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百个来自鸟类的记忆

2016-09-10任天军

莫愁 2016年23期
关键词:鸟类笔记摄影

□任天军

五百个来自鸟类的记忆

□任天军

背起摄影器材和行囊,九年孤寂的深山寻找,他克服诸多的困难,拍摄记录了500多种关于鸟儿的珍贵照片、资料,还用非虚构笔法书写了一部关于精彩鸟儿世界的自然笔记《家乡的鸟鸣》。

有一种邂逅叫一见钟情

作为摄影师,周彬的主要任务是拍摄人物,看惯了各种各样的摆拍,甚至搔首弄姿的做作,他对摄影只是被动的工作,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乐趣,直到那一次外派任务。

那是2008年,周彬被要求去拍摄黄河晋陕大峡谷的专题。也许是被新奇的大自然吸引,周彬忽然发现自己的状态有了很大改变,目睹美丽的母亲河遭受了强烈的人为破坏,他一次次在痛心里对焦和真实地予以记录。

那天,在一番奔波拍摄之后,满眼的污染和行走的劳累让周彬有些沮丧,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忽然,远处河边成群的大天鹅的身影映入眼帘,它们就像著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的“天鹅”,正在优美、高贵、典雅地踱着步子,四处悠闲地寻食。周彬瞬间来了精神,本能地端起相机,却发现手中的镜头不能拍摄天鹅清晰的身影,只好呆呆地望着,直到它们优雅飞往远方……

为了避免再次的遗憾发生,周彬痛下决心,买下一个500mm的长焦镜头,随身带着。幸运只给有准备的人,当再次邂逅大天鹅时,周彬终于清晰目睹了大天鹅令人惊叹的美。“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微微鼓起来,这就是帆,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所到之处,都成了这些地方最美丽的点缀,使这些地方瞬间美化了。”周彬在当天的笔记中写道,“大天鹅的美太让我震撼了。”

而高端的设备更是给周彬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鸟的世界。因为长焦镜头,没有对鸟的近距离接触,消除了鸟对人类极强的戒心,各种鸟儿灵动的身姿便纷纷走入周彬的视野,它们的绝技一次次精彩地上演,它们的各色演唱也像天籁一次次安抚着周彬烦躁的心。

有一种追寻是不忘初心

对于拍摄,周彬不是门外汉,可要拍摄对人有戒心的鸟,那不是一件易事,还得有好多技巧要掌握。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早已对记忆过了敏感期的周彬重新开启了学习模式。在空闲时间,他拿起书本,或上网看视频和书籍,去学习摄影技术,去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去熟悉各种鸟的不同生活习性,甚至还来到野外,练习观察、拍摄鸟需要的耐心。

知己知彼了,周彬背上摄影器材,独自走入家乡周围的深山,开始对鸟的寻找、拍摄。

每次,只要遇到鸟,周彬会迅速根据自己前期所了解到的相关的鸟类习性,做出最合理的判断,选取不同的地方和蹲守方式,渐渐接近鸟以达到合理唯美的拍摄环境,再静静地潜伏,耐心等待鸟在展现最美好的姿势时去灵活抓拍。空闲时间,周彬就对拍摄照片进行挑选,对照片进行美化和保存。

周彬曾花了三年时间去拍大鸨。“大鸨经常成群生活在一起,每群总是七十只构成一个小家族,每年越冬时会迁徙到河谷,却善于奔走,也不鸣叫,加上对人类的防范意识很强,在收割后的玉米地,我曾忍受着坚硬的玉米杆划伤身体,一动不动地趴着;还在寒冷的凌晨四处寻找它们的踪迹,好多次就近在咫尺,却看着它们飞走了。我还算幸运,一次次与大鸨接触,三年里慢慢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幸抓拍到了一只雄鸟雪地漫步的珍贵画面。”2012年,周彬的鸟类摄影作品《雪中漫步》参加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获得自然类优秀奖,而《雪中漫步》表现的正是那只叫大鸨的神秘大鸟。

