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叶1号茶产业与科技的进展及发展建议

2016-09-09俞燎远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安吉茶园浙江省

俞燎远(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白叶1号茶产业与科技的进展及发展建议

俞燎远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白叶1号茶的研发推广为浙江茶叶产业优质高效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浙江省白叶1号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等产业化情况的发展变化,分析白叶1号茶品种繁育、特色施肥、防灾减灾、种养结合、标准化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研进展,提出加快白叶茶品牌建设、机械化采摘、连续化加工、特色小镇建设等发展建议。

茶叶;白叶1号;产业;浙江

文献著录格式:俞燎远.白叶1号茶产业与科技的进展及发展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1057-1060.

白叶1号茶指使用白叶1号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白叶茶统称。白叶1号茶树原名安吉白茶,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安吉县大溪村海拔800 m高山上近千年树龄的野生茶树选育而成,1998年安吉白茶被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2001年更名为白叶1号[1-2]。据测定,白叶1号茶氨基酸含量5.0%~10.6%,比一般绿茶多1~3倍,其独特的品质赢得了茶叶界的认可,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为浙江茶叶增效、茶区增收、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调研时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根据浙江省白叶1号茶的产业现状,结合白叶1号茶科研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1 产业现状

白叶1号茶树种性优异,早春芽叶玉白,经脉翠绿,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适制名优绿茶。制作的绿茶具有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叶底玉白的品质特征。茶叶经济价值高,种植比较效益好,省内外纷纷引种繁育,生产规模逐年高速扩展。

1.1茶园面积快速增长

据业务部门统计,2015年浙江省白叶1号茶园面积30 066 hm2(表1),占全省采摘茶园总面积192 133 hm2的15.7%。2015年比2011年增加9 770 hm2,增长48.1%,非常迅速。其中湖州市16 467 hm2,丽水市6 904 hm2,分别占全省白叶1号茶园面积的54.8%和23.0%,湖州、丽水2市占全省总面积的3/4。

表1 近5年浙江省白叶1号品种茶园面积

1.2产值占比高,单位价值高

据业务部门统计,2015年浙江全省白叶1号茶产量10 071 t(表2),产值43.31亿元(表3),分别比2011年增长57.3%和80.8%;2015年产值占全省茶叶总产值168.6亿元的25.7%,占比超过1/4。全省白叶1号茶平均价格433元·kg-1,是全省茶叶平均价格96元·kg-1的4.5倍。据调查结果,2015年安吉县白叶1号茶产值达22.2亿元,占安吉县农业总产值的1/4,为全县36万农民人均增收5 900元,占农民年均收入的2/5,全县白叶1号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20万人,已成为安吉县的支柱产业。

1.3种苗繁育快

据业务部门统计,近5年浙江省丽水、安吉、嵊州等重点良种茶苗繁育市、县累计繁育白叶1号无性系良种茶苗9.4亿株(表4),白叶1号茶苗远销贵州、湖北、江苏等省,为白叶1号品种在省内外的快速推广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

表2 近2011—2015年浙江省白叶1号茶产量情况

表3 近2011—2015年浙江省白叶1号茶产值情况

表4 2011—2015年重点茶苗繁育点白叶1号苗木繁育情况

2 科技进展

2006年以来,为充分发挥白叶1号的茶树品种优势,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安吉县农业局茶叶站、浙江大学等单位多方面开展白叶1号茶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如浙江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安吉白茶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2006年),湖州市科技重大专项《湖州市现代茶园风扇防霜冻技术引进与研究》(2007年),湖州市科研计划项目《安吉白茶品质特征的气候成因及其应用研究》(2010年),湖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白叶茶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加工技术研究》(2012年),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茶园养鸡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2013年)等科技项目,在白叶1号品种繁育、优质高效栽培、生态茶园建设、茶园减灾防灾、茶园种养结合、标准化加工、全产业链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技术性突破。

