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愿做一道屏风

2016-09-08汤小小

莫愁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贤妻良母屏风见面

○汤小小



他愿做一道屏风

○汤小小

迷恋一个不婚主义者

遇到任鸿隽之前,陈衡哲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女孩,不被经济困扰,却有太多世俗的束缚。她读书,却不能上学。她想奔跑,却被要求缠足。看到身边太多女子一生被家庭捆绑,她觉得心寒。

她拒绝缠足。她为了推掉包办婚姻,和父亲对峙几天几夜,以至于绝食昏迷。她瞒着父亲,前往舅舅家居住,后来又到姑姑家,最后,一个人到上海读书,只身奋斗十年之久,像一棵倔强的小树,孤独又顽强地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学到更多新思想,更不愿走旧式女子的老路。

她的青春就在这反抗与学习中悄然而逝。24岁那年,她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学生资格,从此远赴美国深造。这份殊荣,是她凭借努力一步步争取而来,像男儿一样畅游四方,醉心书海,才是她想要过的生活。

在美国,她一边读书,一边写稿挣零花钱,生活虽苦,却自得其乐。那时虽然风华正茂,她却从没有想过恋爱结婚,因为见过太多才女,一走进婚姻便葬送一生事业。

对她来说,婚姻可有可无,事业却像生命一样珍贵,一旦放弃,所有努力争取都变得毫无意义。她宁愿孤独一生,也不愿在琐碎的婚姻里蒙上灰尘。

身边不是没有追求者,只是她的心从不向任何人敞开。

直到遇见任鸿隽。

他们的相遇,是世间最普通的才情相吸。那时,任鸿隽是《留美学生季报》的总编辑。在众多稿件中,他被一个署名莎菲的作者所译的故事吸引,那曼妙的文笔,让他连声称赞。

那篇文章不但很快刊登出来,任鸿隽还顺势向莎菲约稿,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就是单纯的以文会友,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年龄几何。大概他们都没有想到,会那么快就有了见面的机会。

暑假时,任鸿隽和几个朋友相邀郊游荡舟。就是这一次,他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名叫陈衡哲。这个娇小玲珑的女子,举止大方,出口成章,对任何事物都有独到见解,而她的笔名叫莎菲。

任鸿隽对她一见倾心。

陈衡哲也欣赏任鸿隽的才情与儒雅风度,但仅仅是欣赏,因为心早已紧闭,从不会想男女之情。

之后,他们在很多场合都有相见机会,彼此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中国科学社年会的合影中,任鸿隽与陈衡哲比肩而坐。那时,他心里的爱意已经四处弥漫,总想要寻找一切机会与她更近一点。

照片上,他神情拘谨。对于这个留学过日本、见过很多大世面的才子来说,拘谨只是因为太在乎身边的她。

与他的拘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衡哲的潇洒自如。她只把他当朋友,不曾有丝毫负担。

奇特的手段维护爱的萌芽

很多人都知道,陈衡哲信奉不婚,任鸿隽不可能不知道。

对于一个打算终身不婚的女子,轻易表白就等于找死。所以任鸿隽的追爱之路,艰难而漫长,他只能寻找一切机会,和心爱的女孩见面,见面不谈情说爱,只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一点点增加在她心里的分量。

那时,任鸿隽就读的学校,离陈衡哲有三个小时的车程。每逢周末,他就叫上两个人共同的朋友胡适,一起去找陈衡哲。

强拉一个第三者进来,自然有风险,可唯有这样,才能让见面显得自然,才能不让她有心理负担,他才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要求见面。

