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2016-09-10常志有卓凡超
常志有 卓凡超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往往面临多种选择,主要包括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消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次还包括规则的政策制定和斟酌使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当经济社会中发生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一致时,经济社会遭受到冲击,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政策制定到发挥效果之间存在的时滞,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一、引言
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周期的现象。经济周期的发生是因为经济社会中存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匹配。当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均衡时,会导致经济社会出现实际就业水平偏离充分就业水平,一般商品物价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现象以及生产缺乏效率。当出现经济衰退过程时,中央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进一步稳定经济,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和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是持有消极的态度还是在经济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为稳定经济所指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承诺遵循固定的政策组合或者灵活自由的运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斟酌处置权。
二、宏观经济政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一国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国内经济稳定,中央银行和政府在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主要考虑到政策的制定是为了减少失业还是降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是通过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产出。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是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还是采取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进而影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现象。
一方面,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效果是即时的,则政策的制定很容易能保持经济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类似于在公路上行使的汽车一样,经济偏离正常的发展时就如企业偏离正常的路径,政策制定就如操作调整汽车的转向盘一样,只要简单的调整工具,就能保证汽车立马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类似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当经济政策存在时滞,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类似于驾驶一艘大船,大船不像汽车转向那么灵活,需要在很长时间后调整到正确方向。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面临这两种情况,政策效果的即时和存在时滞。相关经济学家为区分制定稳定经济政策的两个时滞,即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经济冲击发生的时间与为了应对经济冲击所采取政策的时间两者的存在的时间差。这种时滞是指经济政策制定者首先认识到冲击的发生以及在冲击发生之后考虑需要制定何种经济政策所存在的时间。外部时滞是指当中央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后与经济政策发挥作用存在的时间,因为制定的政策不能立即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即不能立即影响企业的产出和消费者的支出和收入水平。
利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是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时滞,在美国财政政策的制定规则主要包括政府支出的增减和税收的升降,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总统和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由于存在繁琐的程序,因此对稳定经济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相反,货币政策存在的内部时滞要比财政政策的时间要短,中央银行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存在相比财政政策存在较长的时滞。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经济社会中的货币供给的数量以及利率的变化,影响消费者的支出和投资变化。
自动稳定器是指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用来缓解和稳定经济的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就是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自动稳定器。当经济繁荣发展时,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会随之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进而需要增加税收,虽然经济社会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但是所缴纳的税收也随之增加,因此进一步缓解了经济的过度发展,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居民收入水平降低,因此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将会到较低的等级。因此即使个人收入水平降低,但是个人税收的支出也会随之降低,消费者具有相对高的支出能力,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的衰退。
三、政策按照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
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则实施是指在各种经济情况发生之前,政策制定者会提前公布针对不同政策所采取的措施,并且当经济发生异常时,政策制定者会遵循已承诺的政策规则来维持经济的稳定。政策制定者的斟酌处置是指当发生经济波动时,政策制定者会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波动的大小,有针对性的采取政策而不是直接利用已承诺的政策。
经济政策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导致经济政策无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在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程序的反复无常,在一定程度上政策的制定反映社会利益的权衡,政策制定者总是会从特殊利益集团的考虑出发。又因为现实社会中宏观经济学是反复无常的,经济学家往往缺乏足够的经济学知识来处理发生的经济学问题。经济政策中所产生的机会主义主要是因为政策制定者的采取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往往与公众福利发生冲突。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治家会利用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利来为帮助他们竞选。其中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就是指政治家进行操纵经济政策来实现自身的选举利益。
当经济遭受频繁的冲击时,经济政策制定者会倡导积极的政策。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的波动就会对产出和就业带来冲击,实践表明,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存在在制定过程到发挥真正效用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因此经济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倡导消极的政策,出于稳定经济所制定的政策可能带来威胁经济稳定的效果。斟酌使用的政策制定者认为,在面临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冲击时,经济政策制定者会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措施。最后,因为政治程序的不可信的问题,政策规则的倡导者相信,政治家在实施经济政策中会犯经常性的错误。
参考文献
[1]吴俊杰.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及东道国政策干预的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2).
[2]李平和徐登峰.独资还是合资——我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管理,2010(05).
作者简介:常志有(1965-),云南昆明人,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东南亚、南亚贸易;卓凡超(1991-),湖南张家界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南亚、南亚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