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的第一要素
——用笔

2016-09-07时振华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物象用笔中国画

文/时振华

中国画的第一要素
——用笔

文/时振华

清音 96cm×36cm

金秋神韵 240cm×120cm

用笔的质量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山水花鸟皆然。它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观和核心概念。

一般认为用笔似乎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认为是状物和表现画面内容的手段,但它除了有应物象形的功能,还要达意、畅神,表现心象和意境。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用笔基础上。否则,用笔无法,一切将无从谈起,这就是中国画。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理论和太极学说古老的“易”理成就了“一画论”的审美理念。无论中国画有多大的含量全都起于这千古一笔。它也承载了中国文化千百年来的文化信息,与中国的其它艺术一脉相承。每一个“点"的精微都是综合功夫的展现。如诗文里一个字的推敲;戏剧里的一个眼神;太极拳的一个起式;中医的把脉……。窥一斑而知全豹。起于一,归于一。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此,才有了任伯年见到刚要学画的吴昌硕的一条线就断言:“比我画的好,将必成大器……;而已成大师的吴昌硕见到十七岁的潘天寿用笔后,惊喜的题诗“天惊地怪见落笔……”:白石老人见到青年弟子李苦禅的画而有“英(李苦禅名)也夺我心……”的赞叹!用笔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国书画的用笔与中国的禅学一样可意会而不可言说,但在用笔的过程中,笔与墨的交溶、笔与纸的交溶、笔与心境的交溶,用笔的节奏,用笔的娱悦,用笔表现物象的感觉等等。就如下围棋一样有无数的未知吸引着你,这正是中国画的意趣所在。它有着自古至今就如此认知的共识。它的迹象超越了自然的物象。它于人格、自然三位一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历代先贤们形容笔意的感觉为: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金刚杵、如千里振云、如高山坠石、如锥划沙、如印印泥……。

花鸟四条屏 240cm×60cm×4

宾虹老饱经学养终其一生总结出用笔的五字真言:平、圆、留、重、变。即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德行。还有太极图循环往复的用笔方式。在文化意义上明确阐叙了中国画的用笔在“道”的范筹。

近现代有漫长的50多年,中国画和中国文化一样都受到西方强势义化的冲击,国人也带着西方的眼镜审视和品评中国画。但有识之士都已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画的意象造形理念和绘画形式,高于或不低于任何艺术形式,是唯一与西方艺术相比美的东西两大艺术高峰。中国画自有其属于东方文化的审美标准,高妙的用笔方式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因此,用笔也是中国画的宿命。舍此即不是真正意义上纯正的中国画。真可谓“用笔千古不易”。就如京戏,离开了京戏的规范,“味道”何在?

张桐禹先生形容为“‘自古华山一条路……’这条路就是用笔的关,过了此关下山后方可‘条条大路通罗马’,海阔天空、自由邀翔……”。

放眼望去,无数的画家在辛勤的耕耘中被“用笔”这一关卡在了门外……。有相当的名家假画遍地,说明他们在用笔上毫无高难度可言,而只有风格鲜明的画家终究难成大器。这也是时代造成了当今众多中国画画家传统文化和用笔无方的两大硬伤。

在龙瑞导师的山水课题班上研习两年,感触颇深。说到底中国画入门的正确只有两个字:用笔。

我辈要方向明确,立定精神。贴近文脉,追本溯源。背负责任,勇猛精进。真正回到源本所传的纯正中国画本体,以绘画本身完善自我。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东风送暖 96cm×36cm

萌宠系列 68cm×45cm

萌宠系列 39cm×39cm

猜你喜欢

物象用笔中国画
中国画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