除了见面,三个人更是书信往来不断。任鸿隽最开心的事,就是收到陈衡哲写给他的诗。虽然不是情诗,却足以让他欢呼雀跃,在灯下一字字抚摸,一遍遍默诵。

那段三人行的日子,甜蜜而纠结。世上大概没有哪个人,能像任鸿隽这样,用如此奇特的手段,小心维护一段爱情的萌芽。

只是,无论多么用心良苦,心上那个人根本无法感知,即使感知,亦不会做出回应。这段爱情之路,注定了艰难重重,似乎永无尽头,永远都只是他在黑夜里独自前行。

两年之后,任鸿隽回国,从此天各一方,两个人的缘分似乎走到了尽头。他依然只是她众多朋友中的一个,而她依然是他心口的朱砂痣。

她是很多人心口的朱砂痣,但并不妨碍这些人找个愿意结婚的女子,享受最平安宁静的家庭生活。明明知道希望渺茫,任鸿隽却无法转身。她的一颦一笑,像烟火一样灿烂,牢牢吸引着他的目光。

被思念折磨了一年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远渡重洋,大胆求婚。他的求婚也是别具一格,没有天长地久的承诺,只是告诉她:他愿意做一道屏风,站在她与社会之间,为中国培养一位天才女子。

他果然是这世上最了解她的人。

这样的情话,最让陈衡哲动容。只有他,知道她不婚,依然做尽种种努力,只有他,看到了她的理想,也愿意为她的理想做尽努力。

这一次,陈衡哲的心完全敞开。她早就动心了,既然他消除了她所有顾虑,不婚的誓言还有什么好坚守的呢?

好的爱人催化出更多可能

相识四年后,陈衡哲终于在30岁那年,和任鸿隽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胡适给他们的贺词是“无后为大,著书最佳”,可见这位朋友对陈衡哲是多么了解。他用这样的方式提醒他们,别忘了自己的初衷。

可孩子的出生,让陈衡哲陷入了奶瓶尿片的琐碎,几乎将她所有的节奏打乱。短暂的恐慌过后,她找到了解决之道。

她辞去教职,专心写作,在带孩子期间,完成了很多重要著作。而这一切,自然也得益于丈夫的支持与包容。

她家的客厅里,挂着胡适的画像。她的女儿,认胡适为干爹。外界有种种她与胡适的传闻,任鸿隽却从来不置一词。他用足够的信任,撑起陈衡哲广阔的天空。

任鸿隽任四川大学校长时,她因为文章太犀利,揭了四川人的短,被人各种攻击、谩骂,连带着任鸿隽也受牵连,私生活被人诋毁。那些文章,友人看了都直乎有失偏颇,他却从不曾指责她半句。他始终站在她那一边,任她在文字的海洋里恣意驰骋,从不做丝毫阻挠,哪怕因此影响仕途。

这些攻击,让陈衡哲对四川颇多怨言,她要求他辞去校长职务,他便不顾众人挽留,毅然辞职。只因他承诺过,要做一道屏风,给她一方天地。

他知道她作为一个事业女性的艰辛,很多事情他没办法替她完成,但他愿意尽己所能,为她提供最好的环境。外人说他怕老婆,他只是微微一笑,有这么优秀的老婆,怕也不丢人啊。

而婚后的生活,终于让陈衡哲对事业与家庭有了重新思考。最不可能成为贤妻良母的人,却成了贤妻良母。她意识到,妇女的解放,应该是思想的解放,是可以和男人拥有同样的权利,而不是连家庭的责任也一起拒绝。

很多时候,任鸿隽想插手家务,都被她赶开。她知道他比她更忙。以前她以为,家庭事业两难全,而那些年,她终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最好的平衡点。

她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读书,可以趁孩子上学时,钻进书房里写作,更可以在孩子长大后,重新执教。

她成了贤妻良母,也成了著名的学者、作家。曾经她那么担心,怕一入婚姻深似海,从此学问是路人。而事实上,她什么都没耽误。

好的爱情,好的爱人,是一道催化剂,可以让人生幻化出更多可能性。任鸿隽于陈衡哲,恰恰就是那个好的爱人。

(编辑赵莹zhaoyingno.1@163.com)

猜你喜欢

贤妻良母屏风见面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秀逗蘑菇村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下“贤妻良母”现象
不能见面
你好,春天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新时期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之重塑
在钟塔见面
《马未都说屏风》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