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活在尘埃里的萧红
2016-09-10穆昊宇
内容摘要:《黄金时代》从开拍就引起巨大的争议,无论是从萧红本身,影片呈现的方式以及其中涉及的思想内涵,以及上映后获得各方评价与争论。本文将从内容形式和隐含的女性主义内涵等方面对该片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萧红 女性主义 黄金时代
“军,窗上撒着白月的时候,我宁愿关着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像有警钟似得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自己就在日本,自由舒适,平静安闲,没有经济上的一点儿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度过的。”窗外大雪飞舞,窗内的那个女子坐在日式矮桌前,一豆烛光,面庞消瘦。这是在整部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镜头,而她口中声称的黄金时代,却是萧军正出轨,鲁迅先生辞世,自己孤身在异国,语言不通,内心孤苦无依的时候。或许这里的黄金时代,只是萧红的臆想和期望而已。
一.“萧红”传记的探索与实践
很多人说《黄金时代》是散乱的,的确,它在电影语言上做出了诸多的创新,它将顺叙、倒叙与插叙杂糅于一体,对白、旁白与独白混集于一身。主线是萧红的一生的故事,但时空不时置换,一会插叙个情节,一会又从几十年后开始倒叙,借一个人的嘴巴,来补叙当前。《黄金时代》也用了大量亲友访谈、史料式镜头、信件复述、人物自述等纪录片摄影手法,构建事件,试图以假乱真。但亲历者和回忆者都是演员,创作方式又是剧情片的,搬演、再现、过于熟悉的演员又总会使人有跳戏之感,看汤唯演绎萧红,总会不自觉想到《色戒》里的王佳芝,一样的压抑和卑微。但《黄金时代》始终不是剧情片,它往往一段情节正在行进,忽然卡住,然后不知打哪冒出一人,闯入镜头,木着脸,开始评述那年那月那女人,硬生生把你拉出戏,并且没有纪录片的自然、客观、公允,以及对大局的控制——时代、人物、文学,都成了模式化的背景。
从这点来看,《黄金时代》对于中国人物传记电影的探索并不十分成功,《黄金时代》采用的伪纪录片形式想要力图将建构出萧红颠沛流离的一生,但过于碎片化的叙述却起到了恰恰相反的作用。首先,影片中很多次出现“具体的细节我们也不得而知”这样的陈述,另外几乎所有的展现都是通过好友的叙述而进行的阐述或者演绎,但众所周知,人的记忆总是会产生些许偏差,因此,这些记忆拼凑出来的萧红并非真实可信。电影为观众留下了许多疑惑。比如,鲁迅为何会对年轻的二萧如此看重?萧红为什么要执意离开萧军,一意孤行?萧红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很多朋友尊敬、帮助和爱护?看完一部传记电影,如果普通观众不了解传主身上的非凡特质、对传主的选择完全不能认同和理解,未必全是观众的欣赏能力,也可能因为电影的表现能力。而在《黄金时代》在院线放映时收到的反应并不佳,纵然票房并不是衡量电影的标准,但是在看过电影后,即使能够感受到萧红孤独寂寞的内心,但似乎并没有因此对萧红有更多一步的了解,尽管电影的定位是作为剧情片,但整部电影呈现出来的整体确是乏味的,同样《黄金时代》中朋友们拼凑出来的萧红却苍白而令人迷惑。
另外作为作家,电影中展现萧红写作的场景甚少,这个女人写的到底是什么?她写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二麻子,都是当时受苦的人。这是一位对大时代和卑微个体一视同仁的作家,这样的选择和追求,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视的。萧红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如何,年轻人如何读她,同行如何评价她,她如何无视批评执着写作,都鲜有涉及。当别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为时她也是被动的和失语的。电影中,只呈现的是众说纷纭的萧红罢了。但那个风暴中心的人,从不为自己解释。于是,我们只看到了疲于奔命不断抽烟不负责任的萧红,只看到一个跟大时代选择背道而弛天真地要“找死”的萧红,却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她的特立独行并非全无意义。甚至你在电影里很少能够看到这些文学青年们在一起讨论文学,在电影里,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她的书出版的场景,而这也是她维持生计的方式之一。因此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之上,《黄金时代》明显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完美之处。
