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6-09-08彭红娟骆宝红彭泽县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700
彭红娟,李 平,骆宝红(彭泽县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700)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
彭红娟,李平,骆宝红(彭泽县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700)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开腹组40例,观察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情况;根据是否妊娠将患者分为受孕组和非受孕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肌瘤位置、肌瘤数目、肌瘤最大直径、盆腔粘连、术前宫腔形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足月产率、早产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产儿分娩方式比较,腹腔镜组自然分娩率[62.50%(15/24)]高于开腹组[56.25%(9/16)],剖宫产率[37.50%(9/24)]低于开腹组[43.75%(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均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活产率及分娩方式基本相似,年龄、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均可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
子宫肿瘤/外科学;平滑肌瘤/外科学;腹腔镜检查;剖宫产术;妊娠率;妊娠结局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发病因素复杂,约10%的患者可导致不孕,近年调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发病有年轻化趋势[1]。肌瘤剔除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可对术后妊娠率产生影响,因此,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否建议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机如何选择、术后妊娠结局如何等仍是临床医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本研究旨在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手术方式及肌瘤位置、大小、数目和宫腔形态等对患者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妊娠指导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病例,均经常规影像学检查结合宫腔检查确诊,术后有生育要求,符合手术适应证;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或器质性病变、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不适合生育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不孕者。按照患者意愿,将9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开腹组40例,腹腔镜组患者年龄24~41岁,平均(31.16±6.12)岁;子宫大小(9.98± 2.02)cm,肌瘤最大直径(5.22±0.38)cm,其中单发子宫肌瘤33例、多发17例,肌瘤类型:浆膜下肌瘤18例、肌壁间肌瘤23例、混合肌瘤9例。开腹组患者年龄24~42岁,平均(31.51±6.22)岁;子宫大小(10.06±2.05)cm,肌瘤最大直径(5.23±0.35)cm,其中单发子宫肌瘤26例、多发14例,肌瘤类型:浆膜下肌瘤14例、肌壁间肌瘤19例、混合肌瘤7例。两组患者年龄、子宫大小、肌瘤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术前详细调查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以及月经史、妊娠史、病史、症状、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结果,建立档案,掌握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和宫腔形态等情况,结合手术检查结果及患者意愿拟定详细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计划。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常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视患者情况严格避孕(肌瘤体积小且手术操作未侵入宫腔者避孕6个月左右,肌瘤较大或侵入宫腔者避孕12个月左右),所有患者均获得3~4年随访。
1.2.2观察指标观察2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情况,根据是否妊娠将患者分为受孕组和非受孕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肌瘤位置、肌瘤数目、肌瘤最大直径、盆腔粘连、术前宫腔形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足月产率、早产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比较[n(%)]
2.2两组活产儿分娩方式比较腹腔镜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开腹组,剖宫产率低于开腹组,两组活产儿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活产儿分娩方式比较[n(%)]
2.3影响妊娠结局的单因素分析年龄、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等均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妊娠结局的单因素分析[n(%)]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部分患者可因肌瘤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剔除肌瘤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为创伤性操作,可能引起盆腔粘连而影响术后生育;同时,术后遗留的子宫瘢痕,在妊娠时也会有破裂的风险[3]。另外,不同的手术方式也有其特有的风险与并发症,再加上肌瘤剔除术后存在肌瘤残留和复发的情况[4],因此,在临床上对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先行手术治疗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均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一般子宫肌瘤数目不超过3个且最大肌瘤直径不超过6 cm的患者宜选择腹腔镜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5]。但也有学者指出,腹腔镜主要靠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肌瘤位置和大小,术中视野不如开腹手术大,因此,肌瘤遗漏和残留率更高,影响妊娠率[6]。但多数专家认为,只要术前严格检查,术中操作熟练,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和复发率并不高;而且因腹腔镜对子宫损伤小,术后并发症也少,因此,更能够提高妊娠率[7]。本研究针对2种术式对患者3~4年妊娠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和活产率十分接近,而活产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所占比例也十分相近,表明不同手术方式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会对患者术后妊娠情况产生明显影响。
近几年许多专家指出,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和宫腔形态等可能为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统一意见[8]。本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妊娠将患者分为受孕组和非受孕组,对两组年龄、手术方式、肌瘤位置、肌瘤数目、肌瘤最大直径、盆腔粘连、术前宫腔形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受孕组与非受孕组在年龄、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年龄、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为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总之,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活产率及分娩方式基本相似,年龄、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均可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
[1]田玉翠,代荫梅.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5):478-480.
[2]王海波.263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53-1855.
[3]张冉,段华.子宫肌瘤剔除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9):38-43.
[4]赵丽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60-61.
[5]孙瑞.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14,34(4):81-82.
[6]徐嵘婷.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5):145-146.
[7]李群.开腹和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的复发和受孕率比较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6):1136-1138.
[8]褚冉,魏薇.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16):2590-259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1.030
B
1009-5519(2016)01-0088-02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57125)。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