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9-10代岑颖
【摘要】武陵山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部,地处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拥有得天独厚的的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利用这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的发展具有武陵山特色的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剖析其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扶贫攻坚、政策扶持,合理规划、理性开发、保护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武陵山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SWOT分析
一、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武陵山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中部,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00多万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与此同时,武陵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的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群多样、喀斯特地貌奇特。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景点开发逐渐成熟,综合收入逐年提高。但是,这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武陵山区几乎是空白。合理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的发展具有武陵山特色的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任重道远。
二、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该地区为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区域,也是高山向丘陵的过渡地带,沟壑纵横、河流网布、喀斯特地貌奇特,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此。湖南省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于1992年12月收录世界遗产名录,湖北神龙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旅游胜地,重庆武隆喀斯特、酉阳桃花源是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高品位的自然风景是武陵山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加之武陵山区为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着土家、汉家、瑶家、苗家、侗家等民族,以自然资源为主,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为辅,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相得益彰。
2.区位优势。武陵山区处于渝鄂湘黔四大省市结合部,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交界处,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武陵山区既是中国苗族最大片聚居区域之一,也是土家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此外这里还聚居着侗族、白族其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文习俗相近,经济交往频繁。长江三峡、张家界景区、神龙架景区等各大景区有较强的关联性及互补性。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湘黔铁路、渝怀铁路等形成铁路干线,张家界荷花机场、黔江舟白机场、铜仁凤凰机场等机场与全国主要旅游城市通航,武陵山区的区位优势愈加显现。
3.品牌优势。湘鄂渝黔四省市有武陵源、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庆武隆景区、中国丹霞的湖南崀山景区已形成顶级品牌,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茂兰生物圈保护区属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20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位于武陵山片区的有11处。武陵山区还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2个国家地质公园、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处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这些均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武陵山区的品牌优势将为其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劣势分析
1.交通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差是制约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武陵山片区的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有的区县未通高速公路;诸多市州和县市区尚未通高铁,近一半县市区还没有打破铁路零记录;偏远地区山高路陡,公路路基条件差,且很多区县公路养护不到位。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山高路远,水利设施薄弱、电力设施老化、通讯设施落后,未能构建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阻碍了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2.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未能从长远的眼光合理规划,承担人类应有的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自然环境。而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因缺乏资金投入,有的区县负责人缺乏重视,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民俗缺乏传承,传统文学濒临消亡。同时,在宣传武陵山区资源上,宣传力度普遍不大。宣传方式较为传统,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宣传媒介。宣传内容较为局限,未能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
3.人才流失,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武陵山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该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硬件设备不齐全,优秀教师队伍软件保障不到位,使得该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普遍偏低。加之东南沿海、华北、华中等诸多地区均较该地区发达,地区人才外流,人力资源匮乏。因此,旅游涉及的提供吃住行等服务的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他们往往未经过科学、系统、全面、综合的训练,服务意识有待提升,管理意识有待加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机遇分析
1.对自然环境的高度关注。工业文明接近尾声。但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强取豪夺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危机,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严重。人类不得不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外,每天忙碌工作、重复生活,穿梭于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人类也渴望走出城市,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注重生态,保护自然环境,保持与自然界的伙伴关系是现阶段的人类的首要任务。
2.生态旅游产业的兴起。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地环境愈发敏感和挑剔。传统大众旅游的人数增多,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追求规模效应,追求高投资、高回报的大众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素质、高要求的生态旅游者的需求。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使得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是武陵山区的核心竞争力,既开发旅游资源,又保证持续利用,使得旅游增长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3.区域合作的政策支持。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3号文件,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出台《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2016年7月30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分工协作暨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利川召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可将各地分散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综合的旅游资源优势,有助于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业发展。
(四)挑战分析
1.生态环境脆弱。武陵山区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生态环境脆弱。高山、丘陵、森林居多,自然环境恶劣,受降水量大、喀斯特地貌、地质运动的影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土壤酸性强、有机质少,受自然、人类的双重破坏后,土壤贫瘠,环境很难恢复。很多省市区县的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铁路、公路修建规划不合理,不恰当的开发旅游资源,忽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造成了伤害,经济发展取得了短期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2.经济基础薄弱。武陵山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加之该地区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贫困问题尤为严重,属于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该地区的现状。财政成本高,财政自给率低,靠国家的财政支持难以维持各项财政需求,投资环境差,地方财政困难,没有充足的财政资金作为坚强的后盾。同时又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健全的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主管部门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
3.生态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的生态旅游产业的起步比世界上一些旅游发达国家要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已逐步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主流,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9%~25%。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生态旅游会成为热销产品。西部六省五区一市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9%,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是生态旅游开发的热点。武陵山区需突出各自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特色,杜绝同质化,提升竞争力。
三、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扶贫攻坚,政策扶持
国家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明确将包括武陵山片区在内的11个连片特困区确定为中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为武陵山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福音。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易操作的区域性货币信贷政策、宽松的税收政策,创建开放的金融环境,注入雄厚的金融资本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可将武陵山区作为经济特区,财政给予专项补助,同时给予税收优惠、允许开设免税商店,在金融、土地规划等方面均提供政策扶持。
(二)合理规划,理性开发,保护环境
生态旅游规划将旅游者活动同环境特性有机结合,需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及分布,旅游者的类别及需求,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等诸多方面。在不破坏生态旅游环境的前提下,规划方案,保证旅游发展与环境和谐。自然资源不可再生,不能仅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关注眼前利益,应在规划、开发、管理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的体验。如美国的黄石公园,游客只能在占公园面积10%的区域内活动,开展生态旅游。
(三)加强交通建设,加强服务设施体系建设
由于道路、水利、电力、网络、住房、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投入时间长、投资资本大、投资见效慢。势必需要国家加大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拨付投入财政资金。中央、地方政府可改革投资体制,打破基础设施领域的垄断行为,采取BOT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法律、政策范围内允许进入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同时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形成铁路、公路枢纽,改善当地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青觉,孔晗.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01)).
[2]郑长德.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基金项目: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资助项目“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合同编号WLYF2016006)。
作者简介:代岑颖(1988-),女,重庆,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