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建设及使用效果试验

2016-09-09董永涛郑伟力

中国水产 2016年7期
关键词:塑料桶亲鱼受精率

文/董永涛 郑伟力

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建设及使用效果试验

文/董永涛1郑伟力2

采用大鳞副泥鳅规模化繁殖设施开展繁殖,比自然繁殖更好控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更高,通过对500组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繁殖试验,结果为产卵率93%,受精率85%,鱼苗培育成活率51%。同时,该设施还有很大的改进、提高空间。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俗名泥鳅、黄板鳅等,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和东南亚,是一种常见的小型经济鱼类,该鱼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易繁殖,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个体大,深受消费者喜爱。近些年,由于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群众对大鳞副泥鳅的养殖热情高,但是苗种繁殖技术制约,目前苗种数量无法满足大量养殖需要。该鱼的苗种繁殖一般采用露天土池、池塘中设置网箱、大棚温室、水泥池、家鱼孵化环道等设施,关于专用繁殖设施的使用、研究报道较少。2015年,我们根据大鳞副泥鳅繁殖特点,在金乡县高河街道华泰家庭农场设计了规模化繁殖设施开展大鳞副泥鳅繁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该设施的建设、运行及繁殖效果开展了总结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大鳞副泥鳅繁殖效果,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繁殖设施

繁殖设施由孵化桶、笼屉式卵巢、塑料温棚、遮阳网、增氧机(AP-408型,配备两个气化石)、水泵、输水管道等组成。

(1)场地选择及塑料温棚

建设选址一般位于晒水池塘附近向阳处,整体占地形状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有利于接受阳光,利于控温。以钢架为支撑,建设拱形大棚,顶部呈弧形,上面覆盖较厚的白色塑料膜,起到保温、防风雨等作用。在塑料膜上覆盖遮阳网,遮挡太阳光调节棚温。棚上方每隔1.5m~2m,用钢丝绳纵向固定,防止大风刮动。拱棚一般高度2m~3m,长度和跨度由繁殖规模确定。

(2)产卵及孵化设施

塑料桶直径1.0m×高1.2m,PE材料,作为孵化(产卵)场所。架设进水管,进水管高过塑料桶,为每个塑料桶设置1个进水阀、1个小型增氧机和1个电插排。塑料桶数量根据需要安装,采用两桶并列的方法依东西方向排列成排,中间留出宽度为1.5m的过道。地面硬化,根据实际修建排污渠,便于保持整洁和排水。

(3)鱼巢设置

繁殖前,塑料桶内注水0.8m ,并放入1只边长为1.5m的圆形网箱,网目5目~7目,使其入水0.5m,上端用铁丝悬挂于桶沿上。在繁殖结束移走亲鱼时,利用圆形网箱可方便捕捞亲鱼,而鱼卵可以漏过网箱铺在桶底。

(4)笼屉式卵巢设置

塑料桶内注水0.8m,收集的鳅卵平均分布在桶底和各个笼屉式卵巢上,一般设置3层~4层,每层高度8cm~10cm。每个孵化桶配备一台增氧机(AP-408型,配备两个气化石)进行底部冲氧。这种设置方式避免了鱼卵或鱼苗过于集中,造成局部缺氧坏卵和死苗。刚出卵的鱼苗也有附着物,避免了体力消耗。

2.运行方法

(1)亲鱼的投放

亲鱼来源于山东省南四湖水域。催产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和马来酸地欧酮(DOM)混合液注射,每千克雌鳅用药量为100ugLRH-A3+2mL生理盐水+0.3mLDOM配合液,雄鳅减半。注射剂量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适当调控。注射方法为背鳍肌肉注射,效应时间为24小时。将性成熟好的亲鱼按照雌、雄为1∶2的比例配组后,

放入繁殖桶的鱼巢内,1桶投放4组亲鱼。一般是晴天上午一次性注射,第二天开始产卵,1天~2天产卵结束。

繁殖设施现场图

(2)产卵、孵化管理

①环境控制

保持环境安静,利用遮阳网保持微弱的光线。

②温度控制

保持气温温度25℃以上,控制温差不要变化太大。在提早繁殖的情况下,中午气温高时,掀开大棚上覆盖的部分塑料膜,进行通风换气;调整遮阳网,用于防止太阳光直射时温度上升过快,或者防雨水,减小水温温差。

③水质控制

从水泵抽取晒水池(提前用生石灰消毒、晒好产卵用水、无菌无毒无污染)的水,晒水池水深达到1.0m,保障足够用水。注射的第二天黎明前,利用水泵通过集水池及塑料管道给繁殖桶内注水,保持微流水刺激。产卵后及时少量换水,注水前后水温温差不超过2℃。连续开增氧机。

(3)饲料投喂

2天~3天受精卵孵化出膜。在桶内培育7天左右,鱼苗孵化出第3天,使用煮熟的蛋黄及鱼粉等开始投喂。方法是将蛋黄煮熟,取出蛋黄,装在120目筛绢袋中在水盆中捏洗出蛋黄悬浊汁,然后以泼洒方式投喂。投喂量为第一天每10万尾苗投喂蛋黄1个,每桶半个蛋黄。第二天按1/3加量。若是鱼粉,则每10万尾泥鳅苗每天投喂10g。连喂2天~4天后,苗体颜色由黑色转成淡黄色时,转入池塘培育。

二、结果与分析

1.鱼苗繁殖情况

本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亲鱼来源于南四湖水域,该鱼是大鳞副泥鳅重要的地理种群,其自然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7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2015年5月~6月份,对500组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繁殖试验,结果为产卵率93%,受精率85%,鱼苗培育成活率51%。

2.繁殖效果

该设施建于池塘边,占地少,有利于亲鱼培育、鱼苗繁殖与鱼种培育环节的衔接。亲鱼产卵、孵化、前期培育均在设施内,节省了繁殖空间,减少了操作。繁殖期间,人工管理操作主要集中于饲料投喂,而换水、曝气装置可以自动运行,操作方便,便于观察,劳动强度低。由于繁殖活动处于温室内,晴天时气温比温室外高15℃,阴天时高10℃,昼夜温差10℃,降低了低温等恶劣天气对泥鳅繁殖的不利影响。采用其它设施一般是将亲鱼集中在同一水体内催产,亲鱼及鱼苗密度大,相互干扰和影响,且繁殖活动结束后,存在不易捕捞和捕捞不净亲鱼的问题,易照成亲鱼吞卵吃苗现象。本设施采用一桶放四组亲鱼,从亲鱼产卵、鱼卵孵化到鱼苗培育都是单桶进行,利用网箱可以及时、方便地捕出亲鱼,水体中没有其它生物干扰,有利于提高受精率和鱼苗成活率。

3.经济效益

该设施选用的主要建材为价格低廉的钢管、塑料膜、遮阳网、钢丝绳、PE桶、PC管、小型增氧机等材料,建造简单、成本低。该设施坚固耐用,使用时间长、用水量少,耗费的电能低,因而运行费用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三、结论

采用该设施开展繁殖,比自然繁殖更好控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更高,适合规模培育鱼种,该设施在大鳞副泥鳅繁殖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该设施还有很大的改进、提高空间。今后,应该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在温度控制、水质调控、通风换气、废水处理等方面进行精准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智能化管理和绿色环保,进一步提高繁殖效果。

作者单位:1.山东省金乡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山东省济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塑料桶亲鱼受精率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打水的少年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连体垃圾压缩箱翻转架掉桶问题处理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
产蛋周龄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效果的影响
塑料桶栽培月季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