2.1茶苗繁育技术标准化

白叶1号茶苗繁育技术要点。选择树龄5~10年,生长旺盛、无病虫危害的茶园为母本园。扦插的苗床畦宽120~150 cm,畦长10~15 m,高15~20 cm。选取1/3茎已褐色的枝条,剪取穗长3~4 cm,每个穗上具有1个饱满腋芽和1片健全真叶。苗圃插穗用量4 500~6 000 kg·hm-2。扦插时间以夏季最好,选择下午阳光转弱时进行扦插。扦插行距7 cm,将插穗斜插入土中,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插250~300万枚·hm-2。插后立即充分浇水,搭棚遮阴。育苗期做好定期浇水、荫棚练苗、及时除草、适量施肥和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出圃苗标准为苗高不低于20 cm,茎粗大于1.8 mm,分枝、着叶低,无病虫害。

2.2茶树施肥技术特色化

白叶1号茶树在施肥技术上与其他茶树品种有较大差异,不需要大量氮肥,而要适当控制氮肥使用,特别是早春的催芽肥不能施,施用后叶片中叶绿素成分增长加速,茶芽的玉白程度会受到影响[3]。

白叶1号茶园每年施肥3次,分别在春茶结束后、梅雨季节和入冬前进行。第1次在4月底至5月初,开沟施有机肥1 500~2 000 kg·hm-2+复合肥300~400 kg·hm-2;第2次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有机肥或饼肥800~1 000 kg·hm-2;第3次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施复合肥300~400 kg·hm-2+饼肥或有机肥2 500~3 000 kg· hm-2作为茶园基肥。

2.3茶叶加工技术规范化

白叶1号茶标准化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回潮→复烘。

杀青。采用多功能理条机。槽体温度250~300℃,投叶量750~1 000 g鲜叶,时间5~7 m in。杀青叶含水量60%左右,手握叶质柔软,色泽暗绿色,青草气散失,清香气透出为杀青适度。

理条。采用多功能理条机。槽体温度90~120℃,投叶量800~1 000 g杀青叶,时间4~6 min。理条叶失水率75%左右,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无青草气,茶香透露为理条适度。

初烘。采用履带式烘干机。烘干机温度100~120℃时上叶,将理条叶均匀薄摊于烘网上,5 m in后上下翻动1次,初烘时间8~10 min,烘至茶梗略硬,失水率85%~90%为初烘适度。

摊凉回潮。初烘叶堆放在竹匾中,厚度20~30 cm,时间20~30 min,茶叶中水分均匀,即进行复烘。

复烘。采用箱式烘干机。温度80~90℃,时间20~25 min,茶叶含水率达5%左右,用手指一捻成粉末为复烘适度。复烘叶摊凉后,筛分整理入库。

2.4茶园防灾减灾研究有进展

白叶1号茶树抗寒抗冻能力弱,在茶园安装防霜风扇能显著降低春季霜冻灾害。白叶1号茶园安装防霜风扇技术要点为,每台防霜风扇间距26 m,回转直径90 cm,安装高度6.5 m,俯角30°,设定当防霜风扇系统自带温度传感器探测到茶树冠层气温低于3℃时,防霜风扇自动开启。在白叶1号茶园设置防霜风扇,平均增温达2.8℃,增温防霜冻效果明显。

2.5茶园种养结合研究有成效

基于目前白叶1号茶园只采春茶的现状,在春茶后期和夏秋季利用茶园有效空间进行生态养殖。鸡在茶园捕虫食草,树冠为鸡挡风、避雨、遮阳,可养殖无公害草鸡;同时鸡粪作为茶园肥料,既节省茶园施肥,又提高茶叶品质。白叶1号茶园养鸡技术关键点:挑选适应性、抗病力、觅食力强的本地鸡种。在鸡45日龄时,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中午向茶园放养,采取意向性喂食方法,将鸡引导至指定茶园地块自由活动、捉虫或觅食。夜晚将鸡捉放在栖架上,训练几次后,鸡会自然地在栖架上过夜。鸡放养密度以400~500羽·hm-2为宜,放养季节为春末和夏秋季,每年5月、9月放养2批,8月、12月上市。据试验,白叶1号茶园养鸡后,平均茶叶增效4 000元·hm-2,养鸡增效30 000元·hm-2,节约肥料投入6 000元·hm-2,累计可节本增收40 0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2.6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有突破