二.独立女性与男权社会的悖论
毫无疑问,电影中想要为我们呈现的萧红,是在时代风暴之下独立自强的女性,然而在她一生中与四个男人的感情却依旧时时刻刻充斥着女性独立与男权社会的矛盾冲突。
第一段她逃婚,追求自己的爱情,义无反顾跟着陆哲舜,却因为生活的种种遭到背叛,从此变得声名狼藉逃回来,这段感情经历电影并没有进行详细地描述,只能通过弟弟的只言片语了解到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或许正是因为这场逃离,才把那个生活在呼兰河边名不见经传的张乃莹变成书写着《生死场》的萧红。然后她去投靠之前被她甩掉的未婚夫汪恩甲,遭到他哥哥的反对断绝经济来源,他们俩在旅馆欠下了600元,然后汪恩甲离开,萧红被囚禁在旅馆的杂货间。萧红在遇见萧军之前的生活支离破碎,电影对此毫无粉饰遮掩。未婚夫汪恩甲、表哥陆哲舜,陆续出现在她生活里,或多或少,改变着她的生命轨迹。然而她和他们相处时表现出的是顺应、懦弱、反悔、挣扎,所有这些显得狰狞,被人视为狗血的举动,是她对他们的不适应。终于,在那间破旧的杂货间里,萧红遇到她一生里最重要的人。萧红面色惨白却挺着大肚子,萧军同样潦倒。然而萧军说萧红是我所认识的女人里最美丽动人的,镜头切换到萧红隆起的肚子之上,她在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总是怀着另一个男人的孩子,是悲剧,却也的的确确是讽刺。即使再独立,依旧无法摆脱女性在男性社会作为“他者”存在的地位。尽管这应当是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即使贫穷到拿着脸盆去喝水,没有钱租铺盖,却也能嬉闹着在空空的床上和萧军打闹。楼梯口萧红等着萧军回来望眼欲穿,没有食物,黑面包沾盐也依旧是美味佳肴。昏黄的灯光在房顶上晃晃悠悠,萧红萧军抱在一起,物质匮乏但精神却无比富足。新年夜晚,一群文艺青年庆祝这新年,在哈尔滨冰封的道路上,萧军拿玻璃碎片隔断自己的鞋带给萧红绑上,就像是字幕上写着:电灯照耀着满城的人家,钞票在我的衣袋里,就这样,两个人理直气壮地走在街上。而后端木蕻良出现,萧红的腹中却怀着萧军的孩子,端木在电影中的形象也一直是懦弱的,他并没有给萧红以足够的关心,甚至没有承担起一个丈夫的基本责任,乘船逃离时他将萧红一人抛在后面,之后在萧红去世的弥留之际呆在她身边的人也同样不是他,萧红和端木之间的结合在我看来更像是萧红在寻求萧军不得后的一种自暴自弃和自我放纵,从这一点来看,萧红又是执着和刚烈的。因此,在萧红短短一生的四段情感经历中,除了和萧军在一起时得到的短暂的欢乐,她的内心一直是孤苦无依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进她的世界,她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就像是在鲁迅家里的时候,她一直背着人坐在一张竹凳上,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她在这四段感情中也从来没有找到那些她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或许连她自己也不曾知道。许广平先生对于萧红的评价很贴切:她痛苦,她寂寞。萧红先生在文章上相当英武,在处理事情上却常常感情胜过理智。这或许是无法超越时代和性别的人生悖论。
有人说,许鞍华拍萧红,实际上是在拍自己,她作为新浪潮电影的干将,为电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年逾70再来拍萧红,看似的女性主义,而给观众带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通过萧红的孤独,寂寞似乎可以窥探到许鞍华的内心。
或许这才正是许鞍华的本意所在,这是所有人的黄金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作者介绍:穆昊宇,武汉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