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9-10舒苏
舒苏
【摘要】规范地计提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对用人单位而言,是《劳动法》规定的一项义务;对职工而言,是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规范地管理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本文在此简要地分析了企业在管理职工教育经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工教育经费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必须专项用于职工培训,是公民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不得隨意改变用途,挪作他用。但是,现实中不少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混乱,并没有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为此,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职工教育经费的含义,然后分析了企业在管理职工教育经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的措施。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含义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并用于职工继续教育的一项费用。企业职工不仅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还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为此企业需要计提一定的教育经费。
根据2006年财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财建[2006]317号《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计提的规定,一般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在这里,允许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必须是实际发生数,而不是计提数,已计提而未发生的不能税前扣除。
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核算。
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计提或不足额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经营者应高度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数不少的企业仍然没有按照规定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心理动机大致如下:
1.认为花钱对职工培训不划算,需要相关的技术或人才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即可;
2.对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或者故意曲解,不愿意计提或不足额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想当然地认为已经计提了工会经费就无需再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3.出于增加企业效益、减少成本的目的故意不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4.认为社保经费压力已经够重了,再按照规定足额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有些吃不消;
5.根本不重视职工教育,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没有必要培训员工的想法严重。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职工教育经费财务处理不规范
一些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不熟悉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税收制度,也不主动去学习了解相关的政策,在处理职工教育经费有关的业务时显得很随意,该计入职工教育经费的,却被放入费用中,职工教育经费只提取不使用;该计入有关费用的,却又挤占了职工教育经费,使得账上应正常使用的经费余额不足。常见的几种错误有如下三点:
1.认为只有教育报班的费用才属于职工教育经费,异地培训所涉及的来回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应作为差旅费计入相关费用。
2.把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学位教育的学费等与个人有关的费用,计入职工教育经费,并在税前扣除。
3.把高层管理人员国外学习考察费,作为职工教育经费列支。
4.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矿山和建筑企业,对农民工培训所开支的费用,因认为农民工并非企业职工而计入其他费用中。
根据《意见》规定,只要属于“企业发生的与培训有关的费用”,就可以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显然,异地培训所涉及的差旅费用、对农民工培训所开支的费用,都应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费,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应在管理费用中开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的学费应由个人承担,均不应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当然,企业为了鼓励职工自修学历而给予的奖励款,是应当列入职工教育经费并可在税前扣除的。
(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使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及《意见》特别强调:要保证职工教育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然而,现实中,用于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教育经费的比例总是较少,用于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经费的比例偏大,培训尤其是跨省培训、出境培训变相成为了企业某些人的公费旅游或某种福利。如此一来,企业就无法达到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的最初目的,一线职工的知识更新缓慢,极大的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让企业无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不完善
有些企业的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不作为,对企业中明显存在着的挪用职工教育经费和专款不能专用的问题视而不见;有些企业虽有监督,但是没有有效的奖惩制度,即使企业不按规定计提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四、有效管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承担起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可以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专业化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使得企业的发展更长远更长久。
只有企业经营者真正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职责,进而做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工作。
二是企業要依法建立并完善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制度。
企业要确保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提取并保证主要用于一线职工的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工的继续教育需求。
企业还应增加对内部培训单位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使之成为和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训基地。企业每位职工都有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权利,特别是一线职工。由于一线职工的工作性质特殊,外部培训课程一般具有通用性,针对性不强,不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也不能为职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而本企业的内部培训单位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根据一线职工的实际需要设计课程,对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使得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是建立起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企业应在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应统一管理和掌握职工教育经费,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根据企业的培训计划,分别由企业内部培训单位和外部培训单位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培训,由人力资源部门、工会和用人单位联合评估培训的效果,并根据反馈的结果进行调整,力争达到“学为所需”“学有所用”的效果。
四是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相关的各部门人员,如财务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会人员等应积极主动的学习并熟悉职工教育经费相关政策,提高业务处理水平,规范的管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如此,既能保证企业员工每年都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又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教育经费来支付相关的费用。
五是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经费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应对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进行审核和监督,督促企业不定期向职工公布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工会应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利,督促企业履行对职工的培训义务;审计、人力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任务。
企业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应为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定合适的奖惩措施,以激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履行职工培训职责。
五、结束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训可以使企业内部形成持续学习的良好氛围,不仅可以使在职职工成为高素质人才,还能吸引大量的外部人才流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增强后劲,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当充分重视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
[2]中工时评: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和使用亟待规范.中工网(http://www.workercn.cn). 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