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外包业务分析
2016-09-10郭晓敏
一、前言
银企对账是指银行与单位客户之间核对本外币存、贷款账户账务的工作。目前,多数商业银行组织实施了银企对账业务的集中外包,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保障银企资金安全、防范案件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制度建设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缺陷。
二、对账业务集中外包的必要性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积极推动了一系列适应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的银行战略转型及业务流程再造,逐步探索整合银行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一些流程固定、风险相对较小的不影响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公司,以实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业务流程的再造。目前,商业银行涉及的业务外包事项主要有非核心业务和核心业务的部分服务环节,通过选择、保留、培养、运用最关键、最具竞争优势、风险可控的业务流程,来减少成本开支,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三、银企对账外包业务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从市场供给角度分析,缺少具备相应资质的外包服务公司
如宁夏地区能够满足银行业务外包需求的公司仅有宁夏回族自治区邮政公司一家,由于邮政公司业务人员流动性很大,对银行专业服务水平高低严重影响到外包业务的质量。同时,由于外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外包公司缺少同业竞争,导致外包业务出现垄断现象。
(二)从银行业务发展角度分析,集中对账外包成本可以有效控制
随着银行电子渠道的不断优化、推广,对账模式更加灵活,除传统的纸质对账外,电子渠道对账凭借成本低廉、高效快捷的优势已日益得到银行和客户的青睐,这一模式将会使银企对账外包业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三)从风险防范角度分析,通过不断强化制度监管,集中对账外包的成效会越来越明显
随着银行外包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大,促进外包公司的规模和管理不断优化。集中对账外包业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流程、补充协议条款、加大违约责任等内容,促使银行与外包商之间不单纯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是风险共同体,引导外包公司顺应市场需求和变化,培养一批胜任银行专业化的员工队伍,强化银企对账效果。
(四)从网点转型角度分析,集中对账外包促进网点由交易核算型向服务营销型的转变
集中对账外包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成本和风险双降的同时,也带来了与传统经营模式截然不同的全新视角。前台工作环节、工作量不断减少,促进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多的支持和服务,缓解前台人力资源紧缺的难题,网点服务营销功能得到充分释放。
四、建立集中对账外包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一)存在的问题
1.银行管理手段不足。各家商业银行都明确规定了集中对账业务中的各自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对账单回收不及时、客户拒收账单、客户地址多次迁移、账项核对不符等特殊客户,没有更好的管理手段,无法保证对账的及时有效性。
2.对账不及时产生风险。首先,从流程上看,数据中心生成对账数据,由各行对账中心下载并传递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打印并分发传递到客户手中。流程涉及银行、外包公司及客户三方,任何一方不配合都会影响到对账的时效性;其次,从对账时间上看,对账数据在账务发生后一段时间后生成,按现行对账制度要求,最短也要一个月后,加上从数据生成到回执收回的过程,对账时间严重滞后,如发生盗窃、挪用资金案件,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堵塞。
3.账单回收不及时产生风险。实际对账工作中账单回收不及时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银行账单发出后,未及时督促对账单位及财务人员,导致账单回收延误;二是部分单位账户使用较少,单位财务人员疏于对账,导致部分账单回收不及时;三是部分单位账户异地开户或单位地址迁移不及时通知银行,导致账单无法及时送达;四是开户单位不重视银企对账,对银行对账不配合。
4.对账结果处理的风险。对账结果的处理是对账的关键环节,包括账户核对、预留印签审核、不符款项处理等。该环节风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忽视帐户交易的逐笔勾对,仅简单核对银行账户余额;二是对银企对账结果是否相符或发生对账不符款项时查证重视不够;三是对企业对账回执的验印审核流于形式。验印审核是确保对账行为真实的关键,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一是部分客户存在在多家银行开立多个账户,预留印签有所不同,客户在收到不同银行对账单时,没有认真核对分清账户而随意签章,银行收到回执后未认真审核签章;二是少数银行内外部联合作案,在盗窃、挪用资金后,为应付银行对账私刻协造印章。
5.外包公司风险。外包实施过程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外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包公司对员工考核以发出及回收数量为依据,导致外包人员为完成账单发送任务忙于应付,重数量轻质量,疏于银行对账制度控制;二是在外包账单传递过程中,存在客户信息泄密的隐患。银行对账单上记载着企业存款账号、余额、印签等重要信息,部分企业对账经办人员将对账回执未装入对账信封或未封口就交于外包人员,导致客户信息泄漏;三是外包对账单传递过程中账单交接控制不严。外包人员不了解对账岗位制衡,将账单传递给企业财务核算人员或将收回账单交给银行前台记账人员,忽视了传统对账方式下对账、记账不相容岗位风险,弱化了集中对账的预期效果和作用。
(二)采取的措施
1.完善集中对账外包服务协议,加强约束考核评价。结合集中对账外包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银企对账外包服务协议,明確对账外包相关指标、重要环节及相关违约责任等条款,加强对外包服务履约考核,严格对账率统计口径,通过准确计算对账率及监测帐户风险,建立外包履约后评价机制,定期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合同到期后续签的重要参考,保障对账服务协议的有效履行。
2.加强对账外包保密管理,严防客户信息泄漏。一方面,在外包服务协议内明确保密条款、泄密法律责任及相应赔付标准。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对账数据保密技术和流程,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对账数据包的加密技术,严格交接手续。
3.加强集中对账外包业务的监督检查,强化风险防控。将对账外包风险管理纳入营运业务检查范围,不定期开展对外包公司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投递质量、投递流程情况调查,全面掌握外包机构风险控制能力。
4.强化银行内部协作机制。对账工作涉及资金结算、营运、公司、风险、电子银行、网点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强化风险意识,积极配合银企对账工作的高效完成。
5.加强与外包公司间的沟通协作。定期与外包公司及投递人员联系,及时了解近期内对账单投递、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退信数量,督促缩短账单回收周期,掌握对账总体进度,切实提高对账率。适时组织对外包公司管理人员及投递人员必要的银企对账基本知识培训,增强外包机构风险意识,成为战略合作的风险共同体。
五、结束语
银企对账外包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对账时效性、缓解前台工作压力、提高银行对账率,但在实践中还应不断完善,真正发挥银企对账的作用与效能。
作者简介:郭晓敏(197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现任职于建设银行宁夏区分行,从事渠道与运营管理工作,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