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粮食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以四川省夹江县种粮大户为例

2016-09-08四川省原良种试验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户种粮机械化

□谢 力/四川省原良种试验站



扩大粮食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以四川省夹江县种粮大户为例

□谢力/四川省原良种试验站

2011年,四川省首次对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到2015年,种粮大户补贴标准已大幅提高并加以分档(表1)。持续稳定的补贴政策,使种粮大户数量不断增加,种粮规模不断扩大。据四川省农业厅数据,2015年全省种粮面积在6.7 hm2及以上的大户数量比2011年增加1.8倍,其中,种粮面积在33.3 hm2以上的增加5.5倍。农业物质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农民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与之相适应。以农民为主的种粮大户(指补助类型中的种粮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经营好更大面积的土地,将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深入方向。本文以夹江县种粮面积66.7 hm2以上的大户刘树华、李树明以及海滨农场为例,分析种粮大户扩大粮食规模经营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粮食规模经营情况

以种粮大户刘树华为例。2015年种粮大户刘树华经营土地153.7 hm2,以“稻-麦”“稻-油”为主要种植模式,除施肥、播种、喷施农药外,其他农事操作全部采用机械作业。

1)资金投入。近年来投入150万元用于购置机械设备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于自筹和政策支持两部分,政策支持资金来源于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大户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技术推广等方面。

2)机械设备。有农用中型卡车2辆,久保田联合收割机4辆,插秧机4台,谷物烘干机2台(15 t/次∙台),翻耕机3台,传输机、吸谷机等若干。

3)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现代化育秧大棚600 m2,仓库500 m2,修建核心区机耕道1 000 m,烘干机天然气管道设施。

4)从业人员。家庭成员6人,雇工5人,40岁以下6人(2人为家庭成员),大专文化以上2人。

5)农业保险。为农作物投保52.5元/hm2,2015年水稻因稻曲病受灾40 hm2,获赔7.2万元。

调查分析表明,小面积种粮大户普遍遇到土地流转困难,晾晒场地缺乏,农业保险等问题,大面积种粮大户这些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大面积种粮大户在以下3方面表现明显。一是身份转变。从小面积种粮大户生计型农民逐渐变成现代的经营型农民,以现代新型农民的理念、技术、知识、能力,进行高效、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生产。二是机械化水平高。较高的机械化水平提升了生产效率,使得大面积经营土地成为可能,也使得经营规模面积得到扩大。通过全程机械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如水稻耕、插、收、运、烘、储全程机械化,使用工数从传统种植模式每公顷每年150个以上的人工减少到22.5人。三是经营效益较好。表现出较好的规模效益及单位效益。海滨农场经营土地223.3 hm2(表2),水稻、小麦单产均高于全县,常年用工8人,2015年纯收入达60万元,每公顷纯收入达2 687元。

表1 四川省近年种粮大户补贴情况

表2 2015年海滨农场生产情况

2 扩大粮食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

1)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能力有待提升。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能力不高,缺少掌握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新型农民。2015年,种粮大户刘树华由于未能统筹安排好各项事务,13.3 hm2水稻收获期推迟,没能播种下季作物小麦,两季田变一季田,生产效益降低。种粮大户李树明因掌握不好机插秧技术,74.2 hm2水稻全部采用人工栽插,大大降低了效率。

2)农机维修难。农机维修不便,维修费用高,费时费事。一些配件需要到大城市购买。农忙时节修理机械花费很长时间,耽误农时。

3)产品销售难。虽以量大的优势,掌握了“议价权”,但种粮大户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当粮食销售遇到市场低迷时,进国库价格低,进入市场的品牌效益不明显、优势不突出,会造成库存积压。

4)融资较难。购买种子、农药、化肥,支付土地租金需大量资金。资金周转困难时,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加上种粮大户缺少抵押物,贷款难。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水渠修建与田块整理不适应机械化操作、规模化生产。偏远田块与缺水田块的粮食单产量依赖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3 扩大粮食规模经营的建议

1)加强培训。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农业经营管理、农机农艺结合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农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技术人员农机操作水平。通过现场会等形式,促进先进经验交流推广。

2)大力推行机械化。巩固提升现有机械化水平,推广耕、种、收、运、烘、储全程机械化的粮食生产模式。针对喷施农药等机械化水平低或机械化水平效果差的环节,进一步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通过行政引导、市场主导,借助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解决农机“看病难”问题。

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机、农技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配套服务。农机服务以乡镇农机服务站为主,辅以村农机服务队和农机专业户,以规模化、集约化服务到田头;农技服务重点抓好良种推广、栽培技术和植保等方面,并结合品种特性和机械化要求,做好技术的组装配套;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服务组织,提高规模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适应市场竞争。

4)提升品牌效益,助力产品销售。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粮食品种生产规划,发挥地区优势,规模种植;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地方特色产品等;充分强化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半径。

5)创新农村金融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农户各方的积极性,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积累和多元投资机制。试点推广额度较大的在田粮食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行种粮大户贷款贴息,缓解种粮大户融资难题。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粮大户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扶持、政策支持力度,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重点建设一批种粮大户无力办的项目。科学规划机耕道、水渠等,做好改扩建工程,使之适应粮食规模经营需求。

猜你喜欢

大户种粮机械化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画画就如种粮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