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研究

2016-09-10傅小韵

时代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形势

傅小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因为具体工作要求的转变,会计制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改革和变化。在新形势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研究,能够对现今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研究 新形势

在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在新形势下,各项改革制度、举措的深化执行和实施的进程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研究、完善工作,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事业单位财政保障制度的优势[1]。通过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研究,能够从根本上摒弃以往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弊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其他方面的工作顺利的开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的现实实际情况上来看,当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在具体的工作中会发现其存在许多问题使其难以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2]。

(一)现有制度的相对滞后

在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所实施的会计制度还是原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所制定的那套制度。这样的会计制度,在当时可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时就当下而言,其却是很难和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完全吻合,其也很难适应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了。当代社会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传统的制度管理理念很难和社会接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作用。

(二)制度本身并未形成体系

旧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制度本身就是制度,没有和其他方面如具体的职责划分、单位核算机制、具体考察指标、执行力度等構成一个系统。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是孤立的,很多时候是没有效力的,往往就是人的作用决定了一切,制度成为了“空壳”。这就是制度缺乏执行力的一种表现,一旦制度缺乏了执行力,那么相应的考核、评价等也都是会流于形式,制度的体系也就不能形成,效力、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三)核算基础不科学

现有的核算基础,还是停留在单一的核算结构模式体系中,缺乏权责的划分。因此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不高,准确性、及时性等很难得到保障。这样的核算基础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是极其低下的,究其根本就是由于核算基础本身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决定的[3]。从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还可以发现,当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报表体系还是相对简单的。简单的报表体系,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具体资金管理的细节,很容易出现遗漏和混乱。虽然在近来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引入了一些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概念,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信息更加完整、系统和准确。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收入支出核算方面仍然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这样的制度下虽然收支业务核算上看似比较简单简单,但是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可比性、客观性是比较缺乏的,是无法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的。

二、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实施的意义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就当下的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它的制度观念落后,职责权限划分并不明确;它的执行体系也不能算得上是完整的,其很难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4]。具体来看,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国有资产、产品的成本的科学、准确核算都是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的,这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极为不利的[5]。这是因为这种制度不会真实、有效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完整信息。因此,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必须有一套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制来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能够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实施中的关键点

(一)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须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须要和社会改革、发展的路线相匹配,相适应,不能违背当下社会经济的大环境要求。可以考虑,实施一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来配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转变,通过这种制度的初步建立和实施,为我国行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提供更为规范的制度保障[5]。而这种制度建立的必然结果就是一种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所谓的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国家政府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进行集中的、科学的、统一的管理和监督。而这种制度的完全落实和执行,将会极大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从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病。

(二)会计核算基础的全面改革

通常情况下,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需要全面采用权责核算基础的,这样有利于将行政事业单位大量的数据、信息等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并以及为基础客观、科学有效的分析、处理数据,通过这样的途径有效的解决各种会计因素在执行期间遇到的诸多问题。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成本使用情况,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序、高效进行。会计核算基础的全面更新和健康发展,可以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费支出。在这样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体系将会更为的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这样一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将会更为明确、清晰。针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仍相对简单的情况,则应该继续对行政事业单位报表体系进行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的考虑到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需要,结合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增加现金流量表,编制反映财政预算资金收支情况的报表以此来满足实际的需要。

(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在行政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制订与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将国库集中制度考虑进来,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从实际的情况上来看,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其核算、预算体系还是不够完善的,很多时候是不能严格的执行资产、成本的核算、预算工作的,资金使用方面是很混乱的。因此,在具体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切工作的根本都是要按照预算来制定和执行,从而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6]。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核算、预算、资金运转体系建设,以此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健康发展。还要注意保证全面改革、完善内部控制内容,严格的执行有关内部控制机制。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良性的一种循环结构模式,提高资源有效的使用率,这就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合并制定会计制度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都能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在单位的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支撑。这样的财政资金支持模式也是经过很多尝试后才制定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而言比较统一、固定的模式了[10]。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是没有必要将会计制度分设为两套管理系统考察的。现在很多会计部门和一般的行政账目管理制度都是没有过多冲突的,虽然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弥补的。所以说,可以考虑合并制定会计制度,避免工作的重复,保证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四、结论

总的来看,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其不适应当下实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而制订的,通过新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区域满足实际需求。对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对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提出能够提供很多的参考,制定出一套适实际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管理制度。具体来看,还要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合并会计的执行,保证现有的会计制度能够向新的会计制度过渡,使会计体系运行的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池昭梅,李莎.中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及启示[J].会计之友,2011,25:13-14.

[4]池昭梅,李莎.中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2011,30:92-94.

[5]孙茂民.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5,02:80-83.

[6]邓远倩.企业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借鉴意义[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237+239.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形势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