谈及曾经吃过的苦头,周彬就像在叙说别人的奇趣故事。“那一年,我在中条山拍摄,一只华北豹偷偷跟踪了我三公里,幸亏没有靠近它幼崽的洞穴,才避过了一场灾祸。还有一次在马来西亚拍摄,我专心沉浸在鸟的世界,却没有注意到身边就有一条凉丝丝的大蜥蜴,好在它并没有攻击我。”最难忘的是在山西桑干河湿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找寻和蹲守,周彬终于发现了特别的黑翅长脚鹬,它们成双成对出现,交配前后会相互依偎、耳鬓厮磨很久,激动之余偶尔也会一起鸣叫,激情过后,雄性一次次吻着娇羞新娘。它们就像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在海岸上演着一幕幕温柔浪漫。而那天,就在陶醉于作为天生舞蹈家的红脚鹬的舞姿时,周彬穿越一片滩涂,竟然掉进了一片沼泽,还缓慢下沉,幸好他经常野外探险,没有丝毫的慌张,迅速把肩头的三脚架全部撑开,然后将身体放平,利用相邻两个支架的支撑,好不容易拔出了双腿。尽管没了雨鞋,但有幸捡回一条命。

曾经,好多亲人朋友都劝周彬,这样玩命地去做这么危险的事,难道就不害怕吗?就不会有丝毫的退缩吗?“可我知道,既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最爱,就要不忘初心呀。尽管有枯燥和寂寞,有不可期的危险,可那一张张鸟儿靓照,难道不是所有苦痛后的幸福微笑吗?”周彬眼睛望着远处,一脸的坚毅和笃定。

有一种心愿是引领传承

付出就有收获。在一次次的邂逅和执著追寻下,周彬有了一个个巨大的发现。

2013年,在山西太原市,周彬发现了新的鸟类彩鹬,它们全身有二十种色彩调配,比人类甚至电脑的配色还绝妙,而且,它们色彩在不断变化,有绒毛的彩鹬宝宝是浅黄褐色,头上和身上有黑色纵纹;褪掉绒毛长出羽毛的未成年幼鸟则与父亲长相相似。

更有意义的是,在多年国内外的野外行走中,周彬在艰辛中追寻,在艰苦中坚持,在寂寞中保持初心,一点一滴地详实记录了五百多种鸟类的生活习性等笔记,其中的穗鵖、彩鹬、领雀嘴鹎三种鸟类还填补了山西省关于鸟类记载的空白档案。

“和煦的五月,一对金眶鸻终于哺育出四只小宝宝。父母带着它们一起觅食,一起去小河边沐浴,再站上较高的石堆给它们整理羽毛,那种温馨的和美无不显露其特有的优雅和温情,难道这不是对人最自然的启示吗?”一次偶然,周彬的一篇笔记被大家知道,因为丰富新奇的鸟类故事,新颖漂亮的拍摄风格,加上自然生动的叙述笔法,自然笔记迅速传播开来,特别吸引了孩子们的探求兴趣。周彬忽然想:“鸟类的世界的确新奇美妙,如果能让更多人去了解、认识,不就可以陶冶更多人的心灵吗?”

周彬

在朋友的帮助下,周彬开始着手整理笔记,除了精美绝伦的鸟类图片,他还配上了相关的发现故事和特点说明,一点一点地积累更新,终于在2016年出版了自然笔记《家乡的鸟鸣》。他试着把部分鸟类笔记内容上传到朋友圈,如他所料,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真的可以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相媲美呀!”“他就像一位精神贵族,风餐露宿千里走单骑,见识无与伦比的美好,也传递了世界的真善美。”“用九年时间做一件事,这样的身体力行,超赞!”“天空没有翅膀,但他已经飞过,也给我们带来想象翱翔的翅膀。”

面对人们不停的赞美,周彬除了些微的欣慰,还倍感责任重大。在自然笔记首页,周彬告诉大家,每一种鸟对于人类的接近都存在着警惕和排斥心理,这需要更多人能够多些爱心,少些伤害,就会逐渐修复人与鸟类的亲近和谐,才能更好享受周围世界的鸟语花香。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鸟类笔记摄影
善于学习的鸟类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