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研究

2016-09-10刘吉成赵振利

时代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

刘吉成 赵振利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缩短交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易速度与拓宽业务范围等优点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实现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将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相结合,创新新理念,培养新式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各大高校改革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从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模式、高校教育现状等方面综合剖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传统电子商务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模块化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以及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易日益频繁,参与国际事务与经济格局的重新划分,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完善,跨境交易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区的买卖双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交易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1],即将传统的国际贸易电子化、网络化,是当前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

一、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它依靠互联网和国际物流,直接对接客户终端,满足客户需求,具有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方面的优势,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2]。当前主流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 (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种[3]。

B2B: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经营模式主要是垂直、综合、自建、关联,代表网站有阿里巴巴、Hc360、中国制造等;

B2C: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及服务的范围收取会员的会费;代表有天猫、京东卓越、亚马逊、敦煌等;

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会员费、广告费、搜索排名竞价;代表网站有淘宝网、易趣网、eBay。

二、我国高校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商务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有相当部分的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趋势,简单的把跨境电子商务解释为“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4]。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只把全球化经济加入现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使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无缝接轨,教师缺乏跨专业的全面知识能力等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上问题促使我国高校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探寻更先进的教学体系。

三、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电子商务教学的新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是依托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是电子商务领域的蓝海,发展前景巨大。2014年7月17日百圆裤业(上市公司)10亿元人民币收购的跨境电商平台“环球易购”,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机遇,同时对传统电子商务尤其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与传统国内电子商务面向的对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往往需要面对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商务企业,语言、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要求其专业学生具有熟练英语口语交流、文件编辑、产品描述,在线英语交易等能力;熟知国际交易法律法规、交易程序等国际贸易技能;产品采购、SEO优化、网络营销(论坛营销、微信营销等)、客户需求分析;进行海外零售市场调研、预测、分析等综合能力[5]。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新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包括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将要求高校增加实践应用环节的比重,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将跨境企业案例引入课堂,产学研相结合,理论+实验模拟+企业实践综合教学方法培养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人才。

(三)教学模式多变化的新要求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更高,高校相关教师人才队伍匮乏,全面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知识的大量师资队伍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高校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究更多组合新的教学模式。

四、跨境电子商务教育改革的建议

在深入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的基础上,整合各专业教学、教师资源,设计模块化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将企业资源真实的引入教学之中,提出“企业走进来,学生走出去”的教学新方法;并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任务驱动与实践指导。

(一)更新教学计划,注重综合人才的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更加全面的人才输送,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方案计划的时候要及时更新,注重商务企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技术发展的新颖性,相关知识的广阔性等,更加注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规则、人力资源管理、客户维护、等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B2B,B2C等在线交易模式的兴起要求学生具有在线交易,图片处理、产品发布与下架,熟悉在线交易流程、配送方式等多种知识。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向企业和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将更加注重实践性。增加企业经营的真实案例,模拟企业跨境电子交易场景,引入电子商务优秀企业经营者进入课堂,与学生零距离交流,高校学生去企业观摩参观,实践实习。高校教学配以演示法、模拟法、实验法、案例法等自由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辅助手段配合跨境电子商务教学培养方案。

(三)组合教育模式,模块化教学

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中一个班级的电子商务课程由一名主讲老师从头到尾的讲授,教学模式及其单一且难以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和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要求,因此对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尤为重要。其改革的核心就在于组建不同专业的师资队伍,对跨境电子商务知识分块教学,例如由英语老师负责国际贸易语言教学,市场营销老师负责国际贸易营销教学,物流老师负责国际配送,物流采购、交易操作等,发挥专业优势,分工协作,教学效果要强于一位讲师的探索教学。

五、小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的高度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我国外贸型企业想跟上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大潮,就必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抢占先机,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高校作为向国家、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必须顺时改变电子商务培养方案,革新教学思想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建设跨专业教学的师资团队,提高电子商务教学质量,适应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电子商务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9),23-24.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68-74.

[3]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22-31.

[4]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30-32.

[5]郭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18),95-96.

作者简介:刘吉成(1963-),男,宁夏,就职于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等。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