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守护者的“医心”
2016-09-10二向箔
□二向箔
良田守护者的“医心”
□二向箔
海归博士成为“土壤医生”
夏金华小时候常常在田间地头奔跑,和小伙伴打闹。每一季,土地总不会让乡亲们失望,在乡亲们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后,回馈以满满的粮食和蔬菜。
夏金华2001年从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研究学习,也曾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生物技术的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
即使在海外求学的时候,他也会经常去田野里走走,感受大地带来的能量。然而,每当战争、核泄漏、工业污染的新闻传来,他便不由自主地会为发生这些灾难的土地着急。土壤和阳光、空气、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如果连土壤都污染了,人类还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吗?
夏金华
我国东海之滨曾有一个长寿村,百岁老人的位比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因为前些年,先后引进了几家化工企业,污染了土地,自然环境的恶化,使这里变成了“癌症村”。
一个数据令夏金华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由于环境污染以及食物中重金属超标的不安全因素,华东某个地区的孕妇头胎自然流产率竟高达30%,而且,在好不容易生下的新生儿中,还有一部分有先天性缺陷。他还了解到,在一些地区,越来越多的病人在诊疗中,被检查出体内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大大超标,这是通过食物和粉尘进入人体内而无法排出的。
“生物医药产业只能给人治病,怎样让人不生病、少生病才是关键。”夏金华感慨,“等到人生病了再吃药就晚了。”他曾从事的生物医药工作也是必需的,是为了已经生病的人能延续生命。但把工作前移,防止“病从口入”,防止“病因土生”,那可能会更有意义。35岁那年,他决定转型,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始给土壤“看病”。
夏金华开始研究土壤,他知道,救助土地的生命就是救助自己的生命。一研究才知道,原来土壤的世界这么有趣。健康的土壤里有肉眼能看得到的蚯蚓、昆虫、脊椎动物,也有肉眼看不到的真菌、细菌、放线菌等等。这么多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如果土壤受到污染,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衡,土壤就会生病,长出来的植物也会得病,如果人吃了,病就会转移到人体内。而且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会渗入地下水,或通过粉尘进入空气,都会给人类世界带来灾难。
夏金华尝试用生物的方式帮助得病的土壤恢复健康,生物、化学、物理等各种手段都被他拿来尝试。
种地用上博士后团队
2011年起,夏金华和50多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组成一个“主治医师团”,在全国各地忙着给建设用地和工业场地的生病土壤“看病”。几年时间里,“主治医师团”成功修复了贵溪冶炼厂周围受到废气、渗漏水和废水等污染,面积达2000亩到3000亩的农田,并在杭州化工厂完成了对Cr渣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在这个“主治医师团”里诞生。
之前,夏金华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在被污染工业土地的修复上,竭尽全力解决居民“住好”的居住安全问题。可是,当耕地被污染,即使修复土壤,各项指标也远不及被污染前,“如何吃好”就成了一件挺难的事。
夏金华的团队从“稻法自然”中受到启发,另辟蹊径,研发生产出了拥有知识产权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和土壤调理剂“慧盛一号”,把调理土壤、提升土壤与植物品质的技法,溶入到污染的农业耕地治理与修复之中,实现综合治疗,并做到物美价廉。他们一亩地只要花费两三千元,施用300公斤至600公斤修复剂,作物便减少重金属吸收的30% ~60%,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而在日本,一亩地的治疗费高达两三万元人民币。
2014年5月18日上午,农业部领导约见了夏金华。“好的!很好!非常好!”听完夏金华的介绍后,农业部领导多次用欣赏的口气对夏金华和他的团队作了充分肯定,给予高度评价。汇报结束后,农业部领导的一句话让他又一次“英雄有用武之地”了。“湖南有块农业耕地的镉污染严重……我推荐你们去治理修复怎么样?”“没问题,谢谢您的信任……”胸有成竹的夏金华说。
