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5里林间茶:灵魂的香气
——专访碧丽源茶业总经理郇晓薇女士

2016-09-10宋芳洲程大为

中国中小企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茶业林间茶园

文/宋芳洲 程大为

65里林间茶:灵魂的香气
——专访碧丽源茶业总经理郇晓薇女士

文/宋芳洲 程大为

空杯待茶思若兰,玉盏青茗逸余香。这是云南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山下的茶室里,郇晓薇女士与“65里林间茶”的午后时光。忙碌后的休憩,寂谧中有一份安静的仪式感。郇晓薇喜欢这种仪式感,茶早已融入了她的生活,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事业转变:听从内心的呼唤

4月的茶山,夏茶正悄然生长。云雾消散后,立于茶山一隅,茶园显得宁静又充满生机。难以想象,将万亩荒山改头换面的,竟是一位行装朴素、恬静素雅的女士。正如她和姐姐一手创办的“65里林间茶”,内敛而馥郁。

郇晓薇在大学时是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生活平静而又安逸。出于对商业职场的好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果断地离开自己从教七年熟悉的大学校园,进入了陌生的国企。经过两年艰辛的熟悉和摸索,她在工作上开始渐入佳境,很快便成为公司的业务部经理。正在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的的时候,一个特殊的原因,又让她放弃了收入丰厚的国企“金饭碗”。

适逢2000年,欧盟更新了更加严格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207个农残项目的标准限量为仪器最低检测底线,占91.2%。其中涉及我国正在生产、使用及销售的62个品种的农药。使用这些农药的茶叶在出口欧盟时,都被退货或销毁了。茶叶出口数量从10万吨锐减到2.9万吨,遭遇重挫。农残问题的凸显,引起了她的姐姐郇云雁——国际茶叶贸易资深人士的反复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茶既好喝又安全的问题。慎重考虑之后,郇云雁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选择:自己种茶,建立一种“从茶园到茶杯”安全和品质全程可控的有效方式。用自己的行动给消费者一个答案。郇晓薇被姐姐的决定和理念彻底打动了,也选择了她人生最重要的分岔路:与姐姐一起二次创业,进入一个她完全陌生的“茶世界”。

2001年,碧丽源茶业开始在广东建立产能7000吨的茶叶拼配加工厂,用5年的时间寻找能满足她们设定条件的茶叶种植地,最终选定了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芒摆村的万亩荒山。郇氏姐妹始终认为,企业不仅要追求产品的商业价值,还要兼顾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严把产品质量,是企业的良心,更要打造成为竞争力。繁事变动茶事定,此生清友伴竹梅。从学者到生产者,从老师到老板,身份转变的背后不仅是大量精力投入,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风霜。无论前程如何,郇晓薇决定要一心一意地走下去。

“65里林间茶”:潜心耕山林,自然出好茶

芒摆村的荒山面积近15000亩,位于北纬23°26′,海拔在1500米到1820米之间,远离现代工业,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生物优生带。每年的平均雾期长达147天,更有300多年树龄的古茶树,年年长青。“高山云雾出好茶”,郇晓薇欣喜地发现这里具有最合适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同一山系有300多年树龄的古茶树的茶叶风格品质极具特点,进一步佐证了她们用5年时间艰辛筛选到的这一种植环境,能保证将来产出的茶叶可以具有风格独特的优秀品质。

