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后期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2016-09-07张振超,孙晓计,郑广永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病指苯甲嘧菌

小麦后期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小麦是玉田县种植面积排名第二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在小麦后期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白粉病是主要的防治对象,若防治效果不理想,会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损失可高达20%~30%,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比较不同杀菌剂、叶面肥及杀菌剂与叶面肥组合对小麦后期防病增产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河北省玉田县陈家铺乡集强现代农业园区基地,上茬作物为夏玉米。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为粘壤土,pH7.7,有机质21.4 g/kg,地力中等偏上。

1.2试验作物。冬小麦石优20。 1.3供试药剂。30%已唑醇,由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生产;99%磷酸二氢钾,由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325 g/L苯甲·嘧菌酯,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4试验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区和1个空白对照区,共4个处理区,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小区。每处理均采用电动喷雾器喷施,每小区111 m2,随机排列,中间设1 m隔离带。处理区于2016年5月20日(灌浆初期)施药一次,空白对照喷施清水一次,施药当天天气晴好,微风。

各处理具体用量:处理1:已唑醇3 g+磷酸二氢钾50 g,每桶用水15 kg;处理2:磷酸二氢钾50 g,每桶用水15 kg;处理3:苯甲·嘧菌酯20 ml,每桶用水15 kg;处理4:清水对照。

1.5病害防治效果及产量调查。调查记录各处理防治前与防治后7 d、14 d防效及各处理产量。

1.5.1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调查方法。按单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 m2,各点随机检查100张叶片(调查上部3片叶的发病情况,旗叶和旗下一、二叶的取样数量应大体一致),调查发病叶片数和严重度,计算病叶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

严重度指病叶上病斑菌丝层覆盖叶片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率,用分级法表示,共8级,分别用1%、5%、10%、20%、40%、60%、80%、100%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病叶平均严重度(100%)=∑(各严重度级值×各级病叶数)/调查总病叶数×100

病情指数=病叶率×病叶平均严重度×100

实际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指-处理区病指)/空白对照区病指]×100

校正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指处理区药后病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指-处理区药前病指)]×100

1.5.2产量调查方法。每小区取1 m2,调查亩穗数;在每个小区中随机取30穗,调查穗粒数;随机取3 000粒,称量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表1药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

药前1天 药后7天 药后14天 产量 增幅处 理 平均病指 平均病指 平均实际防效 校正防效 平均病指 平均实际防效 校正防效 (kg) (%)处理1 1.03 1.49 81.47 74.81 3.26 74.11 64.80 503.2 20.21处理2 1.28 2.18 72.89 70.34 3.95 68.63 65.68 494.3 18.08处理3 1.15 1.62 79.85 75.47 3.33 73.55 67.80 510.0 21.83处理4 1.40 8.04 0.00 0.00 12.59 0.00 0.00 418.6 0.00

试验结果表明,苯甲·嘧菌酯20 ml在施药后7天和14天的实际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达到79.85%、75.47%和73.55%、67.80%,产量增幅达到21.83%。已唑醇3g+磷酸二氢钾50 g组合在施药后7天和14天的实际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达到81.47%、74.81%和74.11%、64.80%,产量增幅达到20.21%。苯甲·嘧菌酯20 ml的防效与已唑醇3 g+磷酸二氢钾50 g组合之间无明显差异。磷酸二氢钾50 g防效差,增产幅度很小。

3 结论

在小麦后期用苯甲·嘧菌酯和已唑醇与磷酸二氢钾组合防治小麦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苯甲·嘧菌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更具有推广价值。

064100河北省玉田县农牧局张振超孙晓计郑广永

猜你喜欢

病指苯甲嘧菌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二苯甲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1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世界上最苦的物质是什么?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空心病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