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距离观察职业学校课堂之“职校生学习动力缺失的背后是什么?”的一点想法

2016-09-07刘宇翔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积极性师生关系师生

刘宇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65-01

最近拜读了刘景忠先生“近距观察职业学校课堂” 一书,其中职校生学习动力缺失的背后是什么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深思。个人认为学习动力的缺失,首先缺失的是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就这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学习积极性概述

积极性是人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才能,努力争取新的成绩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这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它表现为各种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实际行动的发生及其努力程度。包含着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并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行动性特点。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内在心理动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对教师教学主动配合;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攫取和敢于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以及自觉与人合作、与人竞争的优良性格。

二、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通过多年的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使我感到,造成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较多,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差。

2.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

3.激励机制不合理。

4.职业学校抓工作一般号召多,抓具体落实少。

5.抓就业与抓教学工作的部门工作衔接不好,一些工作安排不合理等等。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应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三、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

1.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我们在做工作时,更需要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心心相印,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就变成了一座智慧的桥梁,沿着它把孩子带进一个高尚的丰富多彩的充满阳光的世界。师生关系平等,学生就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也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探讨新的问题,产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由此,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任何一堂课,师生都应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场”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逐步形成师生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可采用暗示、激励等方法,以增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不断探究的自信心,并且通过改变我们的评价语言和评价主体,来达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其学习信心并成就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

2.从学生的主导需要入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当个人和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产生于需要,活动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活动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因而教师在上课伊始,应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学目标在课始、课中和课末,对学生的行为分别有着导向、调节、检测功能,它贯穿一堂课的始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本堂课的具体要求和应该达到的程度都告诉学生。这样,就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自查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教学和学习的有机地结合、通过学习与未来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积极性师生关系师生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