寻找基地的过程无疑艰辛漫长,垦荒与种植的辛苦更是难于言表。2006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碧丽源和6000余名佤族同胞一起,筚路蓝缕,垦荒定植。从山脚到茶山有65里的山路,崎岖难行,垦植器械都只能由人工搬运,更增加了作业难度。碧丽源茶业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陈宗懋院士的指导下,从垦荒定植到茶叶采摘,采用全程清洁化技术集成的方案,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生态植被系统:高大层是当地的16万株原生桤木,中间层是茶叶经济林,地被层是杂草灌木防止水土流失。本着“遇树绕行、小树留根、大树留桩”的原则,小心维护当地生态树廊,保留梗边草抓紧土壤。教育村民减少打猎,保护野生动物,让各种鸟类、昆虫,以及当地的各种野生动、植物仍然能保持在茶园内自由活动与生长。不用化肥改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不用农药破坏茶园内的生物多样性。通过人工锄草、以草治草、套种绿肥、落叶还田等技术措施,最终使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之间建立了种群平衡,强调用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节机制实现茶园的遮阴保水、防霜、抗旱;有效控制病、虫、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茶树并不是种到地里便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尤其是有机茶,有漫长的种植回报年限。一般来讲,茶树种植之后4到5年才可以实现投产,而有机茶因为坚持更加严格的生产标准,不用化肥农药,完全以自然的方式生长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从2007年开始种植,到2014年第一批量产,碧丽源整整花了8年时间才产出第一批成品。茶树死了再种,再死再种。慢慢的才有这样的规模。65里山路崎岖,茶山从最初的蛮荒逐渐蜕变成了如今的生机与繁荣。8年打造一款产品,8年大量的资本投入零产出,8年让企业淘尽黄沙留得真金。当一壶茶叶冲泡开来,淡淡香气藏着天然的美好、山水的自在、一群人踏实的坚定与延续千年的文化底蕴,酝酿出“65里林间茶”静谧的清幽,品味出真正的茶的滋味。

这种对质量和标准超乎一般的执着的行为,终于得到业界的认可。2011年,碧丽源芒摆茶园通过中、日、美、欧等国的有机认证;2012年,获得雨林联盟认证。有机认证关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转基因种苗等物品。其安全标准是高过雨林认证的。碧丽源已经做了四重有机认证,还做雨林认证的主要原因是雨林关注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比如在森林里开辟耕地,虽然产品安全但并不环保。郇晓薇说,食品安全坚持道德,生产过程坚持标准,管理过程坚持科学,是碧丽源生产经营的三大原则。短期来看,坚持有机可持续的生产管理理念,投入产出确实不成正比。但如果只把标准当做招牌,是对标准的浪费;把标准的概念内化到企业管理过程中去控制风险、提高质量,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功效。同时,作为国际知名茶叶品牌的供应商,碧丽源严格控制标准,躬行社会责任,也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稳定的客户,企业利润实现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者的健康和安全,经济的发展,这三个圆圈交汇的点正是雨林联盟关注的点。65里林间茶用双重标准来保障质量,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双认证的企业,也为品牌获得了金边背书。

企业责任:生态、经济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郇晓薇听朋友说过,“衙门米饭一蓬烟,经商生意富三代,种地人家万万年”。可持续的概念不仅是生态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也包括社区的可持续——企业要有效开发资源,更要与当地社区、居民和谐相处,才能谋求长远发展。虽然碧丽源不是社会企业,但她认为,企业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因素,当地经济社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村地区基本上还保留着佤族原始的生活方式,缺乏基本的现代医疗条件,文盲率高,没有稳定收入。因此,如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帮助当地茶农“有尊严地走出贫困”,是碧丽源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碧丽源茶业制定了更具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发展方向。她们将芒摆村15000亩的荒山荒地有偿流转到企业,与流转土地的村民签订茶园管理合同,同时引进当地地少人多的地方的农民签订茶园管理合同,以国际可持续农业标准和中、日、美、欧四重有机种植标准进行茶叶种植与管理,大大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环境。碧丽源茶业与其海外客户一同捐建“芒摆茶农之家”,循环培训茶农种植管理技术、基本环保知识和基本卫生常识,帮助茶农转变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建设友好社区,和碧丽源成为共同成长的命运共同体。

未来,郇晓薇与她的“65里林间茶”仍将以有机纯天然为最大的坚持,让自然得到尊重,让生产者得到幸福,让消费者获得健康。同时,她希望“65里林间茶”的品牌价值能够继续沉淀下来,开拓国内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能感受“65里林间茶”的纯真与馨香,感受尊重自然对人类的回报。虽然碧丽源茶业的所为只是播下了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但郇晓薇坚信,它终将在人们心中开支散叶,让消费者更关注对美好自然的保护与对有机食品的爱惜。

猜你喜欢

茶业林间茶园
作 品:风景写生
——林间
林间游戏场
茶园飘香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周宁生态茶园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林间小路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