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枯病发病症状及防治对策
2016-09-08杨维纲大竹县二郎乡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
□杨维纲/大竹县二郎乡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
水稻赤枯病发病症状及防治对策
□杨维纲/大竹县二郎乡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
水稻赤枯病,俗称“坐蔸”“火烧苗”,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在川东地区,特别是在大竹县,由于“三山两槽”的特殊地形,沟田、烂泥田、深脚田和冷浸田多,是赤枯病的易发区。大竹县水稻种植面积3.31万hm2,易发生赤枯病的面积有0.46万hm2,占总面积的13.90%;水稻移栽后,若遇连绵阴雨,低温持续时间长,赤枯病发生更为严重。2016年4月下旬~5月底,雨天较多,水稻移栽后,赤枯病发生严重。笔者对大竹县二郎乡58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全面调查,每个村民小组田块都有赤枯病发生。二郎乡水稻种植面积620.00 hm2,赤枯病发生面积101.20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6.32%。
1 水稻赤枯病症状
水稻赤枯病一般在移栽后15~25 d,水稻返青后发生。
发病初期,先在老叶尖出现褐色小点或短条斑,并自叶尖沿叶缘向下出现焦枯;到分蘖盛期,在叶片上出现碎屑状褐点;之后,形成较多不规则斑点,并向叶片基部和心叶发展;严重时,病斑扩大到全叶呈红褐色焦枯状,下部叶片枯死,全田翻黄,水稻植株矮小、生长停滞、不发蔸,远看如火烧状,老叶黄化,叶心变窄变直,茎秆细小,分蘖少而小。拔起病株,可见根部白根少或无新根,多混有黑根和烂根,并有臭皮蛋气味。
2 水稻赤枯病发生原因
引起赤枯病发生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营养失调和不良土壤环境因素是造成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缺磷和缺钾
水稻苗期对磷特别敏感,苗期缺磷会使分蘖力大大下降。特别是白鳝泥田缺钾重,不利于稻根的生长发育,制种情况下移栽后,秧苗会迟迟不发新根,根变为黑褐色而发臭。
此外,由于不合理施肥,偏施氮肥或大量施用绿肥、未腐熟的有机肥,破坏了氮、磷、钾的平衡,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
2.2缺锌
1)土地供锌不足。砂土、冬水田、下湿槽田含锌量极低。水稻对锌较敏感,据国际水稻研究所测定,稻株含锌量低于10~20 ppm,即为缺锌。土地有效含锌量少,难以满足稻株生长需要,易产生赤枯病。
2)氮肥、磷肥施用不合理。长期大量施用磷肥、过量施用氮肥,致使锌成为难溶物质,很难被稻株吸收,导致赤枯病发生。
2.3毒害
多发生在长期深灌排水不良的低产田。由于施用有机肥过多,水稻移栽后受低温影响,有机质在嫌气状态下分解慢;当气温升高,有机质加速分解,产生大量的还原性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等,直接毒害稻根,阻碍根的呼吸和养分的吸收,干扰稻株的代谢机能。同时,上述物质发出气泡,使土地表层浮而不实,导致秧苗扎根不牢,受害更重。
2.4冷害
冷害常发生于山区冷浸田、阴山田、烂泥田,是大竹县发生水稻赤枯病的主要原因。
3 水稻赤枯病防治对策
3.1放水露田,提高稻田地温
根系吸水能力与土地温度关系很大,低温会使根系吸水能力减弱,原因在于水分在低温时粘度增强,扩散速率降低,同时由于细胞原生质粘度增加,水分扩散阻力加大;低温导致根呼吸速率降低,主动吸水减弱;低温导致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面积的扩大。
4月下旬~5月底,雨水较多,土温低,秧苗分蘖少。此时,稻田应该放水露田,保持田间“花花水”为宜,以提高地温,促进秧苗分蘖。对烂泥田、冷浸田、深泥脚田特别要做好排灌工作,改善土壤通透性,切忌长期淹深水。
3.2适时翻耕绿肥,宜于插秧
对杂草多的田块,要提前半个月翻耕,并每公顷施用生石灰300~375 kg,以加速绿肥的腐烂,中和土壤酸性,消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以利于稻根的生长发育。
3.3浅水勤灌
水稻发病后,应立即排水、中耕晒田;及时薅秧,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加根系周围的氧气,减少CO2、H2S等有毒气体,增强根系吸水吸肥能力。
3.4及时补充营养,促进病苗康复
水稻感病后,对于缺钾土壤,可每公顷追施草木灰750~1 125 kg,或氯化钾22.5~37.5 kg;对于缺锌土壤,可每公顷撒施15 kg硫酸锌,或用0.2%硫酸锌液750 L左右喷施叶面;每隔5~7 d喷施1次,共喷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