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6-09-10武倩文

经济师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

武倩文

摘 要:文章针对现阶段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基于综合平衡记分卡的管理思路,提出了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流程,并以某科研院所为例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科研项目 全过程管理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71-02

一、研究背景

我国科研院所主要从事高精尖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承担着来自于政府、各部委、军方等多个渠道的各类科研项目,少则年均几十项,多则年均几百项。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日益重视和科技投入的明显增大,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项目难度也不断提高。科研项目任务量的迅速增长和项目难度的增强既给广大科研院所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又对科研院所传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各院所必须加强项目统筹管理,转变项目管控模式,确保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那么针对科研项目开展积极有效的绩效评价,成为促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提升的重要方式。

大部分科研院所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主要以项目验收,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为终极目标,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按任务节点进行非量化考核,以保证科研项目的按期完成率,但对其完成质量、对院所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缺乏有效的评估。因此如何对科研项目开展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如何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对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十分有益。

二、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1.未按重大节点进行有效考核,科研项目进度控制不力。大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虽在年度计划中明确了重大节点和一般节点,但对于节点的具体完成形式和考核方式并未具体确定,导致对节点的考核和把控不到位,流于形式。

2.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项目团队效率无法有效发挥。目前科研院所一部分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是在全新的领域开展,缺乏积累,难度较大。然而从事这类创新性大、技术攻关难度大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与从事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基本没有差异,这样极大地打击了部分研究人员的科研攻关积极性。

3.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大部分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后续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差,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有产品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缺乏后续投入和管理,同时缺乏有效的考核政策,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能持续创收的比较少。

(二)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科研项目考核管理效果不佳,大多流于形式, 造成“考核处处在,结果不实在”的局面。具体问题在于:

1.没有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绩效评价的操作过程走样,考核结果应用单一。

2.项目评价周期不合理。大部分科研院所对于科研项目评价都是按照季度或年度进行,所有项目都按照这种方法单一考核,但科研项目本身重大节点周期各有差别。

3.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合理。指标设置主要是按照任务目标分解指标,缺乏差异性,没有重点和针对性。

4.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根据经验判断的,缺乏科学性。

三、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综合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路,构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达到有效考核和激励。并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以最小的参与度达到最大的管理效果。

希望通过有效评价,可以做到:科研项目按进度节点完成,科研项目完成质量有效控制,科研项目经费严格预算,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科研院所科研项目专业发展方向,鼓励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

四、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科研项目全过程阶段划分

根据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立项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及风险性等;实施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验收阶段主要考查项目成果与立项要求符合性、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成果先进性、成果转化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二)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流程

可以分四个步骤来设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详见图1。

1.指标库建立。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指标来建立指标库,主要采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管理专家头脑风暴的方式,建立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备选库,以供将来各类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时选择使用。指标库的建立为今后各类项目评价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指标的建立要遵循有效性、独立性、可行性的原则。

2.指标的选择。对初步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拟首先通过专家咨询,以管理专家评分等方式,了解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进而通过关键绩效指标法选择指标。选择时要注意考虑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性和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和重点突出,并根据各单位自身的科研项目激励政策导向,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方案。

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选择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后,下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就是这些指标权重的设定,将已选择的绩效评价指标按照科研项目评价各阶段进行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菲法分别确定其权重。不同的权重设计可能会使评价结果出现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选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即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德尔菲法,这样既简化了计算、提高了一致性,同时还保留了层次分析法较好的数理逻辑性,从而使得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

4.评分办法设计。根据已知的指标权重设计评分标准,对每项指标的扣分和加分办法和极限值做出明确规定。设计过程中注意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可操作性,避免评分办法过于复杂,增大评价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三)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探索性地设计了以某科研院所为例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详见表1。

具体评分时既可以根据各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评分标准,也可以简化处理,例如根据各个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将得分划分为三个档次,较好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70%(不含)~100%,一般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40%(不含)~70%,较差的得分范围为1%~40%。

五、结束语

传统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价,首先在周期上一般是按自然年度考评,并未针对项目本身研究周期评价;其次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关注技术性指标,往往技术指标达到要求了即可,忽视了效益、效率和后续成果转化等要素。因此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开展绩效评价,符合项目本身研究周期的管理需求,更有适用性。同时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正是将财务要素和非财务要素紧密结合,也关注流程标准性要素和后期成长性要素,按照此思路构建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考评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更为细致全面。

参考文献:

[1] 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3)

[2] 李丽亚,宋杨.科技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3] 王凭慧.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胡骏红.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95)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防范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全过程管理
浅谈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系统研发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