白叶1号茶枝条利用技术。安吉吟诗茶叶专业合作社收集茶园修剪枝条进行统一规格粉碎处理,制成食用菌菌棒,栽培香菇、木耳和凤尾菇等食用菌,集成了2套白叶1号茶树枝条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技术。白叶1号茶食品加工技术。浙江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研发成功3款白叶1号茶月饼和2款白叶1号茶坚果产品,引进国外先进烘焙食品自动化生产线,近3年已生产茶月饼和茶坚果2万余盒。白叶1号茶含片。安吉依思味食品有限公司研发成功白叶1号茶含片,引进国内外顶级生产设备,实现了白叶1号茶含片由原小规模生产到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的跨越式发展。

3 发展建议

白叶1号茶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到了关键阶段,既有良好的基础,也有美好的前景,但面临艰巨的挑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白叶1号茶生产呈现采摘劳动力紧缺,加工流水线建设滞后,销售市场拓展困难,综合利用研发进展缓慢等问题亟待破解。“十三五”期间,应充分发挥浙江省茶叶技术创新团队白茶产品组和在杭国家级、省级茶叶科研机构的专家资源;依靠中央茶产业提升和省茶产业传承发展项目、省“三农六方”科技项目等资金支持,制定白叶茶发展规划,建立白叶茶技术示范点,在白叶茶机采、规模化生产、连续化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

3.1加快制定白叶茶品牌发展规划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号)文件精神,白叶茶生产管理部门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和“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思路,以白叶1号茶树品种为主导,发展中白1号、中黄1号、景白1号、黄金芽等白叶茶树品种,共同创建浙江白叶茶品牌,制定品牌发展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共建共赢。

3.2加快白叶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

茶叶产业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茶叶机采机制技术是浙江省农业厅五大种植业主推技术之一,也是省政府振兴茶叶产业的重要手段。应加快开展白叶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规范新建白叶茶园种植行间距标准,符合机剪机采条件的手采茶园分年分批转换为机采茶园,为实现白叶茶园机械化耕作、施肥、治虫、修剪和采摘打好基础;筛选研制适合白叶茶采摘的机械,提高机采白叶茶鲜叶质量;研究改进机采白叶茶鲜叶分级机,提升机采白叶茶产品等级和鲜叶利用率。

3.3加快白叶茶连续化加工流水线建设

随着劳动力、物化成本等茶叶加工成本的不断攀升,白叶茶的利润空间将不断被压缩,白叶茶连续化加工流水线的研发显得尤其重要。应根据白叶茶标准化加工工艺要求,着力研发连续化、智能化、清洁化,全程配套、适合实际、价廉物美的白叶茶连续化加工设备,加大连续化生产线关键工艺、连接工序、机械设备、产量设计等方面的试验与研发,争取出台扩大白叶茶加工机械购机补贴范围的政策,实现白叶茶流水线生产,引导白叶茶加工技术改进和产业提升。

3.4加快白叶茶深加工产品开发

出台政策推进白叶茶产业整合集聚,完善白叶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力量,支持白叶茶龙头企业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加快夏秋白叶茶综合利用技术的深度研究和跨界开发,提取功能成分加工成白叶茶饮料、食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日化用品等终端产品,发展白叶茶精深加工,着力占据产业链制高点,提高白叶茶资源综合利用率。

3.5加快白叶茶特色小镇建设

强化规划设计,发挥要素资源,在白叶茶集中产区,如安吉县溪龙乡等乡镇,按照建设“茶叶生产示范区、茶园风光观赏区、茶叶交易集散区、茶乡民俗体验区”的目标,积极推进白叶茶小镇建设。通过集聚白叶茶人文历史、休闲度假、观光体验、健康养生、美丽乡村建设等资源,使白叶茶小镇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升级版,进一步拓展白叶茶产业功能,促使白叶茶产业、经济、旅游、休闲和文化等协调推进。

[1] 陆文渊,钱文春,赖建红,等.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茶叶科学技术,2012(1):25-27.

[2] 汤丹.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2015(1):53-55.

[3] 王世斌.安吉白茶叶绿素含量的规律性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69-1272.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71

A

0528-9017(2016)07-1057-0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731

2016-04-12

俞燎远(1971—),男,浙江永康人,高级农艺师,茶叶技术管理与研究推广工作,E-mai1:1317963696@qq.com。

注:浙江省各市茶叶业务主管部门和重点茶苗繁育县提供了白叶1号茶相关数据,在此一并感谢!

猜你喜欢

安吉茶园浙江省
《初心》
茶园飘香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小丑拉绳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看到了什么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