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技术

2016-09-08沈肃欣

中国新通信 2016年15期
关键词:接地技术智能化建筑

沈肃欣

【摘要】 在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种智能化设备的运行效果,而做好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处理,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接地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建筑电气安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建筑 智能化 综合布线系统 接地技术

前言:智能化建筑,是指以建筑本身为基础平台,集成相应的智能化信息技术,能够同时具备感知、传输、记忆、判断以及自主决策能力,为人们提供高效、可靠、便捷、安全等功能环境的建筑。智能建筑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做好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处理,对于保证智能建筑的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

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简单来讲,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特殊的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建设中一种非常关键的基础设施,可以将现代建筑内部的三大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为系统的集成提供了良好的物理条件。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布设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建筑的成败。

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布线,实现任意信息点与任意终端设备的连接;二是通用性,可以使用当前技术条件下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所有计算机及网络拓扑结构,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的并行;三是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新设备的扩充;四是模块化,除固定线缆外,其余插接件均为标准件,方便进行管理和维护[1]。

二、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接地技术

2.1接地线

接地线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系统设备的有效接地,从而保证了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及居民的人身安全。在接地系统中,根据功能的差异性,接地线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接地母线,其为系统接地线与水平布线的中心接点,与相应楼层的配线柜以及接地干线等相互连接。一般情况下,接地母线为铜母线,其宽度不能小于50mm,厚度不低于6mm,长度则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应该在接地母线上设置电镀锡层,尽可能减小接地电阻;二是接地干线,由接地母线引出,与接地母线连接的所有接地导线相互连接。在对接地干线进行设置时,应该关注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将其安装在不容易受到物理破坏或者结构损伤的位置,避免将金属电缆屏蔽层或者水管当作接地干线。如果建筑中存在多个接地干线,则需要每隔三层焊接等截面绝缘导线,提升其绝缘性能;三是主接地母线,其为接地干线和设备接地线的转接点,一般设置在建筑配线间,直线布设,距离保护器的距离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过长。如果外线引入电缆需要穿越金属保护管,或者配备有屏蔽线,则应该将其接入到主接地母线。通常主接地母线为铜母线,最小宽度100mm,最小厚度6mm,长度依实际需求确定;四是接地引入线,指存在于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一般采用扁钢,表面镀锌,规格为50mm×5mm或者40mm×4mm。由于接地引入线属于地埋线,需要做好绝缘防腐处理,同时对露出位置进行保护,避免物理破坏或者机械损伤[2]。

2.2接地体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如果采用单独接地系统,多选择人工接地体,其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性能要求,即接地体与交流电系统的距离应该在10m以上,距离建筑防雷系统的距离不小于2m,接地电阻不超过40Ω。而如果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则可以利用建筑基础中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在1Ω以下。与单独接地系统相比,联合接地系统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一是在遭受雷击时,电位分布均匀,能够有效保障安全,而且建筑本身的框架结构也可以提供针对中波电磁场10dB-40dB的屏蔽效果;二是接地电阻更小,安全性更强;三是可以节约金属材料。

三、综合布线系统接地注意事项

首先,若采用屏蔽措施,必须保证屏蔽层的连续性,对导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屏蔽层设备两端接地应该在同一个接地体上;其次,在进入建筑内部时,电缆容易遭受雷击,或者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保护器;然后,如果系统线路遭受雷击、过电压、高地电势等危害的影响,需要做好必要的过流过压保护;最后,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过压保护的最佳选择是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其能够在导体和地电极之间构筑导电通路;过流保护的最佳选择时自复式保护器,可以在避免过量电流损害系统设备的同时,为维护提供便利。

结语:总而言之,在智能建筑不断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从建筑安全考虑,做好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处理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电气安装技术人员而言,应该深入研究,不断提升综合布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的使用安全[3]。

参 考 文 献

[1]李敏.分析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技术[J].山西建筑,2008,34(26):180-181.

[2]罗森发.建筑电气施工中综合布线系统接地探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2):129.

[3]徐卫昌.建筑电气设计中综合布线系统接地设计问题的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9):236,215.

猜你喜欢

接地技术智能化建筑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试论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广电工程的接地技术应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