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机融入情感教育

2016-09-07王章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融入途径情感教育思想品德

【摘要】情感教育是现代社会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还是初中阶段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核心组成。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整体对整体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施特色化教育,在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在初中教学阶段,思想品德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交流过程,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很有必要,因此文章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情感教育融入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情感教育 融入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11-02

引言

在心理学领域中,情感体现的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行为反应和态度体验,其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但有刺激情境,还有人类的主观感受和表情等,故而可以说情感是属于复杂的生理现象。列宁之前有讲到:如果人类没有情感,那自然不会去追求真理。因此,要想保障学生的人格健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必须进行情感教育,特别是对初中生而言更需如此如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情感教育的融入是由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观,为后期的学生德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为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融入情感教育非常重要,事实上不论对何种教育而言,教育中都需要有情感的交流,如果没有情感就谈不上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加需要融入情感教育,因为思想道德教育这门课程本身就比较枯燥,若教学中还是空洞的说教,那必然不会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当然教学质量就更不用说。第二,情感教育的融入是由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教学原则决定的。对思想品德课程而言,其教学原则就是知行统一。在教学中如果融入了情感教育,就能为知行统一的实现提供基础,把知识的传授、情感的陶冶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学价值。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解决矛盾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就能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进而保障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途径

1.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中用情做导航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倡教学中应该进行教和学的双向互动,所以在初中思想道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合作,不能认为自身是主导者身份,应该调整好心态和学生平等相处,最好能用朋友身份和学生相处,以此拉近师生距离,这样在思想交流上就能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是学生主动向教师吐露心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然后因材施教,进而实现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情况,古往今来,良师益友是很多学者都推崇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该关心其生活情况,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释放学生的情感,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体验联系在一起,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强化情感融入,用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推行素质教育之前,很多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理论知识,课堂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进而也就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激情,调查发现很多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都是睡眠状态,因此为改善这样的不良形式,必须在课堂重融入饱满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教学热情。比如在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方面,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也能使学生从心底上对祖国产生自豪感,这将非常有利于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再比如讲授国家问题和民生问题时,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帮助弱势群体意义,但是如果进行的是负面情况批判时,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辨别是非,防止教学中出现极端情绪。通过上述方式能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最终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

3.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初中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营造一种轻松、亲切的课堂氛围,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状态下获得所应学习的知识。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使用故事情境及漫画情境等方式。比如在故事情境的应用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加入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还能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其思想觉悟。比如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这节课的讲授中,可以使用“群牛遇虎,齐心护犊”的故事,应用故事能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此种教师再适当设置一些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对课堂主体的理解。再比如资源环境问题时,可使用漫画情境的方式,画上一个小鸟哀求到“请带我走吧”,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画面内容说明的问题。通过漫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以此提升学生环保意识。

4.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课堂中师生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桥梁,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用词准确、用语严谨,这样就在无形中促使学生也形成严谨的思维。在思想道德课堂教学中,要保障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先进入角色,用精简、准确、幽默的语言将枯燥的文字变得有声有情,以此感染学生。比如讲述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时,教师应该重点讲述“中国梦”,使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实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效果,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梦”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感觉。相比传统的平铺直叙,这样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内容应用在实际生活的情感表达中,进而实现素质教育要求。

5.保证教学方法合理有效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为保障教学质量还要求教师能使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在预习基础上,安排一位学生上台讲课。虽然讲课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但是这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也很普遍,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挂图等具体形象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安排先进人物走进课堂,结合学生思想开展相应的专题报告讲座,以此熏陶学生情感。比如在讲述《相亲相爱一家人》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问题:父母关心你时,你是怎样的感受;在你孝顺父母时,父母是什么感受等,然后放一段录好家长录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孝心,此时让学生讨论:现在、将来能为父母些什么,在学生发表意见后,鼓励其从当下做起,保证孝敬父母的美德持续发挥光芒。这样的情感交流,不仅能提升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还能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进而使得教学更有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必要性,情感教育相当于思想道德教学中的灵魂,因此要求思想道德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实际情况完善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融入途径,以此保障初中思想道德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进一步确保能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更强的人才,最终促进我国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飞.新课改条件下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杨长江.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5,Z1:110-111.

[3]肖晓峰.让缺失的情感教育不再“荒漠化”——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5,10:128.

作者简介:

王章强(1963-),贵州遵义人,本科,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八中学,政治学科教师,担任初中政治学科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融入途径情感教育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在问题中追求真知,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