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优化视角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2016-09-10侯磊

时代金融 2016年26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侯磊

【摘要】在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进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持续及不协调问题给予破解,已然成为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当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对“中等收入陷阱”予以有效规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对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中所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体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我国人均收入自2010年以来,已经成功突破4000美元,由此可知,我国已经迈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阶段。据世界银行于2006年所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指出,当一国经济发展步入到经济增长的停滞徘徊期,就会遇到经济深入发展瓶颈,要想达到更高层次发展,就需对原有的发展模式及格局予以改变,而能否将“中等收入陷阱”这条沟成功的跨越,资源能够合理高效利用以及经济结构在战略上调整能否实现乃是其关键。

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对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中所存问题

(一)缓慢的产业结构调整效率

传统产业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及时。笔者选取了近十年来我国传统产业部门GDP比重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其开展分析,从中发现了些许现象与规律。诸多产业在GDP比重折线方面均较为平坦,没有较大的波动,斜率不大,由此可知,我国大多传统产业部门均具有不明显的GDP比重变化幅度,同时还可知,近些年来,我国传统产业结构同样具有不大的变动。表明技术密集型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发生替代我国传统产业的趋向。我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增长方面仍然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依赖。罗斯托指出,经济的增长并非仅为总量的增长,更为重要的乃是产业结构相应变动。他认为如若没有部门的变化,就难以对经济总量的增长进行解释,因此,部门变动乃为整个经济增长的实质,其实际上就是高效率框架下的部门变动所形成的未来结果。所以,当前经济总量所持有的增长,实质上是经济产业部门在不断更替框架下所带来的结果,如若国家具有较为缓慢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则无疑会影响其经济增长速度。

(二)未形成态势的主导技术结构演变

对于主导技术结构而言,其所出现的变化可以称之为经济发展基础所发生的变化,最终便会造成经济增长出现范式的更迭。通过对我国部分行业GDP统计分析可知,针对那些具有较高GDP增长率的行业,其增长并不能持久化。除非金属矿采洗及建筑等少数行业外,其余行业均具有比较强的增长波动。至此,具有较高增长率的行业当中,通常存在有与增长对应的不稳定因素,现行的技术结构要想形成稳定的行业发展基础存有一定的困难。依据佩雷兹技术经济范式经济理论可知,主导技术结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的水平与模式具有决定性。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技术经济范式具有一定的渗透效应,也就是说其不仅可造成领域、系统、服务及产品,根据自身所持有权利去界定产生范围,而且能够对经济的其他各领域产生直接性或间接性的影响。所以,对于具有增长潜力行业而言,在未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且未形成主导前,在主导技术结构方面所出现的演变,并没有发挥其在经济增长范式当中的推动作用。

二、路径与对策

(一)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因势利导

只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方能更好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政府职责而言,即为因势利导的本国经济的发展进行调节,并对本文有关制度法律在建设方面逐步完善。政府需为结构变化提供各项便利,并以此为目的通过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补偿外部性,以及提供有效信息等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给予完善。此外,政府在对本国市场给予改善的同时,还需强化有关法律制度的响应建设力度,加强市场在整个经济调节当中的合理性及作用,最终促进产业结构在升级演变方面的实现。

(二)对要素禀赋培养机制建立并完善,根据要素禀赋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变迁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及稳定增长,需要对诸如技术、资本及劳动力等要素禀赋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予以充分发挥,这一点对于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产业升级及技术持续创新等作为经济增长的普遍事实及本质,而对于最为优良的产业结构而言,起到决定作用乃是本国所持有的要素禀赋,因此,我国要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就需要对目前所持有的传统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改变。所以,我国要想真正意义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制定完善且良性的培养机制,还要在资本积累及劳动力培养方面也需养成更加全面的培养机制,根据禀赋优势,就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予以实现。

(三)重视技术创新,激发经济活力

我国要想获得持续化的经济增长,需对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并实现产业结构的提升,加快旧产业替换成新产业的转变步伐,而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变迁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在创新的持续作用机制下,经济发展活力呈现出多样化激发。对于实施技术创新的目的而言,就是完成服务业的高端化以及制造业的数位化,而此过程需拥有一个更加完善且合理的机制方可实现。所以,我国可依据本国国情,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将科技研发为持续动力,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工作重心,促进企业在物质资本节约型创新的实现。此外,政府还要适当、合理增加用于创新的各项投入,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及调整进行引导与推动,这样方能促使“两化”的实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持续化增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经济的的发展及时间的推移,经济的持续化发展往往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即中等收入阶段,就会面临各种瓶颈与问题,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将这些问题给予有效解决,方能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更加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持续化。

参考文献

[1]陆万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与实现路径[J].经济经纬,2012(3):17-21.

[2]王少国,潘恩阳.新常态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54):39-41.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