当时湖南爆发了毒大米事件。大米中的重金属镉含量严重超标,凡是湖南产的大米均被打入了冷宫。当夏金华带着“主治医师团”踏上湖南的土地时,农民们一筹莫展的神情、消费者愤怒的表情、土地荒芜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历经全面调研和“体质检查”,夏金华深深地感觉到,这块“贫病交加”的污土,治理修复难度非同一般。“病”是受到重金属中毒性最大的镉污染所致,且已达到重度污染。这种镉污染土壤过度酸化,金属离子便被激活让植物吸收,造成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贫”是因为这块土地被年复一年的无休止地耕种,土壤与植物的健康退化。治理修复这样“贫病交加”的典型污土,绝非一般人才、一般机构、一般的治理修复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的,难怪它成了主管领导的心病。
夏金华按照自己的治疗方案,在该地块投入修复剂、调理剂,还有肥料和其他基质,用来调节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对农产品的传递、富集,抑制土壤连作病害。经过土壤手术后,国家有关机构检测后,土壤中的镉含量达到了标准,当地农民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件事情之后,夏金华心中产生了一个愿望,保护好一块尚且健康的土壤,要远比治好两块“坏”的土壤意义大,所以他开始寻找健康的土壤尝试“良田保护”计划。
经过近两年考察,对近百块土地的土壤取样详细分析后,夏金华在东太湖畔找到了3000亩水稻田,这块土地曾经是给皇帝提供皇粮的贡田。至今,周边没有化工企业,通过对土壤、水质、空气的检测,夏金华发现这块田十分符合自己的需求,就从当地政府手里租下了这块地,他要在这块净土上,采用科技方法耕种,长出安全营养的粮食来。
“第一年不种稻”的决定就让当地村民吃了一大惊。虽然太湖流域土地肥沃,但经过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和我国大部分耕地一样,土地已开始退化,所以夏金华决定前几年让土地好好休养生息,按照团队给的配方恢复土壤生态,改善土壤营养,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免疫能力。
随后,夏金华从全国招聘来耕种团队,严格按照制定的配方,定时给土壤进行改良。经过精心照料,这3000亩土地一直保持着健康的土质,滋养着同样健康的粮食。
让更多的人参与“良田保护”
夏金华的团队种水稻成功了,一年后,种茶叶又获得了成功。他们在浙江技术合作了1500亩白茶园,进行土壤改良、品种优化、技术监制,种出了品质优良的新型茶叶。经过精心加工,其形可爱,其色有别,其味可口。饮用前,一片片茶叶犹如一条条微型的卷曲龙体,喝到嘴里似甜非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经检测,这种新品种茶叶,有益人体健康的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白茶的五倍,刺激神经的茶多酚含量仅为一般白茶的三分之一。
经过四年努力,太湖边的3000亩稻田已经恢复到了最佳状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夏金华和团队一起摸索出了“五良生态种田管理体系”:良田、良种、良法、良技和良心。“稻法自然”是他们总结出的核心,培育自然生态的土壤,长出自然纯正的稻米,合理开发利用土壤生态潜能,最终让土壤生态回归本源。
2015年,夏金华和团队在长白山和都江堰,又找来两块“良田”,希望通过太湖基地的经验,保住更多健康的耕地。目前他们还在全国各地寻找更多符合条件的耕地,未来三年,他们计划再开辟10个城市复制太湖基地模式,合理利用值得保护的耕地。
2016年5月,夏金华在一家众筹网站上发起了“寻找良田主人”计划,想号召更多人加入“保护良田”团队。他说:“现如今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农业还是要回归到生态种植的路径,依靠化肥和农药的种地模式终将被取代。因为保护好耕地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它跟未来更近。我是一名土壤医生,更是一名土地守护者。你愿意加入‘保护良田’计划,跟我一起守护地球家园吗?”他开通了“保护良田”微信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可以参与众筹后成为太湖基地50亩新田中半亩田的主人。也可以通过夏爱华的团队和土壤改良专用技术箱的支持,帮助有心的人打造一处特色生态庄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作起,保护身边的良田。(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编辑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