重新验光,并测量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等。

选用欧普康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角膜塑形镜,商品名为“梦戴维”,BOSTONXO材料,透氧系数为100(IsoFatt)或140(gas-to-gas)。四区七弧反转几何设计,四区分别为基弧区(又称中央光学区或治疗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又称配适弧区)及周边弧区,直径10.6 mm,中心厚度0.20~0.22 mm。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角膜塑形镜组视力和曲率变化 戴镜前的平均裸眼视力为4.46±0.16,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4.89±0.17、4.83±0.17、4.89±0.14、4.88±0.06、4.82±0.08;配戴前角膜曲率平均为(43.70±1.24)D,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42.32±1.00)D、(42.29±1.24)D、(42.21±1.24)D、(42.08±1.10)D、(42.05±1.08)D。

2.2 两组治疗前后屈光度和眼轴比较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和戴镜前比较屈光度和眼轴均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15、4.533,均<0.05);框架眼镜组戴镜1年后和戴镜前比较屈光度和眼轴均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960、4.885,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屈光度和眼轴比较

2.3 两组组间结果分析 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1年前后等效球镜增加量分别为(-0.32±0.25)D、(-0.91±0.33)D,塑形镜组增加量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3,<0.05);眼轴增 加 量 分 别 为(0.17±0.22)mm、(0.27±0.37)mm,塑形镜组增加的量也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08,<0.05)。

3 讨论

由于高透气性材料的出现和加工工艺的进步,角膜塑形镜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进步[4]。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作用机制是:镜片采用反几何的设计方式,即镜片的光学区后表面较角膜前表面平坦,反转弧区比光学区陡峭,与角膜前表面之间有一小间隙,对角膜产生负压吸引作用。戴镜后对角膜产生一定量的机械压迫,并利用眼睑活动引起镜片活动,使镜片对角膜起到类似按摩的作用,从而使角膜变为平坦;同时,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承受眼睑和镜片的压力,形成均匀的液压,而改变角膜形态,引起中央区角膜变平坦,旁中央区角膜变陡峭[5]。

角膜塑形镜配戴后在短时间内便可出现明显降低屈光度的效果,提高裸眼视力,从本研究结果看,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本研究中对低度近视患者,采用隔天配戴的方式,即使在戴镜后第3天上午,仍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视力,屈光度明显降低,角膜曲率明显变平,隔天配戴,减少了戴镜的依赖性,配戴1年后仍显示出了良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在角膜塑形过程中,角膜表面组织在镜片的物理受压作用下角膜曲率由陡变平,角膜上皮由中央向周围推移,中央部上皮变薄,组织重新分布,层次排列紧密,角膜厚度可能有轻度减薄的倾向[6]。在本研究中未发现角膜厚度有明显变化,谢培英等[7]5年的临床观察显示:5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中心和旁周边厚度,改变均不明显,并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型细胞比率均无明显变化。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眼球周边屈光度对近视进展的重要性。眼球的周边屈光不正存在不对称性,因为近视眼伴有后极部眼轴过度增长,周边部眼轴相对较短,形成扁长形的眼球形态,所以近视眼周边比远视眼具有更大的相对性远视。即使黄斑中心凹聚焦成像,局部眼球仍会适当地加速生长,以便物体能聚焦成像在周边视网膜[8]。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的控制作用,可能是由于该技术改变了角膜中心以及旁中心区域的屈光度,在中央区域保持聚焦的同时,周边视网膜则呈近视化状态[9]。角膜塑形镜阻止近视发展的可能机制是形觉剥夺和光学离焦影响眼球的轴长,导致眼球增长和近视的发生,正性光学离焦使眼球缩短,形成远视。如果对于周边视网膜,偏轴成像面相对远视,即使中心凹聚集成像,局部眼球仍会适当地加速生长,以便周边视网膜能聚焦成像。相反,由于生物力学和眼球总体形状的限制,如果偏轴的屈光状态是近视,那中心凹就常维持或发展为远视。Joseph等[10]研究发现,一种正确的屈光不正的矫正方式,不仅是黄斑部屈光度的矫正,同时也包括使周边屈光状态呈正视甚至是近视。根据这一理论,角膜塑形镜治疗后的周边屈光状态的近视化代替了周边屈光状态远视化在眼球生长过程中所扮演的刺激因子的角色,所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患者近视进展的速度减慢可由此得到解释。

综上所述,对于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不错的矫正方式,具有降低近视度数、效果显著、安全及可逆的优势。隔天配戴可以减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依赖性,在控制近视度数进展方面,和框架眼镜相比仍有明显的优势。

[1]谢培英.促进我国现代角膜塑形术的健康发展[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 676-679.

[2]Cho P, Cheung SW, Edwas M. The longitudinal orthokeratology research in children (LORIC)in Hong Kong:a pilot study on refractive changes and myopic contro1[J]. Curr Eye Res,2005,30:71-80.

[3]朱梦钧,冯浩雁,瞿小妹.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2,14(2):82-85.

[4]Alharbi A, Swarbrick HA. The effects of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lens wear on corneal thickness [J]. InvestOphthalmol Vis Sci, 2003, 44: 2518.

[5]王冰鸿,潘以方.角膜塑形术矫正近视6年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7,25(4):408-410.

[6]褚仁远,谢培英.现代角膜塑形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42-143.

[7]谢培英,王志昕,迟蕙.少年儿童近视的长期角膜塑形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4):145-152.

[8]Forst G. Comparison of the movement of contact lenses with spheric and aspheric back surfaces[J]. Contact Lens J, 1990, 18:129-133.

[9]Queiros A, Gonzalez-Meijome JM, Jorge J, et al. Peripheral refraction in myopic patients after orthokeratology[J]. Optom Vis Sci, 2010, 87:323-329.

[10]Joseph DS, Joseph T. The effects of spherical and aspheilc 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es: corneal curvature and topography changes[J]. ICLC,1995,22:67-7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6.055

R778.1+1

A

1671-0800(2016)06-0799-03

2015-10-11

(本文编辑:陈志翔)

325000浙江省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宋慧洋、李国星);苏州九龙医院(李斌);苏州市眼视光医院(朱秋健)

李国星,Email:lgx9872@ 163.com

猜你喜欢

镜组隔天低度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及对调节功能的影响
隔天说“谢谢”
隔天说“谢谢”
基于镜组准直的激光干涉仪快速对光方法研究
五粮液低度白酒生产工艺概述
带摆镜的制冷型中波红外像方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隔天的“谢谢”
LEEP治疗中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低度瘤样病变疗效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