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新品种石88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9-07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夏播株系茎秆

大豆新品种石88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石885是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依据抗逆、高产、广适、优质的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抗逆高产大豆新品种。2006年以石豆1号为母本、化诱5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共做20朵花,当年收获种子20粒。2007年单粒点播种子于大田,为F1代。经过与母本比较,淘汰假杂种,得到12株真F1代,表现很强的杂种优势,收获后混合脱粒。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将F2~F4代进行南繁北育、定向选择,2009年在株行试验中,发现株行第885行表现荚多,抗病、抗倒,生长整齐,收此株行计产,折合亩产249.6 kg,比邻近对照品种增产22.60%,将此品系定名为石885。2010~2012年连续3年参加计产试验,表现突出。2013~2014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特征特性

1.1植物学性状。石885茎秆直立坚韧,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叶片大小适中,卵圆形,深绿色,紫色花,灰色茸毛,深褐色荚。平均株高 87.6 cm,底荚高13.0 cm,主茎节数17.0个,单株有效分枝3.2个,单株有效荚42.5个,单荚粒数2.4个。

1.2生育期。石885属黄淮海夏大豆中早熟品种,生育期平均108 d。

1.3籽粒品质。2015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石885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38.94%,粗脂肪(干基)含量为21.02%。籽粒圆形有光泽,种皮黄色,种脐浅褐色,百粒重22.6 g。

1.4抗逆性。2014年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在防虫网室对石885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主要流行株系)、SC7(强致病株系),调查发病症状、发病率等,在此基础上计算病情指数,进行抗性分级。鉴定结果显示:石885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SC7分别表现高抗与抗病。石885田间表现抗倒伏,适应性强,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

2 产量表现

2.1区域试验。2013~2014年石885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013年夏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199.09kg,比对照冀豆12号增产2.47%,达显著水平差异,居18个参试品种第3位。2014年同组区域试验,7个试点中6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量 210.37 kg,比对照冀豆 12号增产3.10%,达显著水平差异,居17个参试品种第5位。

2.2生产试验。2015年石885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在9个试点中,8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产量3 214.5 kg/hm-2,比对照冀豆12号增产6.06%,居3个参试品种第3位。

3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3.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河北省中南部6月上旬到7月上旬均可播种,最适播种期为6月中旬。播种深度2.5 cm,亩播种量6 kg。条播、穴播均可,行距40~45 cm。出苗后立即间苗,2~3片真叶时定苗。条播留单株,穴播每穴留3株,亩留苗密度为1.6万株左右。

3.2水肥管理。播种前注意施足底肥,造好底墒。底肥以磷肥、钾肥为主,可亩施磷酸二铵15 kg和硫酸钾5 kg。4~5片真叶时亩追施尿素15 kg。鼓粒期保证水分充足,遇旱及时浇水,防止受旱影响产量。

3.3病虫草害防治。石885抗病性较好,主要注意防治草害与虫害。播后苗前防治杂草一般选用乙草胺、赛克津及豆草净等,使用乙草胺时要防止发生药害。出苗后杂草防治一般选用盖草能、精禾草克和广灭灵等。化学除草一定要准量用药、准量对水,适期化除,防止重喷、漏喷。大豆蚜虫、红蜘蛛、豆天蛾在三龄幼虫前防治,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在成虫产卵盛期防治。防治食叶性害虫一般选用菊脂类杀虫剂,效果较好。

3.4适时收获。叶片发黄,且脱落达90%,摇动茎秆籽粒发出声响,此时是人工收获适宜时期。机械收获则应在完熟期进行,此时大豆植株的茎秆变成褐色,叶片全部脱落。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最好在晴天早晨或上午进行,以防炸荚,造成产量的损失。

猜你喜欢

夏播株系茎秆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曲周县夏播工作总结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晚播对春玉米倒伏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